立秋之后,天氣轉涼,生活在南方久了感覺不到秋季。對于花花草草來說,慢慢開始凋謝了。而此時,開的最艷的花,正是醉美芙蓉。她拒霜怒放,被眾多文人騷客吟誦。
唐代高蟾贊吟:“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綺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后開”。
歐陽修也有一首詠芙蓉花的詩:“妖紅弄色絢池臺,不作匆匆一夜開,若遇春時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p>
白居易有“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
蘇軾有“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菩薩蠻·木芙蓉》中描寫道:冰明玉潤天然色,凄涼拚作西風客。不肯嫁東風,殷勤霜露中。詩人抓住了木芙蓉的兩大特色來寫。一是花的美艷,二是開在秋天。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這是蘇東坡筆下的芙蓉花。
盡管每朵芙蓉花生命周期只有一天,卻能在一天內變幻出三種不同的顏色。早晨剛開放時,花朵是潔白的;到中午則慢慢變為淡粉紅色;傍晚快要凋謝時又轉為深粉紅色,人稱這“曉妝如玉暮如霞”的一日三色是“三醉芙蓉”。
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稱,又因其生于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花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花”,其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木芙蓉(原變型)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葉柄、 花梗和 花萼,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 葉寬卵形至圓卵形或心形,直徑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被星狀細絨毛;主脈7-11條;葉柄長5-20厘米;托葉披針形,長5-8毫米,常早落。
木芙蓉花的花期一般是在8月份——11月份,它是秋季主要的一種觀花的花卉。木芙蓉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秋季能正常開花。常見的有:白花木芙蓉,花白色;醉芙蓉,重瓣,花初開時為純白色,后變為深紅色,為稀有的名貴品種。
中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主要表現在春季梢頭嫩綠,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夏季綠葉成蔭,濃蔭覆地,消除炎熱帶來清涼;秋季拒霜宜霜,花團錦簇,形色兼備;冬季褪去樹葉,盡顯扶疏枝干,寂靜中孕育新的生機;一年四季,各有風姿和妙趣。
芙蓉花可以凈化大氣,能有效地吸附大氣中飄浮的固體顆粒物。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
湖南與木芙蓉
史料記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便廣種木芙蓉;唐末詩人 譚用之賦詩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國”之雅稱。
同時也是成都市市花,有典故傳說如下: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 花蕊夫人”,她不但嫵媚嬌艷,還特愛花。有一年她去逛花 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一樹樹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滾滾而來,尤其喜歡。孟昶為討愛妃歡心,還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帝語‘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贝絹砟昊ㄩ_時節,成都就“四十里如錦繡”,廣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綠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攜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樓,相依相隈觀賞紅艷數十里,燦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后來,后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匡胤掠入后宮?;ㄈ锓蛉顺3K寄蠲详疲低嫡洳厮漠嬒?,以述思念之情。趙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畫像。但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匡胤一怒之下將她殺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稱為“愛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