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年我11歲,是一個早熟的女孩,對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試圖去改變大人。
弟弟6歲,因為是男孩,父母加倍疼愛甚至是溺愛。那時候家里窮,能吃上白糖卷烙饃都是奢侈的事情。每次媽媽給我兩元錢,讓我去商店買白糖,回來后就把白糖裝在罐子里,藏起來,給弟弟一個人吃。理由是弟弟出生時不足月,受苦了。
當年父母抱著滿月的弟弟從遙遠的邊疆回來,我看到弟弟的第一眼就嫌棄死了:瘦瘦小小的一個嬰孩,還長著一臉細密的絨毛,與猴子無異。在媽媽的呵護下,他一天天長大,那時農村的孩子吃奶時間很長,好多都是兩三歲還在媽媽懷里吸允。我的弟弟更奇葩,都6歲了,上小學一年級了,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鉆進媽媽懷里吃奶,媽媽還挺享受,我卻感到不自在。
在村里讀書,屁大的地方,弟弟吃奶這件事本來就人盡皆知,作為他的姐姐,我學習優異,自尊心強。這件事成了別人嘲笑我的把柄,我很難過。于是就回家勸媽媽,讓弟弟斷奶。媽媽不置可否,我出言不遜:“如果你不給你兒子斷奶,我就沒有你這個媽媽,我和你斷絕關系。”媽媽氣急了,要打我,手舉了起來,自己卻暈倒了。
我哭著叫來爸爸,爸爸把媽媽抱到床上,一邊掐她的人中一邊讓我道歉。后來媽媽悠悠醒來,我再也不敢提讓弟弟斷奶的事情。臨近暑假,媽媽把弟弟送到姥姥家一段時間,回來后也不再鬧著吃奶。
弟弟不在家的那段日子,我偶爾會想他,更多的卻是感到快樂,因為爸爸媽媽的愛好像屬于我一個人了。
現在想來,自己哪里是成熟?只是和弟弟爭寵而已。而作為老大,這輩子都是爭不過老小的。
后來自己結婚生女,才明白了媽媽當年對弟弟的愛,盡管是不理性的溺愛,可還是讓我妒忌。而我在真正的成熟之后,絕不會讓女兒重蹈我和弟弟當年的覆轍——愛是陪伴,更是理性的決絕,否則就是寵子如殺子。
父母漸漸老去,弟弟的心理年齡還是個未斷奶的孩子,結婚靠爸媽,養孩子靠爸媽,沒錢了還是會問爸媽要,爸媽滿足不了就找我,可惜我不慣他這毛病。
后來爸媽相繼去世,弟弟開始艱難的自我承擔。只不過這種承擔比同齡人晚了好多年,也錯過了打拼天下的好年華。
多年后的今天,想起那件往事,我知道自己對媽媽的傷害很深,可我不后悔。
冥頑不靈如我,估計這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
但愿我們都能努力做個合格的父母,別讓愛折斷了孩子飛翔的翅膀。
你對父母做過最忤逆的事情是什么?說出來,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