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是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
從我記事起,他們就一直在節儉的生活。無論買東西還是吃飯,只有一個原則,那是一定要便宜,從來不敢多花一分錢。因為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是一個男孩,要面對將來買房娶媳婦所帶來的壓力。
記得媽媽曾經跟我講過,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特別的懶,因為當時家里只有姐姐一個,爸爸感受不到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每天就是過一天算一天的混混日子而已。
有了我之后爸爸好像突然就長大了。開始為了生活忙碌了起來,再也不像以前一樣。會找一份正經的工作,也有過創業,但是失敗了。至少他開始努力的生活了。
我從小就不愛學習,就是老師常說的那種拉低全班平均分的同學。
初中還沒上完,當時分流去了技校,本想著能學點技術,找個合適的工作,也能減輕家里因為我而帶來的負擔。但是,我太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了。
開學前,想著去了學校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總是事與愿違,我又重走了初中時代的道路,甚至變本加厲。
我開始逃課去網吧,晚上通宵打游戲,白天上課睡覺,越來越不把學習當回事,越來越放縱自己。以至于現在后悔不已。畢業之后,找了一份令人討厭的工作。到現在才明白人一定要保持高度自制力,不要在本應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現在的工作特別的累,是心理的累,和周圍同事三觀不同,根本聊不到一塊去,每天下班之后在宿舍的獨處時間是我最喜歡的。
像平時一樣享受自己的獨處時間,突然望向陽臺上面晾的衣服,對著它們發呆。想到高曉松老師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看著這些衣服,突然很想全都收到我的背包里,帶上我的全部家當,脫離這個讓我感到惡心的環境中,脫離這份我并不喜歡的工作,去看看這個世界。
想去自己一直想要去的南方,想去看看別人的城市,想去認識朋友,想要對在旅行中認識的朋友說出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東西,因為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所以不怕被嘲笑,想要一直在路上。
但是因為曾經我的不努力,導致我現在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繼續在這里上班,我現在根本無法離開這份令我討厭的工作。因為我真的很需要它來減輕家里的負擔。
為自己的以后努力奮斗一次吧,哪怕路上布滿崎嶇,充滿挫折,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逃離這個噪雜紛亂滿目瘡痍的世俗,保留心中的一點美好,為了帶著父母一起去看看從未見過的詩和遠方。
我希望自己離開的時候,不是為了躲避那讓我感到不快的工作,而是我有能力去迎接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選擇去度過這一生。
我想在我27歲的時候在最繁華的地段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我想住在17樓,我想7點起床,我想8點在自己客廳的落地窗前看著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發呆,我想做我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我想自己做,我不想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
我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