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半,是寶寶上床睡覺的時間。按慣例,我們會在床上玩一會游戲,講兩個故事就睡覺了。
今晚,我倆玩兒著“小腳踩大腳”的游戲“滾”到了床上,寶寶特別興奮,一會兒拿著水槍要做火箭發射,一會兒又扮恐龍寶寶。到9點多了,還不肯躺下來。我有點疲憊了,正想著怎么能讓他躺下睡覺。
寶寶又不知從哪兒找了兩張卡片。一張是“禁止調頭”的圖例,另一張是“允許調頭”。他把“禁止調頭”的那張給我,嘴里念念有詞:“這張是給媽媽的,媽媽做錯事就要拿這張”;把“允許調頭”的那張放到自己胸前,說:“這張是我的,我做的對就拿這張。”
我有點好笑,問他:“媽媽做錯什么事了?”
“你發脾氣了!”
“我現在沒發脾氣呀?”
“昨天,昨天你發脾氣了!”
我笑一笑,不跟他爭。轉念一想,咦,這個卡片是不是可以拿來做“正面語言”中我倆的暗號呢?
于是,我引導他:“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媽媽發脾氣了,你就把這張卡片給我,我就知道我亂發脾氣是不對的,然后,我把那張‘允許調頭’的卡片給你,表揚你做的對?”
“是——的——!”寶寶響亮的回答。
“這真是好主意!”
“那咱們現在就試試吧?”寶寶說:“現在你發脾氣吧!”
呵呵,我經常跟寶寶玩角色扮演和互換,所以寶寶都學會了。現在正是他積極的時候,合作意愿高,而且是他想出的辦法,我當然要配合他把這個卡片用起來。
剛好,我拿昨天發生的一件事來扮演:“媽媽!你怎么把青菜吃光了!怎么不留給我!哼!我不跟你做好朋友了!”
寶寶問我:“你是在演我嗎?”
“是呀。”
寶寶笑了,把“禁止調頭”的卡片遞給我。
我拿到卡片,舉到眼前看了看,說:“哦,我錯了,我不應該這樣發脾氣。”
然后我把“允許調頭”的卡片遞給寶寶,說:“你做的對,謝謝你提醒我。”
寶寶很得意,興趣高漲:“現在該我來扮演了!”
這次,發脾氣的是他,他抱著手,裝出氣鼓鼓的樣子,我遞給他卡片。我們按上面的對話重新來了一遍。
又到我扮演了,這次,我想用好玩的方式:“你為什么穿我的臭襪子!我生氣了!”
寶寶聽到“臭襪子”,爆笑起來:“啊——哈哈哈哈哈哈!”
他更開心了,就這樣,我們來回換著角色扮演了好幾回,寶寶還自己演繹出升級版本,我變成了“吃臭襪 子、空調、枕頭”的貪吃怪物。
我知道時間已經很晚了,早就過了他平常睡覺的時間。但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的游戲讓孩子快樂,學習到控制情緒、合作、自己找到解決辦法。我不介意他因此晚睡。只是,我心里還是有點著急和無柰,想著他還這么興奮,這得到幾點才睡呀?
這時,爸爸回來了。我跑去給他開門,他一進來就聽見寶寶興奮大叫的聲音,愣了一下,他還以為寶寶早就睡著了呢。爸爸不高興了,批評我:“你是怎么帶孩子的?這么晚還不睡覺?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就這么縱容他?!”
我委屈極了,還很生氣,孩子偶爾一次不想睡覺,我正在努力解決,他不說幫忙,反而指責我!我的大腦蓋子打開了,正想反駁他!
這時,寶寶左手拿著玩具皮皮熊,右手拿著水槍跑到我面前,還興奮的叫:“媽媽,你看!”
我的情緒全上來了,一把把他手里的玩具奪過來,對著他大喊到:“看什么看!這么晚不睡覺,你看!現在爸爸批評我了!別玩了!”
寶寶一下子呆住了,盯著我的眼睛里充滿了驚疑、困惑,慚慚的,變成了憤恨、委屈,淚水在他眼框里打轉,嘴巴用力的閉著。
我居高臨下的也瞪著他。其實我的心里已經有一絲后悔了。看看,我的話多傷害他呀!我對爸爸的生氣怎么能發泄在寶寶頭上呢?可是同時,我的氣又沒消,覺得發泄出來很痛快!
寶寶忽然一轉身跑回臥室了。
按以往他的性格,這種情況下他可能用3種方式對我:打我、大聲對我說“不和你做好朋友了”,或者跑到房間里把門關上,如果我進去就把我推出來。
現在他是要去關門嗎?我的目光跟著他。
沒一會兒,寶寶又跑出來了,手里高舉著一張卡片:“媽媽,給你!”
我一看,是那張卡片!“禁止調頭”!
我的胸口象被人打了一記重拳一樣,“咚”的一下抽緊了。在寶寶這么傷心委屈的時候,他沒有再象個小動物一樣反擊或躲避,而是用了新的方法,用我們約定好的卡片來提醒我!
我的淚一下子涌出來。我慚愧極了,內疚極了!這個小小人兒,這么地讓我感動!
我蹲下來,拿著卡片對他說:“哦,我錯了,我不該這么大聲的朝你吼。”
寶寶沒吭聲,轉身回到臥室爬到床上。
我也坐到床上,輕聲喚他:“寶寶,媽媽想跟你道歉。剛才媽媽發脾氣了,非常大聲跟你說話,我做的不對,向你道歉。”
寶寶看著我,眼睛亮起來:“媽媽,沒關系,我沒有生氣。”
我說:“剛才爸爸那樣說我,讓我覺得很委屈也很生氣;我那樣對你,一定讓你也很委屈很生氣,但即使這樣,你還記得用咱們的辦法來提醒我,”我從枕頭下摸出那張“允許調頭”的卡片,鄭重的交給他:“你做的對!”
寶寶接過卡片,開心的笑了。
寶寶睡著了。我心里還波瀾起伏。
我和寶寶在同一時間,被另一個人責備。我們都感覺到委屈、生氣、不被理解。我的做法是把這股怒氣轉嫁別人頭上,讓大家都更生氣;而寶寶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拿出我們的卡片來提醒我。在這一點上,我還不如四歲的寶寶!
謝謝你,我親愛的孩子,你給我上了正面管教的一課!
她的這個故事非常感人 -- “我和寶寶在同一時間,被另一個人責備。我們都感覺到委屈、生氣、不被理解。我的做法是把這股怒氣轉嫁別人頭上,讓大家都更生氣;而寶寶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拿出我們的卡片來提醒我。在這一點上,我還不如四歲的寶寶!”。
并且,和老公的溝通,她也找到了方法 -- “找個合適的時間,告訴老公當時的情況,還有他指責我以后,我心里的感受。請他也思考一下,當時那個情況里,寶寶按時睡覺和學到解決方法之間,哪個更重要?并且告訴老公寶寶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