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介紹
- 1.胡偉立簡單介紹
- 2.胡偉立之主要成就
- 3.有人問,為什么配樂人不太紅
- 4.胡偉立主要作品
- 5.別人對胡偉立的評價
- 6.胡偉立之太極張三豐系列經典配樂
- 7.胡偉立為杜琪峰電影配樂
- 8.胡偉立為周星馳電影配樂
- 9.胡偉立為笑傲江湖配樂
- 10.胡偉立為醉拳電影配樂
- 11.胡偉立之龍門飛甲配樂小刀會
- 12.胡偉立之雪千尋
1.胡偉立簡單介紹
- 在武俠中,影視作品與配樂是相輔相成的。除了我們熟知的配樂作曲大師黃霑,還有另一個大師人物,他是胡偉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人物。
- 胡偉立,祖籍中國江蘇無錫。1937年出生在香港,兩年后輾轉到了桂林、重慶,抗戰勝利后回到上海。1955年他去了北京師范大學讀書,1958年開始創作并出版音樂作品,其中 "農村小調"(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被選為全國音樂學院教材。
- 1986年到香港在TVB任職至1993年,其間為《赤腳紳士》、《燃燒歲月》、《怒劍嘯狂沙》、《火玫瑰》、《大時代》等多部電視劇作曲配樂。同時擔任香港泛亞交響樂團副首席,港泛亞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藝進會、臺灣交響樂團、臺灣中樂團,以及許多的廣告和電影作曲配樂。
- 之前他的不少作品因為形勢只好掛著“集體創作”的名字公之于眾,像《古箏彈唱》等都進了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演出,為此,《光明日報》還給這個曲子寫了一個整版的評論;之后的一些年月,他又寫了《明姑娘》、《相思女子客店》、《鐵道游擊隊后傳》、《花園街5號》、《歸宿》等等作品,創作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國內也小有名氣。他認為,自己放棄已有的成功,從新開始新的人生不是件壞事,1986年到香港后他開始重新學習,再塑自我;一到香港,一股商業氣息撲面而來,原本在國內教書時的學院派思維受到很大沖擊,而回過頭來看,他認為商業的東西還是有獨到之處的;雖然在國內,對好萊塢的商業手法和操作一直持偏見。但在香港,這一切又變得何其自然;無奈,為了生存和發展也得入鄉隨俗。
- 在香港,教小孩鋼琴、小提琴、為芭蕾舞學校伴奏、給合唱團伴奏、參加演奏等等都是圍繞著胡偉立本人的特長和專業來做的工作,目的先是養家糊口,只要能掙錢,他都樂意干。三個月之后,他去了香港TVB(香港無線電視臺),當時它是遠東最大的電視臺,很有名氣。他有個哥哥,那時在香港立法局工作,認為像胡偉立這樣的音樂人才,到此發展會有前途,于是,便給“亞視”和“無線”都寫了推薦信,舉薦胡偉立。
- 西方的許多作曲家如巴赫、貝多芬等古典作曲大師對他影響不小,還有如現代的印象派等大師;他聽的東西很雜,包括民間的東西也聽,曾接觸過很多民歌,對民族樂器也很熟。“跟吃東西一樣,我不挑食。”胡偉立不乏幽默地說。在借鑒東西方音樂營養方面,胡先生奉行的是“拿來主義”的原則和態度,一切為我所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創作的把關上,他的門檻是很高的,無論什么作品一定得過他自己這一關;尤其對一些新生事物或新東西,你可能剛開始不大習慣,不妨先放一段時間,等你琢磨透了,發覺其中的營養元素后再拿來使用。把握不準的東西先聽,只要聽了之后才有發言權;不要輕易為此下結論,存在的理由要慎重考慮。
- 在大陸,有時會把流行音樂會與高雅音樂會分得很清楚,但在胡偉立看來,音樂只有好聽的,和不好聽的;在自己的音樂里,他要傳遞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和真實的美的有價值的信息,并且讓人人都能懂他的音樂。
2.主要成就
- 在為數千集的電視劇作曲配樂的同時,他還擔任香港泛亞交響樂團副首席,并為香港泛亞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藝進會、臺灣交響樂團、臺灣中樂團、以及大量的廣告、電影作曲配樂;主要作品包括:《神州行組曲》、《北國風云》、《C大調中胡協奏曲》等大型合奏曲。還創作了《一起走過的日子》等流行歌曲,以及《至尊無上2》、《審死官》、《笑傲江湖》、《鹿鼎記》、《東方三俠》、《黃飛鴻3,4》、《東方不敗2》、《唐伯虎點秋香》、《新不了情》、《醉拳2》、《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股瘋》、《中南海保鏢》、《梁祝》、《花月佳期》、《天若有情2,3》、《新上海灘》等近百部電影作曲配樂。
- 胡偉立從1986年離開大陸赴港投身影視創作,到1997年退休,數余年間胡偉立為眾多影視劇創作配樂,可以說胡偉立的配樂見證了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在這段時間內,諸多的香港經典影片均烙上了胡偉立先生配樂的印記。這些音樂伴隨著李連杰瀟灑的動作,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成龍的動作雜耍,成為了一個個符號,在這每一個符號的背后都牽連著一個光影的世界。它們異彩繽紛、或嬉笑剛正、或俠骨柔情,伴隨著兩岸三地的觀眾一路成長,成為了人們記憶的聲音。
3.有人問,為什么配樂人不太紅
- 其實說他不紅,大抵是我們不怎么關注,即使大牛如胡偉立,趙季平,說到底都是幕后,不曾在熒光燈下受萬人膜拜,若不是同好者刻意關注,誰又會知道他們紅還是不紅呢!
- 只是在我們認知世界里不紅而已,但是在專業配樂界是很有名的!
4.胡偉立主要作品
- 主要作品有以下這些:
- 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一共有24部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笑紅塵,雪千尋,叱咤風云,孤獨,只記今朝笑,再現江湖 ,離恨等等。
- 太極張三豐,一共28部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隨緣,兄弟情,偷功,悟,佛笑樓,初識太極,校場比武,太極拳,返樸歸真,決戰等等。
- 成龍版本醉拳,一共31部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醉拳[主題曲],溫馨時刻,母與子,市集,臥龍藏虎笑升平,赤裸醉龍街市受辱,悔,豪氣登場等等。
- 笑傲江湖,呂頌賢版本,一共31首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笑傲配樂,邂逅,第一樓閣等等。
- 天若有情Ⅱ天涯凝望,一共11首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天涯凝望,再生亦只等待你,天涯,只因有你我才認真,在我生命中有了你等等。而天若有情.III.烽火佳人,一共21首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初遇,有所思,愛你是我不對,追尋等等。
- 梁祝,一共16部配樂。其中常常聽到的有: 梁祝,梁祝廟,上學去,文庫夜讀書,人月共團圓,樓臺會,山伯臨終,英臺哭墳化蝶等等。而且這里面有許多的經典配樂是由胡偉立,黃霑,何占豪, 陳鋼等共同完成的。
- 還有新上海灘,里面有28首配樂;書劍恩仇錄,里面有24首配樂;周星馳電影濟公電影,里面有23首配樂;周星馳鹿鼎記電影,里面有52首配樂;周星馳電影審死官,里面有31首配樂;還有TVB-燃燒歲月(8);水滸傳之英雄本色(30) ;飛狐外傳(19) ;唐伯虎點秋香(27) ;九品芝麻官(32) ;國產凌凌漆(23 ) ;中南海保鏢(40 ) ;還有陳浩民版本封裝榜里面的配樂。
5.別人對胡偉立的評價
- 胡偉立先生給人的感覺是,一點兒不顯老,動作敏捷、思維靈動,看得出,心很年輕;屬于人們愿意與之坐下來喝咖啡聊天的那種人。年已7旬的他,曾創作過很多音樂作品,包括電影和電視劇插曲,他曾為數千集電視劇和百部電影作曲配樂,包括經典流行金曲《一起走過的日子》、《依然相愛》,以及影視劇《書劍恩仇錄》、《天若有情》、《小倩》、《東方不敗》、《黃飛鴻》和《梁祝》、《鹿鼎記》、《醉拳》等插曲,他是香港流行音樂的杰出代表,為香港電影電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曾多次獲得香港流行音樂和電影音樂獎;.許多香港著名歌手如劉德華,郭富城,林憶蓮,李克勤等都演唱過他創作的歌曲。
- 那支《一起走過的日子》更是膾炙人口,耳熟能詳,走紅大江南北。其實胡偉立的音樂成就遠不止這些。胡偉立先生在內地比較耳熟能詳的曲子是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的琴簫合奏曲以及94張智霖朱茵版《射雕英雄傳》里的《碧海潮生曲》。
6.胡偉立之太極張三豐系列經典配樂
- 情懷電影,或許很多人小時候都曾坐在電影頻道前看過。作為“八爺”袁和平的早期代表作,《太極張三豐》延續了他一貫動作戲水準高的特點,電影不僅從頭打到尾,極富想象力的武打設計也讓很多觀眾將這部電影稱為“體操電影”。李連杰、錢小豪、楊紫瓊都在電影中貢獻精彩的打斗。時至今日,《太極張三豐》留給觀眾最大的印象莫過于李連杰的太極拳以及胡偉立先生創作的電影原聲。
- 胡偉立的音樂中有情仇,這情仇隨著《太極張三豐》中天寶與君寶長大逐漸鋪開,而胡偉立正是這部電影中音樂的掌舵人。不知道對于角色,你是喜歡錢小豪多一點,還是喜歡李連杰多一些?之所以用演員的真名字,是因為想讓更多回憶起這個名字。錢小豪演的天寶比君寶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功名利祿中逐漸喪失愛情與兄弟情,但是江湖本就是如此,被人仰視與將仇人踩在腳下是多少熱血男兒進入江湖的初衷。那首《偷功》譜曲譜的抑揚頓挫,就像年輕我們雖然不分善惡,但是我們卻有著最原始的動力,這動力也是江湖存在的基礎,不管以后怎樣風起云涌,我們初衷也許僅僅是一個熱饅頭,一個愛人的微笑或著一個讓別人尊重的機會。
- 初入江湖時我們最難避開的情有兩種,一種兄弟情一種愛情,所謂的愛恨情仇也大多是因這兩份情而起。君寶與天寶同甘共苦了這些年,已經是過命的交情了,常言道背后捅到的常是至親摯友,君寶也被最親的兄弟天寶背叛了。君寶沒有死卻有更多的人因他而死,所以天寶瘋了。
- 以柔克剛、借力打力,李連杰過硬的功夫底子將太極拳瀟灑飄逸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在“張君寶和秋雪攔截劉公公”這場戲中,不管是電影節奏還是武打設計都一氣呵成。而《偷功》這段旋律灑脫的氣質與這場戲可謂相輔相成,二胡在琵琶和鼓聲中顯得剛勁有力,將刀光劍影的江湖風波體現得淋漓盡致。旋律入耳,亢奮熱血,這也符合電影中張三豐的形象。這張電影原聲帶對胡偉立的音樂流傳起到了極大作用。后來的很多影視劇中都選用了里面的音樂,而這首《偷功》可以說是整張專輯中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曲子,也是武俠電影的標志性作品。
- 那段名為《兄弟情》的配樂前期沉重后期輕快,前期像是重情仇,后期則像是一種坦然。無論是背叛還是重傷,君寶總是忘不掉那個與他一同長大天寶,殺死了那個為惡的都統,是為那個曾經干凈的天寶留一塊清靜之地。最后結局與大多武俠電影無異,宗師級的男主看淡了情仇,就像最后那首《隨緣》,善與惡、情與仇一切都隨緣了。
- 胡偉立的配樂美妙之處就在于他隨電影的起伏而抑揚頓挫,用無形的音樂襯托電影,表達著自己的江湖。
- 以《太極張三豐》起,以《太極張三豐》終。這張原聲帶也是我最喜歡胡偉立作品。“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如果說黃霑是用詞說江湖,那胡偉立就是用曲奏江湖。他讓武俠電影有了靈魂,讓電影配樂凝練出美感。從TVB到港片,幾乎留下了他的全部足跡。
7.胡偉立為杜琪峰電影配樂
- 杜琪峰是胡偉立喜歡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很清楚自己不要什么”來形容的老搭檔。兩人其實是TVB時期的同事,1988年杜琪峰了拍連續劇《僵尸奇兵》,最后五集由他擔正執導,片子還是師父王天林監制。雖然是鬼片,概念很現代,胡偉立記得片子中間有三場打戲,在特效和音樂上都特意風格化,“副導演那時候跟我說,‘這個行不行啊?’結果杜琪峰看到了,就來問是誰做的,后來他的電視就一直讓我來做了,他出去搞電影也把我帶去了。”
- 胡偉立做的的第一個大片,就是1991年的《至尊無上之永霸天下》,主演賭徒“雞翼”的劉德華演唱了后來紅遍華人圈的《一起走過的日子》。片子還沒拍完,杜琪峰就和胡偉立籌劃起主題歌:“第一場戲就拍漁排的爆炸戲,他說這里要放主題歌,那個漁排就做了80幾萬,吳倩蓮掉進水里,劉德華也跳下去,那時候還是在放映機上看的,什么聲效都沒有,我就覺得這首歌是悲劇的前面要有一段二胡,在節奏里有切分,有一種無奈和掙扎,而且是一種很深的愛情。在那段片子就定下了曲調。”他自己說著便低聲哼起婉轉的前奏,那段音樂當時也定下來成了配樂的主調。
- TVB出身的人,對工作成本和節奏有嚴謹的節制本能,胡偉立與杜琪峰合作也不太有和徐克才會遭遇的臨危受命,在TVB時代他被同事戲稱是杜琪峰的御用配樂,但等銀河映像成立后,胡偉立已決定退休,《暗花》、《暗戰》、《槍火》等代表作則由他的徒弟黃英華操刀。
- 而與杜琪峰合作無數作品的胡偉立最喜歡的作品,竟然是93年票房不堪的《赤腳小子》。《一起走過的日子》在香港拿了五個獎,他喜歡;給陳木勝的《嘩!英雄》寫的主題歌,自己心愛,但導演卻嫌不夠歡樂,后來歌被小美要走,填好詞給了李克勤和關淑怡唱,跟電影已無關系,這首歌就是后來在卡拉OK點唱率很高的《依然相愛》。
8.胡偉立為周星馳電影配樂
- 周星馳電影濟公電影,里面有23首配樂;周星馳鹿鼎記電影,里面有52首配樂;周星馳電影審死官,里面有31首配樂;;唐伯虎點秋香(27) ;九品芝麻官(32) ;國產凌凌漆(23 ) ;
- 胡偉立的難搞榜上還有一個周星馳,“他比較另類”。
- 1992年,因為為《審死官》和《鹿鼎記》配樂,胡偉立和周星馳打了交道。碰巧《鹿鼎記》是胡偉立最喜歡的金庸作品之一,他在心里也用音符拼貼出兩個周星馳的面目:“《審死官》和兩部《鹿鼎記》是一起做的,可想壓力有多大,我把它們的音樂風格有意拉開了。
- 宋世杰和韋小寶雖然都是諧星,但是完全不同,韋小寶是特別痞子的那種,更市井;宋世杰是個惡狀師,一個壞知識分子”,他在《審死官》里用二胡表現梅艷芳的媚態,給宋世杰特意寫了一段描摹出他鬼祟動作的小曲,周星馳并不太接受:“他說‘不要不要,好傻啊!什么歌啊都是’,我說你信我吧,那樣很可愛。”那段小曲現在果然和周星馳互為標簽。“他那時候很多地方都不太認同,但那時候如果是李力持導演,我就跟他說沒問題,讓他去說服周星馳,像《九品芝麻官》,它是喜劇,但我照著悲劇寫,悲劇里有大反差,很慘但又很好笑,有時候我會抽離,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下來,有時候不是很直接地表現。”
- 比如在鹿鼎記電影中有麗春院這么一個場景。
- 我對皇上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將韋小寶身上的頑劣本性得到進一步放大。在很多觀眾心中,關于他與陳小春誰塑造的韋小寶更成功,也是各執一詞。偷內褲的抓奶龍爪手、海大富的化骨綿掌,如今再提到這部電影,這些代表性的絕招是不是又勾起了你的童年?你是否也曾想有過一頂虎頭帽?
- 《麗春院》這首曲子演繹了青樓的風花雪月、煙雨柳巷。“姑娘們,下樓接客了!”仿佛有幾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甩著手帕向你緩緩走來。其實整張《鹿鼎記》原聲帶中,《慈寧宮森嚴》、《麗春院》以及《建寧公主》用的是同一曲子的不同編排,但瞬間分辨出皇宮的莊嚴肅穆、和妓院的煙花。而對同一首曲子采取不同編排,也是胡偉立先生的慣用手法,這也是功力深厚的體現。
- 周星馳的怪和臨場發揮成就了很多經典,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里那段即興饒舌,銀幕上打得起勁,可用胡偉立的話說,“玩死我了”。音樂合成那天,胡偉立看到那段還是無聲片子,唐伯虎嘴里念念有詞,“其實應該是我做一段音樂給他,他照著那段音樂做動作打鼓,這樣簡簡單單。可他在那里亂打一氣,我說這種讓效果師做就好了。”到混錄現場,導演說不行,一定要音樂配,“我說這怎么辦,根本沒素材對得上,我只好先停下來,做后面的配樂。晚上把那段片段拿回家,覺都睡不了,拿凳子和鼓一個一個對,比如這個凳子是什么鼓,那個凳子是什么鼓,我那時有個時間鎖可以鎖定住畫面和聲音,一點一點拼起來,差不多了就拋離他那套東西,自己設計了一套鼓點的節奏,不是光打鼓,要有音樂的感覺。那個片段足足兩分鐘,他還要念白,好在念白有節奏。”“香港配樂界都說你這樣不行啊,把導演都寵壞了。”他又笑,很為自己寵得起這些狂人而驕傲。
9.胡偉立為笑傲江湖配樂
- 關于笑傲江湖配樂,有電視劇的,也有電影的。
- 我先說電視劇的
- 96年的這版《笑傲江湖》仍然是最好的一版。TVB已經成了無數人心中的情懷,由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版本仍然出自TVB。呂頌賢飾演的令狐沖將放蕩不羈的性格表現得格外到位。這里有段佳話,金庸開拍前對呂頌賢的評價:“我先前看過他的電視劇,我覺得他有著一種和令狐沖一樣的眼神和表情,小伙子的表演很自然,不造作,特立獨行,不受羈勒的個性很穩和令狐沖。”
- 與電視劇同樣傳頌至今的便是這段琴簫合奏。雖然是改編自佛教音樂《清心普善咒》,但經過胡偉立用電子樂改編后,意境脫胎換骨。“世上已有過了這一曲,你我已奏過了這一曲,人生于世,夫復何恨?”曲洋和劉正風在臨死前,用生命合奏了一次《笑傲江湖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一個撫琴,一個吹簫,高山流水,琴簫合鳴,就像兩位老友,嬉笑怒罵間笑談江湖的恩怨情仇。
- 然后在看看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電影的
- 已經不知道是徐克成就了東方不敗,還是林青霞成就了東方不敗。至今談及這部電影,觀眾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林青霞。日出東方,唯我不敗。她的妖嬈、她的豪氣、她的風華絕代,無人取代。而飾演雪千尋的王祖賢,每一幀都美如畫,那會說話的眼睛。中國銀幕上最美的兩個女人上演了一段動人的兒女私情。一如《笑紅塵》的歌詞唱的那樣:愛恨一筆勾銷,對酒當歌,我只愿開心到老。
- 《雪千尋》是一首凄美的樂曲,是1993年影片《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的經典配樂,這首曲子與影片中的女主角——雪千尋同名。曲子的作者,是中國香港的武俠配樂大師胡偉立。這首曲子能讓你體會到 孤寂的哀傷,凄美的愛情,短暫的友情。
- 東方不敗以前是朝廷中人,也是個千戶,是漢人,為人敢愛敢恨,敢做敢當,而聞名于世。他在巡查的時候遇上了青樓女子雪千尋 ,上天注定他們相愛,于是娶了雪千尋,雪千尋也是漢人 ,在東方不敗沒有變成女人之前 ,和她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故事 。
- “雪千尋”她(它)就是一種感情,是能將我們帶回那種可以回味淡淡憂傷的感情時代。
- 雪千尋是完美的
- 雪千尋的感情更是無暇的
- 忠貞不渝的等待
- 一起一伏的曲調,配上悠遠婉約的笛聲,輕輕的彌漫著悲傷。多情總為無情苦,向來情深,奈何緣淺。慨嘆世間如此癡情女子,真讓人痛心。化不開的愁云,在記憶深處,是隱隱的心痛。
- 《雪千尋》這首凄美的曲子與這段愛情相得益彰。每每聽到,總能感受到那孤寂的哀傷。“我是一個大魔頭,我一個人的路,我一個人走!”東方不敗不管雪千尋的心碎,轉身離去。她卻為著他一個人闖進江湖,被命運擺布卻不自知。最后,東方不敗終于肯停下來看她,她用盡全身力氣,即使爬也要回到東方不敗的身邊,然而一切都太晚了。一生清白,為愛而死。
- 有些記憶值得一輩子去回憶;有些承諾值得用一生去遵循;有些人值得一心一意去守侯;有些夢需要用千年去追尋。
10.胡偉立為醉拳電影配樂
- 江湖情結,每一位華語導演都有著一個武俠夢。武俠世界可以稱得上是一面鏡子,有的人窺看到權利,有的人窺看到心魔,有人羨慕江湖眷侶,有人傾慕江湖的放蕩不羈,肆意恩仇。在眾多的武俠世界作品中,藝術家們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刻畫中國人內心的武俠世界。
- 《醉拳2》中,徐徐醉態的步履、瘋狂不羈的角色性格詮釋出了一種粗糲瀟灑的近乎于魏晉風度的江湖世界。胡偉立擔綱的主題音樂有著高亢豪邁、節奏強烈,給人以精神上的振奮和膽氣上的無畏之感。一曲醉拳寫盡了武林豪杰的風流倜儻和不拘一格。
- 其中影片配樂《市集》則一改主題曲《醉拳》的壯志豪情,曲調調皮輕快,將市集上的喧囂熱鬧描繪的生動和諧,超脫出了武俠世界以往的悲情俠義色彩,將江湖世界描寫得更為生活和市井。
- 《醉拳2》配樂因現在留存的電影影像多為美國版,在音樂的編排上較原始版有刪減,不能在電影里聽盡所有配樂。配樂人聲歌曲共31曲,給人印象深刻的場面幾乎都有相應的音樂搭配,足見制作的精良、用心。喜怒哀樂,快慢緊緩都能找到對應,要是有意自制視頻都夠混搭的了,最后要提一下的是,配樂的名字都有趣極了,馬上能對號入座。
11.胡偉立之龍門飛甲配樂小刀會
- 《龍門飛甲》開場那段音樂令很多觀眾印象深刻,《小刀會》的嗩吶聲將人帶入徐克的武俠江湖世界,尋音而入,創作團隊里音樂總監赫然寫著"胡偉立",熟悉黃金時代港片的觀眾可能知道這個名字,已屆75的胡偉立至今為近百部港片配樂,和徐克合作的多部作品中,他自己鐘愛《刀》的配樂;和杜琪峰合作多次,《至尊無上之永霸天下》中劉德華那首《一起走過的日子》出自他手,他的徒弟黃英華操刀《暗花》、《暗戰》、《槍火》等;他的難搞榜上還有一個周星馳,合作過《審死官》、《鹿鼎記》,還為《唐伯虎點秋香》里那段即興饒舌配樂。
- 胡偉立的配樂見證了香港電影至今最輝煌的時代,這次《龍門飛甲》的再度合作又將他拉回到觀眾的視線中。兩年前,胡偉立在博客上寫了一篇《事先張揚的計劃》,“我也是十幾年沒做過大片了,這兩年才拿四部電腦用新科技做音樂,對我自己也是挑戰,70多歲了,新開張,希望兩年后給你們一個成績表。《龍門飛甲》是給喜歡我音樂的人一個作業。”
- 就從這個作業聊起,沿著他這次本身就像一次俠士之舉的合作,漫無邊際地溜到更多與香港電影興盛攸關的名字,溜進藏在樂譜里的電影史。那些90年代合作過的大牌導演至今仍然是華語電影界的中流砥柱,聊起當年這些大牌導演如何難搞,配樂界同仁曾經說他“寵壞這些導演”,但他很為自己寵得起這些狂人而驕傲。
- 《龍門飛甲》重出江湖:《小刀會》穿越四十載 與徐克合作過13部影片
- 1997年,胡偉立決定退休,在加拿大過起含飴弄孫的隱居生活,期間雖然偶爾給李國立的《書劍恩仇錄》等電視劇做配樂,用他的話說,“反正不太辛苦就跟他玩一下”,但直到《龍門飛甲》,他這才算正式重出江湖做大片。胡偉立為徐克寫過13部電影的配樂,由他來邀請老搭檔出山也是情理之中,可這次合作恰恰是胡偉立“不小心”要來的:“我退休之后就去了加拿大,差不多兩年就回北京一次。前年年底回來,他那時在籌備《狄仁杰》,請我去他家吃飯就聊了起來,他當時就說自己要拍3D電影。我知道他一向都喜歡玩那些新鮮玩意,我就說很有意思,老朋友見面,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忙,就盡管開口。孫女現在都長大也不理我了,我就想找點東西玩一下。”
- 《龍門飛甲》的配樂團隊主力是三個人,但最早確定的并不是胡偉立:“其實他想了很久。他找了一個臺灣的音樂人,叫黎漢光,他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但從來沒做過電影配樂,所以徐克有點不放心,就讓我來擔任音樂總監。我還拉了一個算是我小徒弟的顧欣一起來。徐克的電影里,音樂的分量總是很重的,而且他很挑剔,工作量很大,挺辛苦的。我本來想著指手畫腳就可以了,結果還是要自己親自做了差不多3/4。”
- 把大師召回麾下,除了信賴和默契,也因為這部片子的特殊性:“現在的電影音樂都做得很棒,但走的都是好萊塢那套,他希望民族風格再重一點。”胡偉立出生在香港,祖籍上海,他笑稱自己因為戰時逃難又走遍全國大江南北,念書時學小提琴,60年代畢業后又相繼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教書,對傳統民樂的精髓了然于心,“他對我比較放心。”
- 對純港片稍微有點了解的人,很容易被《龍門飛甲》開場那段音樂煽動起來,胡偉立談起這段音樂時很高興地追問著:“你聽著也覺得很振奮吧?”武俠迷會很明白他的得意:1967年的第一版《龍門客棧》的配樂主調就是《小刀會》;1996年,胡偉立為臺灣電視劇《新龍門客棧》配樂時也用過這段樂曲,《龍門飛甲》其實是第二次貫徹他對胡金銓之后各種翻拍版本的認識,盡管徐克說過《龍門飛甲》故事具有完全的獨立性,胡偉立卻認為:“徐克這部戲的根在胡金銓那里。”《小刀會》在這里是懷舊,是喚醒,也是連接武俠片淵源的通道:“因為胡金銓就用過這段,在一開場的時候我希望向他致敬。胡金銓的版本中樂用得非常棒,是很典型的中樂用于電影里的經典,我就想還是跟著(胡金銓版本)做,這樣能帶著觀眾回到那個時代,但又不能全盤照搬,所以就把民樂和西洋音樂結合。其實我和徐克做音樂就是要找到那個興奮點,寫音樂首先要自己興奮,自己都不激動,怎么指望能把那些情緒帶給觀眾。”
- 胡偉立的配樂是對著畫面現場做的,他對音樂的描述也是以畫面作為背景:“你看那些桅桿像撲面而來似地撞過來,就這樣一直進場,一到進城后就馬上用上嗩吶群,我在里面用了很多嗩吶群,去民族學院請了所有的嗩吶,我說演奏不要好像音樂會那么斯文,要完全放開,霸氣、野性的。”喧囂、的嗩吶也成了拉開幾場大戰帷幕的引路人,與之相反的是回歸每個角色私密的內容上樂器的使用也豐富細膩,比如屬于周迅的“大漠笛聲”,是“因為她自己也有笛子,和畫面結合在一起。”他對畫面的理解有時比導演想得還復雜:“其實李連杰和周迅那段感情戲是寫得很含蓄的,但我覺得音樂提供的信息就在告訴你他們之間是有曖昧的,電影呢,畫面有時候和音樂說的是一件事,有時候說的可能是別的事,但那件事和畫面又是有關系的;寫音樂很多時候要和畫面統一,有時候我跟畫面是錯開的,比如周迅在江邊,她說話的時候突然笛聲就飄進來了,一下子畫面就轉換到李連杰那邊,就是把這條線拉了過去,后來在山洞里兩個人見面的鏡頭,那段笛聲又出來了。”
12.胡偉立之雪千尋
- 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
- “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視之,嬌艷無絕”,這是蒲松齡在《聊齋》中形容女鬼的句子,也許是因為小倩的原故,每回見到王祖賢,我就會想起這幾句話。其實細細的審視,王祖賢略有些高大了。五官也并不精致的,眉毛粗了點,眼睛略帶棕色,唇比別人要略厚一些,牙齒還微微有些突。可是,組合起來,卻是一張讓人驚艷的臉,妖媚性感。花鬼狐仙本是性感的,而王祖賢唇齡微張,眼波流轉,纖腰款款而動,又讓你如何能抗拒誘惑?
- 所以于榮光飾演的千戶愛上了雪千尋,這個一出場,打著東方不敗旗號女扮男裝的女子。古典的日式男裝居然也讓她英氣勃勃。然后遇上了真正的東方不敗,她恢復女兒身,阿娜多姿,嫵媚多情。
- 這個女子,仿佛帶著聊齋青蛇里狐仙蛇精的邪媚。而有了她,我就可以告訴你,什么叫真正的性感得妖嬈。
后記
-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如果說黃霑是用詞說江湖,那胡偉立就是用曲奏江湖。他讓武俠電影有了靈魂,讓電影配樂凝練出美感。從TVB到港片,幾乎留下了他的全部足跡。
- 20年前的長發還留著但已成均勻的白,他坐定后突然披散開頭發,隨意地梳理了一遍,旁邊的人怔怔地盯著看,仿佛是見了一個修仙的道人。他回頭去看那些片子的好壞,甚至評價自己的配樂在其中的價值,并不按當時賣座程度考量,他說“我是照著藝術的角度去寫,藝術歌曲流行化,所以我寫歌的時候,你聽聽和普通的流行歌不一樣。”也許是因為一些堅持,使得那些電影里的音樂一直被記得。
- 相比于香港四大才子的黃霑,其實胡偉立的作品一點也不遜色,反而有更勝之勢。只是可惜在名氣上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傳播,有點不太公平。
- 當然也可能與胡老先生自己的為人處世、人生態度有關,原本就是飄逸豁達,不太注重功名利祿吧。
- 想當年,那些闖蕩漂泊的人們,至少還有這些快意恩仇,豪情萬丈的武俠音樂陪伴。而如今,我們的漂泊人生,又改由誰來配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