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這三大類別(環境、社會和治理)或領域是所謂的“社會責任投資者”感興趣的領域。“可持續發展”、“碳中和” 、“綠色發展”這些難道只是自己產品貼上的標簽符號嗎?以下的概念解釋或許會解開你的疑惑。
ESG—環境:環境標準包括公司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其廢物管理計劃、其如何處理由其運營引起的空氣或水污染的潛在問題、森林砍伐問題(如適用),以及其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態度和行動。例如,可能存在與受污染土地的所有權、危險廢物的處置、有毒排放物的管理或對政府環境法規的遵守有關的問題。
ESG—社會:社會標準涵蓋了廣泛的潛在問題。ESG 有許多不同的社會方面,但它們本質上都是關于社會關系的。例如,它是否與持有與其聲稱持有相同價值觀的供應商合作?公司是否將一定比例的利潤捐贈給當地社區或鼓勵員工在那里進行志愿工作?公司的工作條件是否高度重視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是否考慮到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ESG—治理:投資者可能想知道公司使用準確和透明的會計方法,以及允許股東對重要問題進行投票。例如,他們可能還希望確保公司在選擇董事會成員時避免利益沖突,不使用政治捐款來獲得不正當的優惠待遇,當然也不從事非法行為。
一、背景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是聯合國在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確立的 17 項全球目標。這些目標于 2015 年被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通過,它“為現在和未來的人類和地球的和平與繁榮提供了共同的藍圖”。這 17 個目標基于三大支柱——社會、環境和經濟。Bingo,分類幾乎與 ESG 完全重疊。
2021年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十四五綱要》綱要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所提出的促進國內消費、推動綠色轉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重點任務,都與ESG的內涵高度一致。也隨著中國宣布30·60”碳中和目標,確立了未來數十年的低碳轉型方向。社會對清潔能源、綠色經濟,以及衍生出的綠色金融的關注度急劇上升,ESG投資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符合世界整體發展趨勢。
二、ESG的概念
ESG是“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的首字母簡稱,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事宜,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帶著原罪的資本積累逐漸成為過去,公眾越來越注重投資過程中的除了資本之外的“隱形收益”,即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的投資回報。這種趨勢不僅停留在理念層面(投資機會帶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和/或風險),已經逐步改變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
盡管 ESG 指標目前不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必需部分,但越來越多的公司自豪地將其納入其報告的報表或單獨發布的文件中。許多監管機構越來越多地達成共識,即要求在全球大多數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進行某種形式的標準化 ESG 披露。
三、ESG案例
范例:patagonia
E:戶外服裝品牌 Patagonia 利用其資源采取行動,與社會一同應對氣候危機,我也著重講這個品牌的寶藏之歷程。1993 年,Patagonia 成為第一家使用回收塑料瓶生產滌綸的戶外服裝品牌——25 個飲料瓶就能生產一件品牌最知名的 Synchilla 抓絨外套。截至目前,Patagonia 不僅所有的棉花原料都符合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而且 56% 的原料都獲得了有著最嚴苛環保認證之稱的歐盟 bluesign? 的標準認證。
S:建立了強大的社會責任計劃,分析和管理業務對供應鏈中的工人和社區的影響。Patagonia的目標不僅是盡量減少傷害,還要為我們通過業務接觸到的生活創造積極的利益。
G:Patagonia同創立或加入了許多改變行業的進步聯盟,包括公平勞工協會、可持續服裝聯盟和B 實驗室。在此過程中,我們共同致力于改善全球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場所,使用數據確定行業最緊迫的挑戰,并確保我們在業務需求與社會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客戶也可以發揮作用,它正在教人們照顧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盡可能少地精力,2017年Patagonia更成立了線上的二手服飾販賣網站「Worn Wear」),并提醒他們為什么他們已經擁有的夾克是地球上最好的。
四、ESG需要的產品、服務、團隊人才
目前采用ESG數據存在幾個困難:首先是數據匱乏,目前大部分ESG數據來自企業的自愿披露,2018年披露的企業也不過856家,跟全市場3700多只股票相比,披露比例還非常小;其次,數據更新頻率低,數據按季度、半年乃至年度更新,難以做到及時公布;第三,數據不夠客觀,ESG報告不像財報有專門的審計機構,數據真實性、客觀性難以保證。目前已有的ESG數據服務提供商如MSCI,所覆蓋的公司數量也不過幾百家。
所以數據產品的集合就顯得格外重要,國內妙盈科技推出了ESG數據產品AMI,目前覆蓋了包括A股上市公司、A股相關聯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共計80多萬家,數據源包括新聞資訊、政府網站、企業公開報告、監管機構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從中抽取了130多個數據點并附以權重,得出妙盈科技的ESG評級。在產品形態方面,妙盈科技提供可回測的純數據,包括API接口以及客戶端等不同形式,還可提供排名、指數、投資組合風險評估等功能。
由上述的需求也可以看出ESG需要風險管理、咨詢以及數據挖掘等領域都需要復合型人才的集中發展,Neuberger Berman官網的招聘需求可以大致分為股票、技術、備擇方案、金融、營運及基金服務。
五、ESG vs. CSR
CSR的概念
創建可持續投資組合過程的另一個常用術語是CSR。CSR是“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首字母簡稱,即企業社會責任,意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還應承擔起對勞動者、消費者、環境、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偉大企業,CSR都是其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為更好地通過履行社會責任,贏得消費者支持,實現社會與企業的雙贏,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贏得消費者信任,這是企業獲得消費者支持的前提;二是積極且不求回報地履行社會責任,這是企業獲得消費者支持的關鍵。
ESG和CSR有什么區別呢?
CSR 是 ESG 的前身。沒有企業社會責任,就沒有ESG。雖然 ESG 和 CSR 都關注公司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但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CSR 是個別公司使用的商業模式,而 ESG 是投資者用來評估公司并確定他們是否值得投資。也即企業社會責任旨在使企業承擔責任,但 ESG 標準使此類企業的努力可衡量(如前面所提ESG 提供可量化的指標)。有研究表明,更具環保意識的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回報,因此 ESG 和 CSR 是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的兩個重要考慮因素。
六、總結
ESG 和 CSR 都有不謀而合的點:尊重人權,建立一個更可持續的世界。無論是投資于明智的、可持續的投資,還是投資于當地社區,都需要那些愿意優先考慮其全球影響并開始創造可持續未來的決策者和有意識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