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聞酒樓茶肆談笑風生,卻不曾見過千里黃云北風吹雁。
我曾聽聞江南煙雨柳色青青,卻不曾見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我曾聽聞梨園子弟笙歌鼎沸,卻不曾見過胡雁哀鳴孤魂戰骨。
我時常在想古戰場是什么樣的?是范仲淹筆下“羌管悠悠霜滿地”,思鄉心切,卻歸期無望的惆悵,還是李白所言“突營射殺呼延將”的壯志凌云。我不曾經歷過戰場上的決裂和廝殺,也不曾見過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景象。但我卻從詩中感受到將士們從軍時的意氣風發,戰場上英勇殺敵,閑暇時思鄉心切,直至最后一抔黃土,了卻余生。我想,我若是千萬大軍中的一員,我的命運又將去往何方?
自三年前辭別父母,來到邊塞,便再也沒有回過家。這三年來,戰役不斷,當初和我一起從軍的兄弟們,有的當了逃兵,不知去了何處,有的被敵軍抓去,做了俘虜,更多的則是戰死沙場,我眼睜睜看見他們的頭顱在鮮血的噴涌中落地,我歇斯底里地喊叫著,卻無濟于事。如今,我已身染惡疾,怕是等不到十日后援軍到來,便要同黃土下的兄弟們相見。縱然是在黃土之下,與昔日兄弟團聚,也好過如今受惡疾折磨,生不如死。
本想給家中父母寫封書信,卻想起當初故鄉柳蔭下離別時母親淚眼婆娑的模樣,若是知我如今的境況,定會傷心欲絕。細細想來,還是給好友寄封書信,了卻心頭大愿
吾友可安?見信如面
自陽關一別,已有三年未見
現吾惡疾纏身,自知時日無多
戰事緊急,恕吾潦草
略道心中之事,了卻心愿
自吾參軍之日起,便夜夜輾轉反側
眼前看到的皆是馬革裹尸
耳旁聽到的全是邊聲號角
金戈鐵馬,孤城落日
戰爭之殘酷,非吾只言片語所能道也
猶記當年初識,意氣風發
如今吾已是老態龍鐘,不知吾友可還風采依舊
當年你我各執一念,汝為文,吾為武
自古文武相輕,你我卻是惺惺相惜
細細想來,相識七年有余
這七年來,你我并肩作戰
共同守護這大好河山
可如今,吾怕是要先離汝而去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縱然黃土一抔,墳頭衰草荒蕪
吾亦不悔
吾此生最為遺憾的事,
便是未能看見百姓不受兵戈之苦
天下皆安,河清海晏的那一天
而如今,吾之時光卻將走到盡頭
吾這一生,竟是如此短暫
半生戎馬,戍守邊關
吾平生之希冀
便是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夙愿怕是不能實現了
待吾去后,望汝能替吾去看看昆侖的雪山
還有那難于上青天的蜀道
還有最后一事
這也是吾此生最難忘懷之事
便是吾家父母
吾已有數年未見家中父母
皆說父母在,不遠游
如今正值國家危難時刻
吾臨危受命,自是責無旁貸
可身為獨子,未能侍奉其左右
是吾不孝
望吾友能替吾行孝道,承歡膝下
切莫讓他們因吾離世傷心
言及至此,吾已淚濕衣袖
惟愿吾友此生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