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我曾經的小學同學,叫她梅吧,她應該是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所以結婚生孩子都比較早。
那時候我在家待產,他們兩夫妻剛從外地打工回來,因為孩子要上學了,為了照顧孩子,兩夫妻就打算回來做點小生意。
所以那段時間也是我們來往比較密切的時候。
那時網絡剛盛行,各路網吧興起,他老公看到了這個賺錢的好路子,就想開個網吧。通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終于確定了下來,但是核算下來前期投入挺大的,租門面,買電腦,座椅凳子以及其他各種設備,大概要幾十萬吧,因為自己積蓄不多,就商量著找自己的父母兄弟借。
一開始,父母還是比較支持他們的,就盡所能借給了他們。可是后來她嫂子知道了,在背地里說借錢沒有跟他們商量,還說什么自己女兒來借錢都是有去無回的,說好聽點是借,還不就是拿父母的錢。但是錢已經借出去了,她也沒辦法,這事就算過去了。
但在梅心里,她覺得父母的東西已經不屬于她的了,連借都要三思了,她第一次體會到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道理。
不久,她懷了第二胎,孩子出生時,因為婆家離的實在太遠,無法過來照顧她。她就打算讓自己的媽媽來照顧她的月子。
可她媽媽跟她說:“農村人有農村人說法,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的,對娘家人不好。再說你嫂子知道了,也不會同意的。”
她也不想為難自己的父母,她媽把她安排在別人家騰出來的一個小房子里,那時候我去看過他,她跟我說,她媽媽每天三餐來回,又是做飯,又是送飯,因為離的較遠,也不方便,實際上陪他們母子的時間也不多,根本無法幫她照顧孩子。
網吧又剛走上正軌,正是忙的時候。他老公要忙事業,無瑕顧及他。孩子只有靠她一個人帶。
二個月后她嫂子也生了,月子期間有他媽媽幫忙帶孩子,比起她來輕松多了,更不用住到別人家去。
她感嘆說,這就是兒子與女兒的區別。
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那是最累人的時候,大的孩子要接送,網吧要幫忙照看,還要買菜做飯。可是她嫂子不一樣,每天上自己的班,下班了也不用操心孩子的事,孩子有奶奶呢。
同樣都是離媽近。得到的照顧就是不一樣。這在農村來說也算是一個普遍現象了。
有一次她有事,讓她媽照看兩天,到時間就來接,但當時因為事情沒辦好,晚來了一天,她媽媽又因為有人叫去打麻將,一時上癮,又帶不了兩個孩子,那麻將又放不下。
所以只有讓他孩子放在家里,當她回家接孩子時,發現家里沒人,就只有她兒子一個人被一根繩子綁著一個沙發腳上,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那里走來走去,想要掙脫繩索爬到屋外。看到此情此景,她心里頓感悲涼,她一生氣抱走了孩子,一個多月沒理她媽。
在所有人心里,婆婆帶孫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外婆帶外孫確是要看兒子這邊的情況的,除非是兒子這邊不需要婆婆的幫忙,當孫子和外孫都需要老人帶的時候,那肯定是先帶孫子的,在我們國家這或是一條根深蒂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