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阿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強迫癥,我是有的。
有次,我正在讀書,抬頭看到地上有點臟東西。
心里想著讀完再收拾,但是,越這么想越讀不進去。
最后,只能起身去收拾。
從那以后,我都是先收拾房間,然后再開始讀書,因為我不想讓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注意力再分散。
而且,我特別討厭別人把我收拾好的房間弄亂,覺得那樣是不尊重我的勞動成果。
可是,今天在《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中看到的一句話,改變了我這個想法。
不接受復亂,本質上是對變化和改變的逃避,成長也會隨之停滯。
是啊,家里有人,人會活動,還會增加新的物品,怎么可能永遠保持整潔呢?
亂了及時收拾就好,不要讓自己的觀念影響全家人的生活。
當然,提高整理效率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時間也是成本嘛~
在《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中,針對有形物品和無形物品都給出了具體的整理方法。
今天,我們先分享有形物品的整理~
01. 5條原則,讓你的整理效率大大提升
有形物品,就是我們看得到的,現實生活的物品。
包括日常生活的房間,以及里面的各種雜物。
整理前的5條原則分別是:
永遠不要在能量低時主動整理
先不要沖動購買任何收納工具
整理之前全家上陣先規劃
每天整理5分鐘,先行動再完善
接受環境會復亂的事實
能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你的心情,當然也會影響整理結果。
能量高的時候,1小時能做完,狀態還很好;能量低時2小時干不完,還會煩躁無比。
有的人會將整理和收納劃等號,所以會買很多收納箱、收納盒之類的。
其實收納只是整理的一個步驟,如果你還沒有搞清楚家里各個物品的數量和尺寸,盲目購買收納用品,只會讓家里更亂。
對于家庭公共空間、公共用品,整理之前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商議一下,畢竟各自的生活習慣不一樣,盡量照顧到每個人。
如果你工作很忙,下班還要帶孩子,那可以考慮化整為零,即每次只整理5分鐘,重點是先開始。
可以先整理一個區域,或一類物品。比如先整理抽屜,或者先整理化妝品,這比直接開始整理整個房間要輕松很多。
與其看到亂就產生排斥、憤怒的情緒,不如先讓內心接受事物總會向混亂發展的必然性。
對于維護家庭環境來說,最重要的是及時歸位和調整。
這5條原則很簡單,也很容易被忽略,建議時不時地拿出來看看,避免忘記。
02. 利用5+1步曲,再亂的房間都能整理好
有的人看到滿屋的東西,不知道怎么開始,最后索性放棄整理,整日生活在雜亂之中。
其實,整理是方法,只要你愿意根據步驟一點點去做,最終都能整理出干凈整潔的房間來。
第一步,清空
清空,即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當你把物品從容器中拿出來時,就完成了清空這個動作。
比如整理衣服,就把全部的衣服都從衣柜里拿出來,可以暫時堆在床上、沙發上,或者在地上鋪一個不用的床單放上面也可以。
第二步,分類
對拿出來的所有物品進行分類,比如衣服可以按季節分、按場合分、按風格分……
分類的重點有兩個:
第一,對于家人都要用的物品進行分類時,盡量全家人都參與,既能了解大家的習慣,也避免了后期的矛盾;
第二,分類的時候只做分類,不考慮其他的。比如有些衣服不打算要了,那也先不管,先分好類再說。
第三步,簡化
簡化,就是根據你當下的價值觀,對持有的全部物品做出取舍。
我們不能只買新的,不處理舊的,那樣的話不管家里有多大,都有放不下的一天。
處理舊物品時,你很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東西現在是用不上,萬一以后用得上呢?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給自己6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沒有出現“萬一”的時刻,那就果斷扔掉。
第四步,收納
收納,是指用一個動作把物品收入容器中,方便未來拿取。
有的人將收納理解為把東西都收起來,這樣雖然房間整潔了,但真正要用到某個物品時,卻怎么也找不到。
所以,收納的重點是拿取,如果拿取不方便,那收納就是不合格的。
第五步,定位
定位,即給物品找到固定的家。
比如衣服,是放在衣柜里,書是放在書架上。如果哪里都放,用的時候肯定很難找到。
對于同類物品,建議放在不超過3個以上的地方,便于大腦記住,方便尋找。
定位的目的是為了以后歸位,前面我們說要接受家里會復亂,只要及時整理就好,定位就是為再次整理做的準備。
當我們習慣將固定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整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這些時間我們可以用來讀書、學習。
第六步,留白
做PPT的人都知道,PPT最重要的是留白,整理房間也是一樣的。
尤其對于工作、學習的區域,元素越少,注意力越集中;留白比例越大,空間感越強。
一般來說,達到80%的留白區域,視覺上的舒適度就會提升很多。
像衣柜、抽屜等內在空間有20%的留白就行。
其實,留白除了可以用于整理房間,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
比如,吃八分飽,給腸胃20%的留白;日程安排8分滿,給突發事件留2分。
如果你家里比較亂,那就按照這5+1步曲,一個物品一個物品的整理,相信要不了多久,房間就會明亮整潔。
03. 學會空間規劃,讓整理更輕松
現在生活節奏快,大部人都是公司和家兩點一線。
公司最需要整理的是辦公桌,家里最需要整理的則是衣柜。
1.對于辦公桌,抓好黃金三角區
黃金三角區,即你坐在桌旁看向前方的扇形區域,也是你辦公的核心位置。
這個區域里,建議只放和工作直接相關的物品,比如電腦、鼠標、鍵盤等,以便你坐下后能第一時間開展工作。
左手區域,可以打造成工作物品區,放文件、日程本等。
右手區域,可以作為私人物品區,放綠植、水杯、紙巾等。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左右調換,但最好不要把私人物品和工作物品混放在一起,既顯得凌亂,找東西又不方便。
每天下班前,還可以對桌上放亂的物品進行歸位,這樣第二天早上看到整潔的書桌,整個人的心情也會跟著變好。
2.衣柜的使用,需要提前做規劃
首先要規劃出衣柜的合理功能區。
即按照70%主要區域+20%備用區域+10%臨時區域,來進行規劃。
主要區域,用來懸掛和疊放衣服,備用區域放一些平時不常用的,或者換季的物品,比如帽子、包、床品等。
空間足夠的情況下,可以規劃出臨時區域,空間不足,臨時區域沒有也沒關系。
臨時區域可以放等待清洗的衣服,也可以放只穿了一會,后面還要再穿的衣服。
如果是自己家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做衣柜。
如果是租的房子,或者已經做好了衣柜,簡單改造一下也行,比如增加掛衣桿、拆掉褲架、增加隔板等。
寫在最后
表面看,我們整理的是房間和物品,其實,真正整理的是我們的內心。
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下做事,和在雜亂無章的房間里生活,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整理的過程,就是讓自己靜下來的過程。
圖片來源于書籍《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和網絡(侵刪)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