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對于很多人來說,人生似乎出現了一個看不見的分水嶺。
27歲之前,從不覺得年齡是個困擾人的問題,覺得自己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和這個世界碰撞,有人忙著談戀愛,有人忙著闖事業,有人忙著周游世界,不論在做著什么事,都覺得世界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什么房子、車子、結婚從來都沒想過。
你只需昂首抬頭的往前走,從來未曾想過有一天你會為了曾經不屑想過的一些東西而低頭妥協。有一天年齡會成為你人生不可逾越的一條分水嶺。
你一定會想,自己到底是怎么把生活過程了如今無法進退的狀態?
是的,27歲以后的人生,妥協和認命似乎成為了生活中最常出現的字眼。
你掙扎在堅持和妥協的天平兩端,不知道該倒向哪一邊,那一刻才突然感覺到了父母常說的那句,人生很難,難到經常不知道該怎么辦。
上初中的時候,我爸那會兒經常抽煙,而我又特別不喜歡煙味,一聞到煙味就特別難受,所以老勸我爸戒煙,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喜歡抽煙,在我當時的世界里,很是不理解。
有一天我就問我爸,你為什么這么喜歡抽煙?抽煙沒有什么任何好處啊,我爸讓我走開,說正煩著呢,然后突然說抽煙能緩解自己的焦慮。
我不理解。那時的我認為父母們無所不能,即使遇到什么難題,憑借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也一定能解決。也許他們在當時的我們看來,就是我們世界里的奧特曼,什么都能做到。
可是當我聽到我爸說出抽煙能緩解自己的焦慮時,我似乎才隱約覺得原來父母并不是我們看上去的那么無所不能,原來他們也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今等到自己過了27歲即將來到而立之年的這一刻,才突然感同身受的理解了父母當年心里藏著不說出來的那種難。
那種難不是說你只要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努力掙錢養家就可以了,而是那種明明覺得生活沒有看起來的那么爛那么難,可偏偏心里覺得很苦很憋氣又沒有人可以去訴說,于是似乎只能自己找一種費力不討好又沒用的方式去排遣和緩解,比如我們的爸爸們常用的抽煙這種方式。
不信你問問那些經常抽煙的人們,他們為什么喜歡抽煙,大概沒有幾個人能給出具體又能讓人信服的理由,可能是習慣了這樣一個能讓自己保持片刻沉默的時刻,也可能是無法用語言去表達內心的焦慮和無助。
那一刻的心情就如同這個年齡的我們。
27歲以前的我們,似乎對人生和自己的生活很有想法,你覺得自己要開始一段轟轟烈烈的人生了。第一次拿到好幾千的工資時覺得自己突然一下子變成了有錢人。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真實,讓你覺得生活很是有奔頭。
可是過了27歲,似乎開始習慣和接受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事實,自己到底還在期待和折騰什么呢?房子、車子、婚姻、孩子一下子涌入自己的世界,來不及思索,被逼著一步步往前走。
突然覺得人生所有的路都不是走出來,而是被逼出來的。對,人有時候是要逼自己一把,就像過了27歲你要開始逼自己去接受妥協與認命。你要說服自己不要和別人不一樣,要和別人保持一致。
也許這個世界允許你和別人不一樣一段時間,但卻終究是要你回歸大眾生活。
比如你要在該結婚的年齡結婚,你要在結婚后立馬生小孩,你要勉強接受自己不是很討厭的一個人一起生活,你要需要在做出讓步的時候放棄自我……
這些有錯嗎?這些都沒有錯。可是你就是覺得哪里不對勁,自己也說不上來。因為這些在成人世界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些事。每個人都會碰到,為什么到自己這兒就不行呢?
可是生活的殘酷就在于,那些看似不大不小的瑣碎庸常之事,堆積在一起,而且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時,會在一瞬間磨掉人所有的耐心和勇氣。
你除了焦慮和恐慌之外,好像能做的就是妥協和認命。因為在眾人眼里你已經錯過了做這些事的最佳時間。而在剩下來的時間里,你要盡快完成此前錯過未完成的事。
所以別人每一次人生大事件的完成都加劇了自己的焦慮和恐慌。而你需要在這一次次的恐慌中學會妥協和接受,哪怕有好友告訴你需要謹慎,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看著周圍朋友們一個個都走入正常的生活軌道上,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正常多久。
也許生活的真相就是在不斷妥協與接受中學會承認,承認有些事自己就是無能為力,哪怕很努力地想要完成,接受自己生而為人終究是無法擺脫一場世俗的宿命,那我只希望在這場無法擺脫的宿命中盡量保有自我。
因為既然是宿命,那可能是遲早都要來臨,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要堅強的比別人更久一些,忍耐的孤獨要比別人多一些,那就接受命運安排給自己的這些考驗。可是不管多么難,都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讓自己隨時都保持進步的狀態。
因為就像莫泊桑說的那段話: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很多時候我們都懂這樣的道理,比如早結婚未必幸福,晚結婚未必不幸。婚姻是等候,因為美好的人,都值得等待;婚姻是妥協,因為我們無法保證娶到最想娶的那個人,或嫁給過去那個對的他。
認命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么?
對于年齡大了卻還沒結婚的我們,或許是因為不懂愛,可或許,更是因為我們不懂自己。
也許這段話說出了很淺顯易懂的道理,可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能做到,生活終歸不是說出來的那么簡單。
可就算是在這樣似乎需要接受生活妥協的尷尬年齡狀態下,我們也可以一邊等候,一邊向內的去探索自己,也許等到有一天你明白了自己,那個懂你的人就會出現,帶著你們想要的未來姍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