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我看到一句話“愛意東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一時風靡。讓我不禁想思考:浪漫的定義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再或者通俗說,浪漫是什么?
廣義上的浪漫,意為縱情;富有詩意,充滿幻想;不拘小節(情侶關系而言)。狹義上的浪漫來源于19世紀20年代至19世紀末誕生于西歐的浪漫主義,這里的浪漫特指對現實世界感到不滿,對未來充滿期望和追求,理想遠大,不甘墮落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
浪漫,一般用來形容富有藝術美感的事物體驗,即使是對于同一樣事物,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由于生長環境和對事物的絕對美感而富有浪漫,有的人是實用主義優先。我想:浪漫是一種能力,它是對生活一種高敏感的感知力和創造力。
浪漫的人,往往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對細微末節的美也能夠被陶醉,他的全身是充滿能量的充滿感染力的,是具有危險的致命的吸引力的。且我認為浪漫有時候也是另類的自我享受,當我們困于生活之中,它是我們的氧氣罐,微弱的氣體支撐起疲憊的靈魂。
我是一個很愛浪漫的人,也可以說我是一個喜歡浪漫主義的人。有句話是,浪漫主義深深扎根于現實主義,對此我并不否認。對于生活的方向,我們需要理性的指引,對于生活的日常,我們卻需要讓感性優于理性,相信感覺。
大學的時候,我熱衷于隨時隨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中,徹底關注當下自我的感受,就像蕭紅筆下的園子里的生物一樣,它愿意開花就開花,愿意結果就結果。而我也是,當下的一秒決定著我要干什么,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浪漫,專注于當下的感覺,何嘗不是連接著自己與世界的互動。
這是短暫的浪漫,換種說法,是我們在漫長歲月里需要的沖擊性的浪漫。而更深遠更長久的浪漫我認為則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它的一部分可以用“儀式感”來解釋。這種高層次的浪漫,是清楚的洞悉自己的需求,能夠自己療愈的關鍵行為,可以給予自己精神上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我想,對我而言,這樣的高層次的浪漫是相信自己,愛護自己,正視自己的所有的情緒并且包容和化解它,是熱切的愛自己。在每天回家后,我都會給自己一個散步的時間,來消化今天所遇見的人和事等等。關于愛情里的浪漫,大致也是一種保鮮方法,而關于這,我也正在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