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動》入選稿件
? 編輯:王道明
作者:海笑天晴
原本以為離你很遠的威脅,沒想到突然就出現在了身旁。
為了吃到放心的食物,我千挑萬選,把目光鎖在了深海魚。因為深海魚遠離污染而且深海魚無法飼養,也避免了飼養過程當中的抗生素、激素等等的污染。
可是——
一條新聞讓我逃無可逃:由于食物鏈的層層傳播,現在大量深海魚的體內已經發現了塑料粒子,有些細小的微粒可以進入魚的血液……
這現實!自己真的救不了自己了!
那,又該如何呢?
01
清晨,在上班路上看到了這樣一幕:幾個環衛工人正踮著腳尖,舉起掃把,去鉤樹上掛著的塑料袋。原來,最近風大,把路上的塑料袋吹到樹上,實在有礙觀瞻,環衛工人只好想辦法去把塑料袋鉤下來。
“太難搞了,塑料袋鉤著樹枝,有的還夠不著,搞了半天,才弄下來幾個,脖子都酸死了。”他們說。
02
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多年前政府就實施“限塑令”了。超市、商場、菜市場等地不再提供免費塑料袋,用塑料袋要付錢。
一開始,人們還是能夠遵照執行的,購物時自己帶上布袋或者環保購物袋反復使用,在社會上逐漸形成一種風氣。哪怕沒有自帶袋子,也會盡量少要塑料袋,不至于浪費太多。
03
然而,限塑令實施了十幾年,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某天,路過某個知名面包店,我順便進去買面包,結算完發現要用手抱著五六個面包回家,有點吃力。就在我猶豫買不買袋子的時候,店員貼心地遞過來一個塑料袋,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確實解決了我當時的“不方便”,對店員頓生好感,很多商家可能也是這種想法,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以此來增加顧客的粘性。
可是當我想起了我的深海魚,那肉里面可能會有塑料粒子。真的有點矛盾了,我是該感謝那個店員呢,還是該告訴她,別再免費發塑料袋了。
我知道她的上面還有老板……
之后,我在購物的時候,特意留心觀察了一下,發現大部分中小型超市、商店和菜市場,又為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了!
可見,限塑令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形同虛設,塑料袋的使用甚至比以前更加泛濫成災。
超市里面的塑料袋,任顧客隨便扯著用。買一樣菜,哪怕只是一根白蘿卜,也要用一個袋子裝著去稱重,真的很浪費。尤其是菜市場,賣海鮮的地方,買一個東西用一個袋子還不夠,顧客怕臟,所以賣家還會在外面又套上一個干凈的袋子。賣菜的阿姨看著我們大包小包地提著,也總是好心地主動提供一兩個大號袋子。
買個菜回家,帶回來十幾個塑料袋是常事。
于是,家里堆滿了塑料袋,而它們的最大用途,一般也只是當做垃圾袋使用,下次購物,大部分人還是空手去,又帶回來一大堆塑料袋。
一家如此,家家如此,浪費有多少,污染又有多少,由此可見一斑。
04
在暫時的方便和眼前的利益面前,我們聯手,繼續擴大著白色污染。
是啊,不然的話我們又能干些什么呢?
很多“人人有責”的事情,好像人人都無能為力。可是,真的是無能為力嗎?
極簡主義生活者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美國一個環保女孩,4年產生的垃圾才一個玻璃瓶,真的令人驚奇。她的生活極其環保,會自制生活用品,盡量不浪費,真正做到回歸生活的本質。
每次去倒垃圾,我都感到害怕,這樣的垃圾生產速度,我們的地球如何能夠承受得起?
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做到像那個環保女孩一樣,但只要每個人都能有所克制,一切肯定大不相同。
因此,我想說:
對于像“限塑”這樣的“大事”,我們也并非完全無能為力。
——盡量少用塑料袋。我們可以!
——向身邊人傳達這個理念。我們可以!
——聯合更多人發聲,引起輿論重視。我們可以!
所以我呼吁,一起“好行動”:
第一、不管社會大環境如何,盡量堅持自己隨身攜帶可以反復使用的購物袋。
第二、商家不要沒有控制地隨意給顧客提供塑料袋。
第三、不亂丟垃圾,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第四、在自媒體上多多發聲。
“限塑”從你我做起。減輕已經到來的危害!
請相信,任何一個從我做起的積極理念,都不會毫無作用。
滄海桑田,起源于每一個微小的變化。
除非,你并不是從內心里想讓這種變化產生。
我是真心渴望這種變化發生的。不僅因為我希望有綠色健康的生活, 還因為,
我——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