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我很想偷懶。
每天十一點多回家,往床上一躺,心想就這樣睡過去該多好。而后想到還有功課沒有做,又爬起來開始學習。到周三周四的時候,疲憊跟意志狠狠地打了一架,然后兩敗俱傷。
我感覺我的求學熱情從新生大學JS入門課程結束開始就有減退的跡象了,只不過最開始身體還會疲憊,意志占了上風。后來雖然也沒有上課時的那種精神,也基本保持著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但是最近,我真的太困了,15分鐘的車程中都可以呼呼大睡坐過站,開會的時候一直點頭。
維持興趣的秘訣我覺得有兩點,要么是“喜歡”要么是“成就感”。而我恰恰都沒有。而導致這這兩點都沒有的原因,我后來仔細想了下,大概是我學習的初衷相對其他同學而言,并不夠堅決。我并沒有想過通過編程改變些什么,也不奢望通過編程換行業換工作。這其實加大了我學習的難度。因為并沒有一個堅定的目標等著我去完成,也就是說學得好也可以學得不好也可以,想到這里,我有點恐慌。
身體的疲憊加精神的倦怠,似乎放棄近在咫尺,總覺得生活的打開方式不太對了。
但最終,我依然打開了電腦,敲起了代碼。并非是我的自律起了作用,而是我太清楚如果有一次偷懶,就會有第二次。我的意志因為沒有太多時間,加上之前的網頁制作給我帶來的一些不自信,我調整了一下學習的策略,這周開始學習html和CSS。出乎意料,html 和CSS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了,理解起來基本沒有什么難度,這讓我備受鼓舞。但是后來問題也產生了。我在研究html和CSS的時候,因為時間有限我幾乎沒有怎么碰JS的東西,導致于后來重新聽視頻的時候,有時只能有個模模糊糊的印象,感覺又需要查新的資料去補之前忘記的東西。
徐老師的教學方式就是把框架給你搭好,自己往里面填內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大腦里勾畫了一張思維導圖,遇到一個問題,搜索,獲得答案,最終形成自己的知識庫。而這種樹狀的知識結構也可以加深記憶和理解。而我卻在學html/css的時候卻埋頭于html和CSS的學習,差點忘記了初衷是JS。
有個我不想承認卻又需要面對的事實在于:編程這件事,并非是我當下最要緊最重要的事情。比如現在已經凌晨,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經大戰了幾百回合了,這時想到有功課要做,我也會強撐著完成學習,但是對于學習的效果,我有點懷疑。我不得不得承認我的精力和時間都太有限,而我有時太期望“完成”勝過“獲得”。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意味著我可能只是沉浸在一種學習狀態里,但卻收效甚微。
我跟朋友談到最近一段時間的狀態,有點為自己開脫地說,還是自己太笨了,花了時間,但是感覺學得太慢,沒有成就感。但是朋友輕描淡只說一句:你只是太累了。嗯,大概只是太累了,畢竟課程結束才一個月不到,蜜月期雖過,寒冬季卻還未到來。只是有時疲憊贏了意志,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已。
好累啊,好想睡個好覺,感覺自己欠了一個世紀的睡眠。腦袋亂轟轟的,不知道寫了些啥。但是還是想憧憬一下,明天我要精神奕奕,然后繼續上班學習打卡,就像剛開始的那樣,就像每天都洗臉刷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