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要吝嗇我們對于別人的贊美與賞識,而要勇敢與自信的把它表達出來。
其實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未必都努力去踐行與認認真真的思考過。我之前的想法是我如果要去贊賞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會先考量其本身是否真的具有價值與意義,只有當我認同這件事是有價值與意義的時候,我才會毫不吝嗇的去給予贊美。
但我發現我錯了,贊美一個人并不能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對于別人的感受與認知,也不能完全取決于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本身是否真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最重要的是要讓對方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這種肯定與贊美。
相反,正是因為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價值與意義沒有得到肯定與認同,他才那樣的迫切需要贊美。正如我們自身也是這般,迫切的需要別人的肯定與賞識一樣。
而贊美的意義與學問還不僅僅止于此,細心的觀察生活,我們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分歧與矛盾的產生,往往都是因為缺乏對于對方的贊美與賞識,無論是朋友與朋友之間、親人與親人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還是上級與下級之間,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贊美還是溝通的法寶。對于一件事或者是一個人,就算是其本身確實存在著許多錯誤與缺陷,我們也要學會委婉的給出對方,我們的判斷發現與建議。我們首先要學會贊美與肯定其本身正確的作為,然后再對他的錯誤加以明示與指導;因為我們的直白很有可能會給對方造成某種心理上的反感,最終于事無補。
所以不要吝嗇我們對于別人的贊美與賞識,而要勇敢與自信的把它表達出來。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