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小學,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日后學習潛力更大!
我不會特別關注他的期末成績。
平日里,我會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敢考+會考!
先說敢考----
平時做作業(yè)就讓孩子心平氣和專注應對!
從來不會因為成績和孩子吹胡子瞪眼睛!
孩子平時做題分散精力看你的臉色;考試怕考砸挨罵,過度緊張。會讓孩子越考越遭。
如果咱們手攥的越緊,手心里的沙子是不是越少?
同樣道理,孩子越緊張,學習考試的效果越差。
我家的口號是:考后100分!
每次考后,讓孩子把錯的題給我講一講,講不出來的,我們一起鉆研。
為了適應考場,我們就在平時注意引導孩子:
平日里,我們會關注孩子平時的作業(yè)質量,階段測試的得失,幫孩子及時查漏補缺。
平日里,我們會引導孩子先設定時間,再寫作業(yè)。和時間賽跑,又快又好完成作業(yè)。
平日里,我們和孩子做熟練的題目時,就做一道,遞減10秒。
平日里寫作文限時完成,一旦提筆就不能停……
練多了,習慣成自然,孩子學習能力,考試技術就越來越好。
即使考砸了,我們也一起慶幸:問題早暴露好啊,咱早解決。
從小,我們就一次次告訴孩子: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小拇指和別人的中指比長短。自己和自己比就行!
孩子肚里有貨,手上有技術,背后有父母支持。他就不怕考試!
往往能正常發(fā)揮。
再說會考----
不管孩子肚子里有多少東西,考試時要求限時規(guī)范寫到卷子上。
怎么讓孩子會的都正確地寫到卷上!
老師會一次次示范,幫練!
我們也要針對咱自家孩子和各科的情況,有意識訓練。
比如:
英語考試孩子選擇題全對,但忘記涂卡;
作文太長,沒地兒寫了,沒有結尾;
數(shù)學考試最后難題做出兩步,但試卷上沒有有效呈現(xiàn);
地理答題卡上畫完圖用鉛筆作答,無效;
卷面上的字字間距太小,互相打架,出現(xiàn)錯字,三個扣一分。
思品考試某題一共四點,孩子第一點發(fā)揮太多內容,寫第二點時發(fā)現(xiàn)答題框占滿了;
……
還有考試那天少喝水,備好文具,帶上手表,考完一門不和別人對答案以免影響下一門……
這些細節(jié)也要一次次反復演練。
期末就讓孩子開開心心考就行了!
成績僅僅能代表孩子對過去的知識掌握情況,它不是綜合素質的全貌,不是人生成就的預演,不需要過分關注。
學習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我們要持續(xù)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