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叫我薄仕,老婆兒子叫我薄仕,同學同事叫我薄仕,我叫薄仕,2003年大學畢業開始在某電視臺工作至今,十多年的時間里電視臺的崗位直接做過后期編輯、編導、記者、編導型主持人,間接做過一些其他工作。曾經自己一個人獨立制作過一檔節目,從前期案頭準備、采訪、寫稿、主持、編輯等全部環節,這樣的工作我做過3年,在這期間采訪了30幾位畫家。
我為什么會讀商業模式新生代呢?
首先要感謝看川研習社的創辦人任明老師,他曾說過不用叫老師,我回答“達者為師”。任老師為了把研習社辦好離開了騰訊公司。
因為家里一直在做養生酒產品,在工作之余我也會參與一些事情。因為平時也采訪過一些企業家,所以對企業經營有一點粗淺的了解,總會不由自主的去套用別人的模式,后來發現不太適合就去參加各種培訓。
可能是我沒有找到合適的培訓,每次學習之后都無法落地,所以我發現聽再多的案例和理念都無法解決我遇到的問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商業模式這個概念,于是我通過網絡、買書來學習商業模式,可惜可能是智商不夠高吧,自己一個人看書搞不懂,眼前始終是一團迷霧。偶然一次我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上,發現了看川研習社的任明老師寫得文章,找到并且加上了任老師的微信。之后參加了任老師組織的看川研習社百人計劃。
流水賬鋪墊了一堆終于要說到正題了。商業模式新生代是看川研習社百人計劃的必讀書籍之一,一套三本包括:企業篇、個人篇、價值主張三本書。本文主要寫的是第一遍看企業篇后的一些思考。
一、點線面的問題。
我看書習慣先看目錄了解框架,翻開企業篇的目錄我發現以前自己看了很多書其實都屬于點,但是這本書把它們連成了線。以前看過SWOT、成本控制、客戶運營等內容,總體的感覺是彼此有聯系但是不知道如何聯系。現在就知道了其實可以分成九個板塊:客戶細分、價值主張、客戶關系、渠道通路、收入來源等部分。
下面我說說客戶細分。先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我們在為誰創造價值?第二個誰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戶?
我之前遇到過一位公司老總,他們公司主要生產一種通過酶來減脂的產品,他給我講了產品的各種優勢,其中包括科技含量高、藥企背書等方面。聽完了他的講述我問了一個問題:你的客戶是誰?他回答:想減肥的人。OK,現在我們來回想上面兩個問題,看似他回答的沒錯,可問題是任何一家做減肥產品的公司都可以這樣回答。也就是說他們做的是大眾市場。
但是根據他們產品的定價,他們說給自己產品定位的是高端人群,所以價格相對較高。這是就出現了兩個矛盾,一、大眾市場不接受過高的價格;二、高端人群對產品不滿意。
這里我們引入第二個板塊價值主張。不同類型的客戶要有不同的價值主張。大眾消費品價格要有普遍性,高端消費品要能滿足高端人群的需求。這種錯位的組合會導致后期產品銷售的困難。所以客戶細分和價值主張的設計要吻合。
第三個板塊渠道通路,還用上述案例來分析,既然產品定位高端人群,那么首先要知道高端人群在哪里,如何和他們建立聯系。
我提一個說法叫“唯微商論”,目前很多公司覺得好像除了做微商渠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其實不然。如果產品定位高端人群那么哪里精準高端人群客戶多呢,比如高爾夫球俱樂部、豪車車友會、高檔休閑場所里就有很多。作為減脂產品企業可以去和這些場所談合作,找好切入點就算是白送目標客戶體驗也是可以的。
二、商業模式是多樣的需要發展變化不能一成不變。
白送其實也是商業模式的一種,書中有明確的分析。書中類型章節里寫到了免費商業模式。我們比較熟悉的免費商業模式,像早期的QQ,基本功能免費用,特殊功能沖Q幣買來用;大多數免費的游戲,基礎功能隨便玩,需要更好的體驗就充值買裝備。都是前端免費后端收費,和長尾模式也有關系。商業模式歷來都不是單一的死板的。
在書里第二部分類型里,列舉了五種比較常見的商業模式。我們熟悉的淘寶屬于多邊平臺+免費模式,如果從阿里巴巴算起,那么阿里巴巴、淘寶、天貓屬于分拆商業模式。很多我們熟悉的公司或者集團都運用了不止一種商業模式,甚至每個產品或者服務都可以設計單獨的商業模式。
重點說說書中商業模式設計的五個階段這部分。如果看書可以先看看239頁的內容。這一頁把全書提到的12種工具或者方法歸納在了設計的五個階段了。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基礎工具商業模式畫布。看企業篇的時候要把商業模式畫面記住了,這個是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通用語言,能夠讓大家方便的溝通協調。
沒看這本書前我從沒想過視覺化思考如此的重要,一個簡筆畫圖案就會形象的說明一個復雜的事情。還有其他很多工具如果能熟練運用,那對很多方面都會有幫助,比如講故事。
總之,第一遍看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很多知道的不知道的商業模式,發現了12種工具,也知道了設計商業模式的流程。所以第二遍我要仔細研究每種工具,掌握每種模式的特點,嘗試開始繪制一些自己了解的公司的商業模式,積極和百人計劃成員交流,爭取在第二遍里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