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出了違法亂紀的事件,總有人說:我們的教育管理存在問題!是的,我們的教育管理也確實存在問題。我們身邊很多崗位上的人,由于崗位特殊,工作特殊,所以身份也特殊,最終造就了一個實打實的“特殊人”。這群“特殊人”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長期以各種理由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游離于組織之外。造成“特殊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為管理層來說,對其要求不嚴格,放任自流是主要誘因。很多時候對于這部分人,不是看不到他身上存在的問題,而是管理者對他身上的問題“見慣不怪”,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認為工作特殊,比較辛苦,適當放松也無所謂;甚至在糖衣炮彈下,虛偽和無辜的面容前,管理者心軟了,妥協了。其實很多悟性高的人,只需管理者稍做提醒便能產生改變,根本不需要你拉下臉來說。殊不知正是管理者這種理解和包容之心讓他一步步墮落,并最終觸碰紀律的紅線,走向犯罪的深淵。
從另一個角度看,為什么很多問題我們已經意識到了,也想到了后果,最終任然無法控制呢?原因在于發現問題時我們更多的都是去管理者身上找問題,一個勁的去找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而忽略了被管理者身上實實在在的問題。也就是只想著改變管理者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去改變被管理者讓他來適應現行管理模式。這樣造成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定規章定制度,不停的改變管理的方式方法,而被管理者本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改變,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毛病越來越多。
管理應該是雙向箭頭,管理因被管理者的存在而存在,有管理者就應該有被管理者,這其中只要有一方劍走偏鋒,都不能完成管理。作為管理者,應該是為被管理者量身定做管理模式,并要求其嚴格執行,沒有商量的余地,而不應該讓被管理者來自主選擇管理模式。換言之,我們制定了那么多的規矩,就必須要有人來無條件執行,如果沒有執行規矩的對象,那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現在不缺規矩,也不缺對象,唯獨缺的就是主動接受并嚴格執行。那么被管理者如何做到聽招呼,守規矩呢?也許,只有心存敬畏,我們才能做到言行舉止得體。“心存敬畏”,是做到這一切的基礎。“敬畏”是一種內在的勇敢:有所敬仰,有所佩服,有所害怕,有所顧忌。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唯利是圖,利欲熏心,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不歸之路。回過頭來想想,都是因為無視法律法規,對忠言逆耳置若罔聞。常懷敬畏之心,就能常思己之過,常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常懷敬畏之心,不甘于人后,就會努力去改變現狀,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新常態,并影響身邊的人。在“敬”和“畏”之間,“敬”是因,“畏”是果。作為管理者,如果一味的對部屬理解和包容,一味的追求和諧共處的環境,對部屬“重用輕管”,放松要求,最終便會造成被管理者的放縱,無視規章制度的存在,甚至無視上級領導的存在;干什么事都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領導放在眼里,不把紀律放在心上,甚至凌駕于組織之上。
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最終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心存敬畏,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對言行舉止的規范。
我們無論身處何地,心里時刻都要裝著一個“怕”字,因為只有心存敬畏,才會牢記“紀律紅線”,才能知進退,才能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