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自媒體真不容易,心好累。有時想寫憋半天就是寫不出來,那種痛苦的感覺體會過的人都知道。還有時寫了幾千字,自己看著又非常不滿意,有種提筆太重,落筆太輕的感覺,沒有表達出內心想表達的核心。
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寫作的天賦,真能靠文字吃飯嗎?這條路能走多遠?
每天早上睜開眼,各種信息問題要面對處理,網絡平臺的瞬息萬變,同行們的各自飛速發展,這個說這平臺好,那個說快抓住某某機會,大家聊著這些話題,無法讓人不焦慮??旃澴嗟纳鐣?,高速發展的自媒體時代。
我把這些情緒同一位老朋友聊聊,我說懷念第一年寫作那種快樂的心情,盡管那時還得在下班的時間熬夜起早寫,人非常忙碌辛苦,卻遠遠沒有如今的焦慮。身體上的累睡覺休息就好,心里精神的累真實沒完沒了。
他說,不,那時你只是一名寫作者,可我們現在不只是寫作者而是創業者,創業者就會面對各種壓力挑戰。
昨天,同一位仰慕的才女同行聊天,她是從小開始職業寫作多年,能寫多種不同的文體,真正的實力派大咖之一,我說17年就聽過你的視頻直播。她笑道,那時候我還是一個純粹的文藝者,而今我是一位商人。
如果不商業化不行??!公司團隊要養,搭檔只是想埋頭創作內容,我不上,誰上,都是被逼著走到這一步。
我說,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商業化模式發展,才能符合市場規律,以此來讓更多人的保持情懷,造福影響更多的人。
其實以她自己的實力,寫文效率特別快,簽約幾個平臺,寫點專欄可以足夠生活得很滋潤,一旦組建團隊,你要考慮的不再是個體,而是如何讓公司走得更遠,創造更多的營收,讓跟隨的小伙伴們看到希望。
總不能自己做各種市場化變現,然后對跟隨身邊的人說,你要做個真正的作家,這不是雙標?那為何你自己不專注寫作?成為一名“大家”。我們承認自己喜歡月亮,也喜歡六便士就好。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我在網絡上五年時間,深深明白,在很多時候,自己對別人有用的時候,你就是TA的貴人,用不上時就啥都不是。這些人態度的轉變,也促使著老師們必須得快速發展,能給學員們謀得更多的資源福利,讓他們有更多展示價值的機會。
教是最好的學,它會反過來推動老師的發展,必須不斷提升學習總結,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常在文字里寫到,人是一種矛盾的存在。其實做線上教育可以讓人能看到這行背后的邏輯。能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自媒體行業的方方面面。
從一名寫作者到內容創業者,幾度轉變,幾度沉浮。最終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獲得世俗認可,實現更多價值體現,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