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書屋的故事
朱玉林
那天,陳素梅蹲在地上整理最后一箱滯銷書,陽光斜斜切進臨街的玻璃窗,在她鬢角的白發上鍍了層柔光。這家開了十年的 "素心書屋",就像她親手養大的孩子,從選書、碼架到給??土粜碌降纳⑽募?,每個細節都浸著她的心血。
"陳阿姨,給我留的《宋詞選注》在嗎?" 高三女生小雨抱著保溫杯推門進來,熱氣在鏡片上蒙了層白霧。素梅笑著從收銀臺抽屜里拿出包好的書,牛皮紙上還細心地畫了枝水墨蘭花。這樣的互動讓她想起自己教語文的時光,雖已離開講臺五年,那些愛書的孩子依然是她心里的暖。
上個月社區新來的王主任讓她頭疼。對方嫌書店門口的綠植占了公共通道,三番五次要求挪走。素梅耐著性子解釋:"這些都是耐陰的綠蘿,孩子們等公交時能看看綠色。" 可對方翻著白眼:"就你事兒多。" 她轉身就走,身后傳來花盆磕在水泥地上的脆響。那天夜里,她對著賬本上微薄的利潤發呆,手指摩挲著泛黃的筆記本,那里記著她的做人原則:不惹事,也不怕事。
真正的沖突發生在霜降那天。文化局的執法人員突然上門,說有人舉報她賣盜版書。素梅看著對方手里翻得卷邊的舉報信,認出那是王主任的字跡。她深吸一口氣,從柜臺深處捧出整整齊齊的進貨單,每一本都有正規的 ISBN 編碼和出版社公章。"我開店第一天就去版權局備案了。" 她的聲音像平時給讀者推薦好書時一樣平穩,卻在執法人員點頭的瞬間,眼眶微微發熱。
那天傍晚,常來的退休教師李叔帶著幾個老顧客來了,每人手里都捧著新買的書。"我們都知道你的書最干凈。" 李叔的眼鏡片泛著光,素梅突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做人要像書頁,干干凈凈才經得住翻。" 她轉身擦了擦眼睛,再回頭時已經掛著笑:"謝謝大家,今晚我請喝菊花茶。"
此刻,素梅坐在靠窗的藤椅上,看著街燈次第亮起。手機屏幕閃過王主任的道歉短信,她輕輕按了刪除。書架上的《論語》翻開著,"以直報怨" 四個字在臺燈下泛著微光。這些年她見過太多人來人往,有人像小雨般溫暖,有人如王主任般刻薄,但她始終記得,自己的人生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要把每一本好書送到懂得珍惜的人手里。
窗外的風掀起檐角的銅鈴,叮咚聲里她摸了摸胸前的翡翠平安扣,那是母親留下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輕聲念著,手指劃過賬本上新記的一行:給山區小學捐二十套繪本。暮色中,書屋的燈光格外明亮,就像她心里始終燃燒著的,對這世界溫柔而堅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