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上冊《運動起來會怎樣》教學設計
張思琪
【教學內容】
教育科學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第3課《運動起來會怎樣(一)》。
在之前的科學學習中,讓學生能夠有目的的觀察身邊的事物,而這一單元則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對象。而第三課是在學習了身體結構、骨骼和肌肉之后,通過運動起來的變化將呼吸和循環系統引入學生的視野,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能理解這兩大系統在支持人體活動上的作用與聯系。
【教學方法】
我們的身體對于學生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身體為什么會動,運動為什么呼吸和心跳會加快?這些是習以為常的現象,但是學生卻很少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聯系,而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學生也無法直觀的觀察到,這在他們理解上會存在著比較大的難度。本教學設計:一、通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料,結合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逐步的思考和理解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這些思考是建立在學生主動直觀的活動基礎之上;二、在幫助學生理順兩大系統的聯系之后,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活動,模擬展示氧氣與二氧化碳的運行路線,促發學生的再次學習與思考,讓學生們在游戲情境中梳理知識,驗證知識,在游戲情境中培養學生分析處理數據、建立模型、合作探究的科學素養。
【學情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身體是熟悉的,也是神秘的,身體內部的各種活動和變化是一個個暗箱,可以感受卻不能直接觀察到,但是他們又希望能弄明白身體直接的協調作用。在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模擬活動中,他們將會感受到人體那種精密、和諧之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呼吸系統的運行原理;
2. 血液循環系統的運行原理;
3. 運動量增大,有利于增強肺和心臟的力量。
過程與方法
1. 運用實驗數據,進行邏輯推理;
2. 利用實驗模型輔助理解,加強正向遷移能力的培養;
3. 訓練小組協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人體呼吸與循環過程中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2.培養探究精神,養成縝密思維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呼吸與循環系統的運行原理
【教學難點】
對呼吸系統過渡到血液循環系統的銜接點的理解
【教學準備】
平板、塑料袋(呼吸實驗用,每人1個)、聽診器、記錄單、卡片、軟管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問題情境導入,調動學生思維
問題:同學們平時跑完步,身體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將學生引向平時熟悉的體育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回憶以為的感受,初步再現運動后身體的變化。)
二、小組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給學生提供實驗材料、實驗說明、視頻、文字、圖片等資料,讓學生自主探究感受“運動起來會怎樣”。每個小組配備平板,可用于查閱相關資料;透明塑料袋用于呼吸實驗;此外還有聽診器、秒表以及兩份記錄單,一份是“活動任務單”,一份是“人體氧氣與二氧化碳運行路線圖”
1、“測量心跳和呼吸”小實驗
我們的問題:原地運動1分鐘后心跳和呼吸有什么變化?(深蹲、高抬腿、起蹬等項目)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體驗簡單的運動,活躍學生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也讓學生感受更加的具體,同時讓學生記錄運動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數,引導他們發現規律)
2、“體驗呼吸作用”小實驗
實驗方法:反復呼吸保鮮袋里面的空氣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發現:(結合人體吸時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比較表)通過對實驗的分析,我們發現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____________,吸入_________,排出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讓學生感受到袋子中空氣經過反復呼吸會發生變化,也提供了“人體吸時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比較表”幫助學生理解和解釋為什么反復呼吸,氣體會發生變化,引導他們的總結發現,梳理出呼吸系統的各組成部分,為下一環節問題思考做好鋪墊。)
3、小組通過以上實驗體驗以及平板上提供的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料,合作尋找這3個問題的答案(可畫可寫)
(1)運動之后,為什么呼吸會加快?
(2)運動之后,為什么心跳會加快?
(3)呼吸加快和心跳加快之間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問題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思考呼吸系統與血液循環系統之間的銜接點也就是心跳加快與呼吸加快的因果聯系,這里是否能順利過渡,是本課的關鍵,也是下一環節學生展示活動的重要基礎,鼓勵學生多討論,再順勢引出循環系統的圖解。)
三、游戲探究,深入理解血液循環的過程
學習到這里,學生知道了運動之后,呼吸和心跳的加快是為了一起給身體輸送更多的氧氣。緊接著向學生提出問題“氧氣和二氧化碳在身體內是如何運輸的呢?”給學生提供“人體氧氣與二氧化碳運行路線圖”、各結構卡片(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心臟、身體各部分)、小帽子(氧氣、二氧化碳、血液)、軟管等,讓學生把思考填寫在表格中,并小組利用卡片游戲的方法模擬展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運行路線。
(設計意圖:在向學生提出更深入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之后,讓學生嘗試用游戲的方式來模擬展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更加的有趣、豐富、直觀,也是學生之間再次反思、驗證的過程,通過這一有趣的活動會讓學生對血液循環的過程理解得更加的深刻、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