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狀況。做了什么 。什么感受。學到了什么。要怎么做。
意識:基礎技能就不用多說了,代碼規范合理,頁面兼容。
要多學學大牛看待問題的分析邏輯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好比一個問題會有N種解決方案,
大牛一般會告訴你每個方案的優缺點,
然后考慮適用環境,采取何種最優方案。
還有個很重要的是,看大牛怎么保持對前端的激情與追求。學會任何系統的職場知識,甚至也沒能和更多的同事建立深厚的友誼(其實我指的是可以用的上的人脈關系)。做事情不要急,看清楚想明白,做得好比做的快重要多了。細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執行力,做好自己的。員工的踏實態度和高效率。能夠從周圍同事的身上感受到,他們做每一件事都很踏實,很認真,不會敷衍了事。同時,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能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后短平快地解決掉,不會拖泥帶水、疊床架屋。
2012年7月9號入職,在STCA的Lab team實習了兩個月,我們部門主要是負責STCA 600多員工的IT support和數據中心1000多臺服務器的管理,我的工作是維護和開發mentor已經基本做好的management website,改進性能,做一些feature,UI方面的工作,在微軟感觸最深的有幾點,第一,身邊的人都是極其聰明的工程師,包括實習生,和他們在一起工作聊天,對自己提高是潛移默化的。 我的mentor是搜索技術中心的老員工,他和我講了很多公司的故事,當時的STCA還只是西格瑪大廈MSRA中的一個組,后來隨著微軟在搜索技術上的重視,開始在中國大幅度擴大STCA的規模,從原來只有不到百人的research為主的team,到現在龐大的600+員工的部門,hr講這兩年會將擴大到1000+左右,主要為美國市場服務,當時我的mentor的老大是“編程之美”作者鄒欣先生的夫人,昨天還跟著mentor見到了鄒先生,在食堂里經常能見到研究院的大牛們,像張崢先生,劉未鵬先生
二,微軟對coding的要求很高,入職第一天,實習生要首先閱讀coding guideline,里面詳細描述了coding要遵守的規范,從變量命名,tab幾個空格,到最后code check in之前的review都很清楚。 我們開發的網站因為是內部使用的,所以沒有這么嚴格遵守要求,但mentor一再囑咐coding的要求,復用,層次化設計,類和接口的設計,都要認真細致的思考后進行,和上學時隨便寫有太大的區別。還想說點別的,在公司感覺存在感不是很大,這可能是絕大多數大型it企業都存在的問題,mentor和我說,就算你coding寫的再好,再漂亮,也很難出現個人英雄主義的情況,公司對實習生還有很多活動,比如family day,tech talk,career talk,summer party,還有各種club,公司的工作環境也很舒適,總而言之是一個難忘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