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00,青島方所在萬象城開業。
知道它還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很多天以前,在一個微信好友的朋友圈無意看到的,然后關注了公眾號,做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知道了6月30日開業,就決定開業當天去看一看,提前約好了朋友。
要是放在以前,我是不會去的,但因為看了如是書店,很喜歡那種環境和氛圍,所以決定去看。
五點鐘到的,去門口一看,已經有很多人排隊等候了,讓我很震驚,一個書店開業,居然提前兩小時已經有很多人排隊等候,這在我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問了一下工作人員,說6六點正式排隊等候,我們就去吃飯了。
吃完飯回來,剛好六點,門口排的隊更長了,很多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沒辦法,大老遠趕過來,排吧。等了一會,眼看要下雨了,工作人員開始發卡券,一會隊伍就不成形了,好不容易弄了卡券,天公不作美,開始下雨,又去萬象城里面避雨。
總之是一波三折,等了許久,見縫插針的鉆了進去,好多人還沒有進去,人太多了,書店承受不了,要控制人數。
進去以后,工作人員給了一個帆布袋,挺不錯的,心情又舒暢了好多,里面人也很多,逛了一圈,確實不錯,不但有書、有咖啡,還有瓷器、香水和銀飾等各種筆記本、紀念品。
另一邊是方所的開幕式,請了很多大咖。
逛到八點半,朋友有事,就回來了,出門的時候,門口還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待。
活動完畢,有兩點感受最深。
第一,文化產業。
第二,匠人精神。
先說文化產業。
有那么多人排隊是我沒有想到的,排隊的人里面有很多中年人,更是我沒有想到的,年輕人喜歡熱鬧,容易受宣傳影響,但中年人對參加活動的選擇更理性。
現在物質水平普遍提高,但精神生活普遍匱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普遍感到壓力、焦慮,這也使得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國家對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所以,我相信文化產業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
人活著,不能沒有精神力量的支撐。
再說匠人精神。
進去書店,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書,而是瓷器。擺在那里,給人的第一感覺,那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拿起來,手感非常的好,把底翻過來一看,產地,日本。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日本的瓷器技術也源于中國,但日本在設計和細節的把握上,確實細微至極。
今年四月份,我去聽劉春華老師講課,講到企業的時候,劉春華老師特意說到了日本的企業,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很短,但有很多的百年企業,中國歷史悠久,但能做到百年的,一個巴掌就數過來了。日本的企業做一個紐扣,可以做一百年,用心打磨,做到極致。
這就是我們現在常常說的“匠人精神”。
這方面,我們還欠些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