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莠子?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事情總要正反對比著說,才能說得更清楚。想要了解優秀的幫派領導,就先來看看那些惡劣、不稱職的幫派領導。比如《笑傲江湖》里的東方不敗和任我行,雖然雄霸武林,卻并不得人心。像左冷禪、岳不群之類,也不怎么樣,雖不做威做福,但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只注重自己虛假的威信,不注重江湖人心;不尊重派中兄弟,拿他們當奴才一樣使;不集思廣益團結下屬,搞什么唯我獨尊一言堂,這些都是不好的表現。一個優秀的領導,首先要摒除這些糟糕的習性才可以。
少林寺的方丈,一直以來都是好領導的典范。他們大都德高望重,不僅自己武功高強,道德高尚,而且能急人危難,引人向善,屬于長者型的領導。長者的威信,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建立起來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心身做則,主動起模范表率做用。帶頭大哥玄慈,在自己的過失公諸于眾之后,自請責罰,自甘斃于杖下,就是一例,非如此,不能維持方丈的威信。長者型的領導,一般不會強制要求下屬做什么,但是門規森嚴,人們自己應該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下屬不會敬若神明,卻對領導心服品服。少林寺,有法治,有人治,秩序井然,而人自得其樂,感受不到壓迫,其實是非常高明的管理。
武當派做為江湖門派的代表,最優秀的領導是創始人張三豐。張三豐也是長者,但是比之少林寺的方丈,更多一些溫潤的感情色彩,他更像是個家長。張三豐手下的武當七俠,如同他的子侄一般,他當他們是家人看待,細心教導,極力維護,徒子徒孫中若有危難,便是自己舍身也要相救。所以,看《倚天屠龍記》時,總覺得張三豐是和武當七俠像是父子關系,而張三豐和張無忌像是祖孫關系。對于家長,自然不用談什么威信、管理、效忠之類的話,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便為了讓老師傅不傷心失望,也不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不過家長式的管理,會有規模的限制,創派之初,人少時尚且可行,后來發展壯大,人多勢眾,管理起來就有麻煩了。
長者也好,家長也好,這個是不能強求的,設若歲月歷練不足,便是武功再高強也不濟。那么,退而求其次,至少應該做到,以德服眾,以理服人,以寬待人。比如,像張無忌那樣的,也可以要算個好領導,他接管明教之后,四分五裂的明教徒眾,都對他信任有加,團結一致,明教聲勢大勝。這倒并不單單因為張無忌曾經數次拯救過明教的危難,難得的是他從不以領導自居,尊重下屬,用自己的道德高度,感化眾人,從而贏得眾人的尊重。這樣的領導,虛竹也算一個,石破天大約也可以算一個,給他們個總稱的話,可以叫做道德型領導。
道德型的領導,適合那些高手云集,本身實力已經很強大的幫派,只需要能集合眾人之力,做個黏合劑,就已經可以達到優秀。設若這個幫派本身實力一般,揚揚灑灑如烏合之眾,那么就需要有個實干型的領導,來收拾殘局。這種能力型的領導,喬峰算是個代表。雖然他的丐幫幫主只做了八年,可是將一個大幫派整理得欣欣向榮,幫內井然有序,江湖上聲名赫赫,那還是非常成功的。不過總得來說,能力型領導比之其他型,幫眾的忠誠度還是差了一點兒,不然也不會內亂先起了。
若論現代的企業管理,必定是實干型排在第一位,道德表率什么的,都是浮云;但是江湖幫派的優秀領導,卻要將長者型放在第一位,實干型排在最末一位。企業為謀利,而江湖幫派卻是一個小型的生存社會。這里集合著一群有著自由意志的人,管理不能危及到他們人的自由和尊嚴這最重要。這正是東方不敗和任我行犯下的大忌,用門派來為自己的目的服務,所以他們是政治人物,而不是江湖門派的頭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