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如我慧
? ? ? ?其實,對于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春秋戰國時期的。那時候諸子百家,思想多種多樣,是中國文化特別繁榮的時期,成熟的社會文明,就應該是多樣共存的。文化發展成熟的標志也就是對于各種思想流派的包容性。
蔣老師將這個時期的藝術分為工藝革命和人類覺醒。
1.工藝革命,應該是從出土文物上體現的。
首先,這個時期的青銅器,相比周商時期的威嚴莊重和高大雄偉,多了一些精確纖巧,細致柔美。原因當然是經濟發達了,人們有了閑情去塑造器物。而這時候,這些物品才可以叫藝術品吧,成為脫離實用性的存在。老師在講的時候,給學生們放了好多那個時期的文物的照片。一邊觀看一邊講解。很羨慕他們能夠欣賞精美文物的同時,聽著蔣勛的講解。
這個時期的器物顛覆了莊重,鼎足變細了細,獸蹄足。
許多從商周繼承下來的動物紋,失去了圖騰符號的神秘性和威嚇性,蛻變成一種工藝上的精巧。
其次,這個時期出現了新的工藝技術。如鏤空,錯金(在金屬上預留出特定形狀,然后把黃金等嵌入進去,最后打磨)。比如鳥的羽毛,先把金屬流出非常細的凹槽,然后將銀制的羽毛,一根根嵌進去,這在今天也是復雜而高難度的工藝,所以成品都非常精美。
再次,藝術品的地方特色非常鮮明,各國的器物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出土的秦國文物,就比較傾向于寫實,不但用模特做出了面目寫實的戰士,連細部的發式也手工做出 ,這是戰國其他地區比不了的,與他們國家的民風頗為符合。
而楚國的文物,則更多的是充滿想象的,因為楚國人比較浪漫,是比較理想化的。工藝造型傾向于抽象化,線條夸張盈動,色彩對比強烈。
那個時期國家比較多,除了七國之外還有很多小國,比如中山國,雖然是白狄族建立的國家,卻似乎呈現了各種文化的交匯的特色。
2.人性的覺醒,以前的美,屬于道德范疇的東西,春秋戰國時期,美學思想第一次被談論。
? ? 孔子的理想,盡美不盡善,光美還是不行,但要盡善,比較強調道德美。孔子其實很開放,可以在河里裸泳。他比較懷念商周時期的王朝興盛,對于時下的紛繁,不甚悲涼,連喝酒時,對著觚,說觚而不觚。但后來各個朝代,對于其思想的解讀都愈加極端,尤其是宋朝,將好德與好色對立起來。
? ? ? 老子的美學,不喜歡感官強烈的東西,“五色另人目滿,五音另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赤誠頻烈心發狂。”太多顏色,令人眼睛瞎掉,素樸的東西反而顯得很美,所以美的概念不會絕對。如果對聲音和色彩敏感,就要節制。只有常品淡,才會品其本質和美。老子思想在當今世界上也被不少國家推崇。德文版的《老子》很暢銷,僅次于《圣經》。德國人現在開始講究節制的生活,恢復到本真的狀態。《道德經》里提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思惡已。第一次的美,是原創的,是不自知的美,而追求的美則變成模仿,就不美了。
? ? ? 墨子,社會主義者,其諸有《非樂》。墨派,非攻,兼愛(誰都需要愛),社會的平等觀。不可以戰爭,戰爭中,墨子經常去幫助弱國抵抗強國。孔子的愛有等級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墨子講究平等的愛。后來人們發現,中國的游俠精神就源自于墨派。墨子可以相當于現代的聯合國。
? ? ? 莊子善于講故事,浪漫的唯美。“作忘”“心齋”,即一生最美的時刻,生命就是最大的一種美。現代美學也在不斷的討論莊子思想。影響中國美學的,最主要的人是莊子,在儒家思想重壓的2000多年,對人們是一種寬慰,給人們了一些思想上的自由。比孔子影響大得多。
? ? ? ?其他的學派,還有荀子,韓非子等等。
? ? ?其實,中國后來2000多年的文化都是在解釋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并沒有新的突破。所以那個時期應該是中國文化最繁榮豐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