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警察,我已經錯過了點點太多的成長,我不想再錯過她的生命了!求你幫我這個忙!”這是電影《綁架者》中白百何所飾演的女主角林薇在女兒被綁架后,打電話求助時說的話。
? 讓人的腦中不自覺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母親,顫抖著手握著電話,滿眼的焦急與無助。正如電影里的林薇,女兒點點失蹤后,她幾天幾夜沒合眼,近乎無時無刻都在尋找著與女兒有關的信息,逼近瘋狂,但又不失冷靜和理性,母愛的光環仿佛激發了她巨大的潛能,讓她憑著強大的執念,最終尋得女兒,落下懸在心頭的巨石。
? 我特別喜歡電影中的點點,盡管她的經歷或也許會成為她的童年陰影,或許每一份喜愛都是因為相似與共鳴,比如我們都有一個很愛我們,但又很忙的媽媽。
? 人間三情之中,親情是每個人最先體味到的,尚未出生時,媽媽已經成為了你第一個情人。每個人的媽媽都不同,她或許嚴厲,脾氣不好,又或者溫柔細心,可以包容你所有的脾氣和小錯誤……
? 陪伴,是制造溫暖的必需品,也是成長中最柔和的催化劑。年少時,我們都會懵懂無知到跟最親近的人大吵大嚷,用盡最惡毒的言語與最幼稚的行為,只是想要熄滅心中那團名為“叛逆”的火。
? 持續很久的時間,我都在和她爭吵,冷戰,誰也不讓誰。我覺得她變了,不再像幼時那樣縱容我的所有,容許我隨便的犯錯,而且她越來越忙,根本沒時間聽我的心里話。每次爭吵后,主動陰著臉讓執拗挨餓的我去吃飯的,是她,每次冷戰后,依然默默為我洗好臟衣服又放在衣柜里,還是她,久而久之,我甚至會有一種錯覺,是她離不開我,而我只是暫時需要她而已。
? 如今再想起那段時光,我會覺得當時我的每一縷思緒都是愚蠢的,甚至可笑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她那樣對我,自己會不會有如她待我般的耐心去對她?
? 過了青春期后,逐漸成熟的我開始討厭記憶中的那個任性的自己,看著她的面容已不再像從前般煥發光彩,話語也一如既往的柔和,曾經的偶然暴躁再也不出現了。曾經的自己就像一個長滿尖刺和棱角的小動物,是她不顧雙手流血,忍住劇痛緊緊地握住我,讓時間去軟化我的尖刺,磨平我的棱角。
? 想起周杰倫的那首《聽媽媽的話》中唱道: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握握她的手……猛地,我明白了,無論怎樣愧疚,時間都不能倒流,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快快長大,做她的超級英雄。一如歌中的后續: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 我們每天其實都在成長,每一寸的伸展都需要承受痛苦,付出代價,每當我們咬牙堅持不住時,她都會緊緊握住我們的手,幫我們分擔疼痛,記得看過這樣一幅圖片:圖中一左一右兩個人,左面的孩子心口處有一塊正方形的缺口,而右側的大人身體各部位都有缺口,手里還拿著一塊正方形的實體方塊,遞給孩子……
? 電影結尾,林薇跟警局再三聲明:“現在點點最重要,我要去陪點點了?!倍野咽謾C鈴聲都設置成了女兒的可愛聲音。看到這時,我不自覺會心一笑,這份愛是多么美好啊。它堅不可摧,不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或任何事情而增減分毫,牢不可破。它如影隨形,不管你需不需要,一直都在,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