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的腳步近了,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或多或少的焦慮起來,正好印證那句“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每天一走進教室,就是學生的叫苦不迭。因為縣競賽的原因,連早午晚自習都已經被各個任課教師“瓜分”。我雖不認同這樣的做法,但也能體會老師和領導的苦心。沒有辦法,看著學生那幽怨的眼神,我心又軟了,把自己的課堂拿出10分鐘出來放松。不是我在乎成績,也不是我多么深明大義,只是我實在不想用這樣的高壓去壓榨已經筋疲力竭的學生。看著已經雙眼惺忪的學生,我是又著急又無奈。在這個看分數衡量老師的一切的大環境,我也不敢完完全全放松啊。好在學生給我面子,無論曾經基礎好壞,起碼在屬于我的課堂上,他們都拿出了努力上進的態度。而我又恰恰認為,態度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只要有上進的態度,不怕走的慢,就怕不走,只要肯行動,我就堅決不放棄一個學生。
初衷是好的,目標規劃的也合理正確,無奈就無奈于一些學生真真顛覆了我對他們的想象。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語文的專業術語者,十之七八。
課堂上每涉及此,我就恨不能把自己藏到桌子底下,實在是覺得,要把從拼音開始的所有基礎補起來,就好像精衛填海般。不過我又不得不一點點的補起來,從音到字,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從詞性到修辭,從修辭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在這修修補補,增增減減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不知不覺,已經一起行走了兩月有余,這個時候期中考試悄然而至,雖早早就知道有這樣一個測驗,到越是臨近,越是“近鄉情更怯”。
學生的緊張一點也不輸給備戰的老師們,他們會試探性的問:老師,萬一沒考好怎么辦?萬一時間不夠怎么辦?萬一……明明我也有擔心,明明我也不能完全不在乎,可是我還是違心的說:這就是一個檢測而已,不能決定你們的命運,考的好是正常發揮,考不好我就當你們發揮失常了。孩子竟鼓掌了,之后迅速的把頭埋進了課本。
我覺得臨近考試,我矛盾了,之前我不是一直提倡快樂無壓力的授課嗎?怎的一說競賽,一說排名,我就慌張了呢?我這樣的狀態,雖然嘴巴上說著無所謂,我的言談舉止中是不是也在渲染一種緊張的備考氣氛?那萬萬不是我想的狀態。
我還得修煉,再修煉。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彼時再走競賽,即不會苛求學生,又不會難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