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在同一領域工作的人相互之間有更多的競爭,加之機械、人工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普通人正在被動失去更多的就業機會。
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壓力都很大。
人們身上背負的責任、期待越多,壓力就越大。為生活如螻蟻般奔忙的人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焦慮傾向。
人們擔心自己被時代淘汰,害怕錯過重要資訊,于是每天的時間,除了睡覺吃飯工作等日常外,都貢獻給了“自我提升”。
我們聽書,看書,自學網絡公開課。
我們自費買大V大牛的課程,花錢加入網絡社群。
我們見縫插針地學英語,學編程,學理財,學寫作,學演講,學烹飪,學吉他……
我們把學習填充進了碎片化的時間。
我們學習當下需要的各種技能,努力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圍,立志成為“斜杠青年”。
我們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學生時代老師所期待的學習機器,同伴所羨慕的學霸。
我們每天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的,自己的計劃表上排著多數時候都不能完成的一串事項。
我們趕著上班,趕著和朋友同事吃飯,趕著自學,趕著看書,甚至趕著休閑娛樂。
我們連休息都被填充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刷朋友圈,看電影,追劇,聊天,出游......
這樣"精心"安排的休息真的能讓人身心放松下來嗎?
多數人的經驗是:并沒有。
人們在長時間工作后,身心都處于低活力狀態。這時候不論是享受音樂,還是觀賞影視,其實都還是對大腦資源的一種占用。所謂的“放松”之后其實還是感覺疲憊。
人們的眼睛在手機、電腦、平板、電視各種電子屏間切換,這時候人們在被動地思考,情緒被資訊和影視牽引著,這無疑也是一種對身心能量的消耗。
其實,最有效的休息方式并不是用各種娛樂活動打發時間,而是遠離這些所謂的消遣方式。
不看劇,甚至不聽音樂,不折騰,就單純地靜下來。
當沒有電子屏占用你的眼睛,沒有音符灌進你的耳朵,沒有圖片段子讓你笑讓你哭,周圍都是一片安靜的時候,你的內心才能真正靜下來,你可以望著天空發發呆,這是最舒服的時候。
當你用娛樂活動消遣的時候,其實它們就像一只只無形的手,把你的靈魂抽離了你的身體。
當你拋開這一切外在的東西后,你的雙手雙眼解放了,身體才自由了。
你可以窩在舒適的被窩里,你可以躺在午后的陽光下,你可以躲在茂盛的樹蔭里,就那么靜靜地呆著。
這時候,你會自然而然地關注到自己的呼吸、四肢、軀體,關注到你周圍的家具、電器,關注到窗外的太陽、花草,看到正在打球的少年,招攬賓客的店主,向媽媽撒嬌的小孩兒……
這時候真實的生活似乎才和你發生聯絡,你的靈魂回到身體里了,你由關注網絡轉向關注真實的世界,關照自我。
你就那么靜靜地看著自己和別人,神奇的是,這時候你的腦子會更清楚,你的故事開始自動浮現在腦海里,比你經歷它們時還要印象深刻,你開始自動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對錯,你可能有所感悟或啟發。
或者你什么都沒想,任由思緒跳躍、飄飛。
當你靜靜地發完呆后,仿佛你的身體和靈魂一起去做了趟spa,看了個海景,沉靜舒暢。
別邊看劇邊吃飯了,別邊上廁所邊看雜志了,別邊聽歌邊回帖了,別邊打盹兒邊刷手機了……
這些填充進大腦的消遣擠占著你僅存的那么一點休息空間和時間,給你的身心放個小假,找個安靜的地方,什么都別做,靜靜地呆一會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