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有著耐人尋味亦可堪稱勵志傳奇故事的女同學的推薦下,我得知了《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劉媛媛,一位被冠以“北大才女”“勵志女神”等光環標簽的傳奇女孩,將到長沙做第一本書簽售的消息。一般的簽售自然離不開作者的演講分享,想到這,我便報名參加今天下午的簽售會,打算去感受逆襲者的魅力。接下來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女神演說的關鍵語句,可理解為普通雞湯,也可以把它當做每天的讀本,努力踐行。
會場距離學校較遠,為了一睹女神風采,午休便在公交上解決了,這也算對她的一種尊重吧。我算是略早到場的觀眾,買了新書之后有幸憑著小券坐到了第一排,近距離感受,哈哈(PS:如果簽售需要購書才能有座位,建議最好買了吧,不然被作者一番演說刺激之下,最后的你一般也會忍不住購一本滴)。
不擅長人物描寫,一張圖彌補短板
你愿意被選擇還是希望主動抉擇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努力做事,無論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呢?
劉媛媛的回答是:為了自己有多選權。
媛媛姐說她討厭等待,討厭被選擇。
她希望自己在處理事情或者就業面試的時候,能夠獲得雙選、獲得公平談判的機會,而不是如同市場上的大白菜,被挑來挑去,葉子幾乎被剔光,最后卻依舊落得個沒人要的含淚心塞的結果。
是的,我們又何嘗愿意“被選擇”。我現在大三,跟好多同學一樣,正在經歷著激勵殘酷的暑期實習競爭,在一次兩次的被刷之下,能深刻感受到被選擇的無奈與不爽。而這里所謂的不爽,其實更多的是針對自己的,如果自己當初足夠有遠見,花得功夫足夠多,是不是現在競爭時籌碼就更雄厚,選擇權也就更多了呢?
想要做抉擇者,先讓自己有選擇的資本。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雖然我的英語不咋地,但是本學期以來幾乎天天都在聽英文講英語,更是一有機會便會鼓動身邊英語一般的同學也一起學英語,鼓勵他們我不是為了找隊友,而是想讓他們在未來也多一份選擇,或者說讓他們能夠延長自己的視野和生命。
如果有投胎輪回,有的人也許要花幾輩子才有機會出國看世界,去體驗異國文化,而如果今生你就把國際性語言學好了,此生就可以大膽自信的出國游學,豈不美哉。
做一個有資本主動抉擇的人,需要你的腳踏實地。
越忙的人越有時間
乍看這句話,挺矛盾的。
媛媛姐以詼諧的口吻舉了一個例子:劉強東,京東大boss,這么忙的一個人竟然還可以找個小姑娘談談戀愛。哈哈……
越忙的人越有時間,記得在2016年12月31晚上邏輯思維羅胖的跨年演講收尾處講了這么一個例子。
學富五車的吳軍老師,每天給他的用戶寫一封信,從來不拖稿,而且質量都特別高。但是,吳軍是一個社會工作極其繁重的人,有科研,有教學,有社會工作,有投資,還有寫作,除了得到專欄的寫作,他還要寫大部頭的著作,他還出版了很多著作,他怎么做到的?
同時,奇怪的是,他這么繁重的工作,竟然什么都沒耽誤,歐洲最好的音樂節,吳軍去了,歐洲幾乎所有的博物館,他掛著照相機挨個拍攝到,參訪到。2016年夏天,他居然還有時間獨自一人駕車前往阿拉斯加用他的照相機拍攝下極光照片。
吳軍老師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同時做那么多事,他怎么做到的?羅胖總結到“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很有趣的品質,就是他既有目標,又專注當下,既講利益,也講分享,既活出高度,也必須得有色彩,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這個要求背后是什么?其實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兩個字,這兩個字我特別缺,叫
自律。”
也許你會說吳軍老師離我們太遠了,不是一個檔次的人,那好,你可以觀察身邊的優秀同學,有的人就是做到了,拿著國家獎學金,領著一堆學弟學妹折騰出優質晚會活動,義務家教志愿服務的活動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追求問題,是自我控制的問題,只要你想要,你也可以。
試試讓自己的時間更緊張一些,越忙做的事情越多,希望你踐行起來。
不用向天再借500年,只需珍惜當下的時間,現在就開始發力,只有投資自己才是最不會失敗的賭博,努力讓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數,把三年活出六年,一生過成三生,多走幾個國家。
有時需要我們一個人走,不要害怕孤單,一個人走得快;有時需要加入一些隊伍,不要嫌棄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一群人才能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