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實、基礎打實、步子邁實,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將調查研究發揚光大。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握“察真情”“下真功”“求真效”這三個關鍵點,著力在發現問題、鉆研問題、解決問題下功夫,真正推動調查研究“漸至佳境”。
在調查中“察真情”,練好“發現問題”基本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察真情”,致力發現問題,是抓好調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真情”察得準不準、摸得清不清,直接關系到調查研究質效。摸不清真實情況、找不準存在問題,工作就無從下手。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緊緊抓住問題導向這個“牛鼻子”,著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調研,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就在哪個環節調研,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善于“不按套路出牌”,以“四不兩直”的方式, 多一些“自選路線”,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深入到“犄角旮旯”里面去看“實景”聽“真話”察“真情”,摸透基層一線的問題所在,搞清楚客觀事物方方面面的復雜因素和變動情況,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在研究中“下真功”,練好“鉆研問題”基本功。調查的過程,是了解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而研究的過程,則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洞悉問題如同“解剖麻雀”,面對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哪些是真正影響政策執行難、工作打不開局的真問題,哪些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痛不癢的偽問題,黨員干部要練就一雙“慧眼”,特別注意甄別,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對收集到的資料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淺入深思考、分析,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提升調查研究的客觀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避免陷入“主觀主義”的誤區,不能帶著框子找例子、帶著論點找論據,把調查研究變成結論的預設。
在成果轉化中“求真效”,練好“解決問題”基本功。“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發現問題是前提,分析問題是關鍵,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和根本。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如果沒有調研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那么調查研究也只是“徒勞無功”。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扎實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使研究成果能夠有效轉化。一方面,要全面梳理匯總調研情況,把“問題清單”變為“履職清單”,需要持續推進的,要緊盯不放,一抓到底,著力解決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讓調查研究一擊即中,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大利器,真正實現“調以務實,研以致用”。另一方面,要強化專項督導,抓實跟蹤問效,確保問題不反彈、不反復;要立足長遠,善于總結調研的有效做法和成功做法,形成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