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澳洲的生活,對于不少移居者,尤其是初來的,都是一道不好邁過去的坎。這坎呀,并非尋常認知的簡單,而是受著不同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價值取向、生活習俗、交往方式,帶來的諸多不適。能不能邁得過去,得看自己的根本選擇、適應能力。不過邁過這道坎,也沒料想的那么難,當下散居海外6000萬同胞,不都這樣邁過去、活下來了。有沒有過不了坎的、比例占了多大?沒見有大數據顯示。按照概率論“中間大、兩頭小”的推演,有20%左右沒過去,還是存有可能的。? ? ? ?
? ? ? 過不過得去這道坎,其實沒那么重要,也不能成為判斷是非標準。適應不適應,牽涉因素很多,最終表現在可不可能、愿不愿意、喜不喜歡。在沒有外力影響的前提下,選擇只是個體的本能。澳洲的生活環(huán)境,總的來看,還是適合宜居需求的。地廣人稀、社會文明、生活富足的基本國情,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通常不會感到憋屈。也少有人滿為患,人為內卷。每平方公里個位數的人均,在大都市里免不了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但在更多的中小城鎮(zhèn),人跡罕至、交往冷落,都在情理之中。喜歡熱鬧還是安靜、青睞繁華鬧市還是郊野鄉(xiāng)村,鐘情生態(tài)自然抑或燈紅酒綠,其實沒有高低之分、對錯之別。人愿意在那里活,沒必要人為貼上愛、恨標簽,但不管生活在哪里,都得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不能扭曲了該有的本心。? ? ?
? ? ? 過去因為閉關鎖國、因為貧窮落后,導致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同胞,內心缺乏底氣,頭顱昂不起來。咱們同胞懶惰嗎、愚笨嗎、沒出息、沒教養(yǎng),天生就奴才、窮鬼嗎?以往這些偏見,當下都開始得到矯正。隨著母國日益強大,華人同胞除了得到應有的禮遇、尊重,在政治舞臺上也開始嶄露頭角、有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