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剽悍晨讀”里看到喬希·考夫曼在TED做的“20小時學會任何技能”的演講視頻。他花了20個小時的時間學會了尤克里里并且現場將它演奏出來博得臺下觀眾的喝彩。
考夫曼說,如果你想學會一項技能,只需要20個小時就夠了,彈奏完以后,他告訴臺下的觀眾,這是他第20個小時學習尤克里里。
可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并不能像臺上的喬希考夫曼那樣揮灑自如,盡情忘我的表演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是一個自由職業的作家了,我們沒法擁有和他一樣的經歷。
上周六大學的一哥們兒跟我說,他厭倦了銀行里面朝九晚五的節奏,上班特沒勁,想去創業。
我就問他,那你想去做什么?他說不知道,還沒想好。
我說那你會什么?你能為他人創造什么樣的價值?你做好準備了嗎?
彭小六在他的文章“你要不要換一份工作?答案其實很簡單”中說,想要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最先要建立的是對這個行業的認知。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的狀態是舒適區,因為工作沒壓力嘛,所以才會覺得無聊,沒勁,找不到激情!
可如果我們想從舒適區跳出去,跳到另一個行業并且是完全不了解的前提下,換言之我們并沒有建立起來對自己喜歡從事行業的認知,如果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這個時候就不是進入學習區,而是進入了恐慌區,恐慌區意味著你會面對一種未知的狀態,你根本不知道你會面對什么。更有可能,你連退回舒適區的機會都沒有了。
還有一個是特別需要我們考慮的——在你的現金流不穩定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去冒險。
如果你已經有了家庭,有了房貸,而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基本取決于你,你一旦入不敷出,整個家庭便陷入了危機。
如果你的家庭背景很好,在沒有你的收入的情況下,家庭成員的正常生活依然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那你可以放手去嘗試。
如果你是在校學生,在不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的條件下,你也完全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大學期間的的時間是最充沛的,也是可以充分發掘我們自己潛能和興趣愛好的最好時光!
如果你是職場人士,對目前的工作感覺太舒服想換一份工作,亦或者想去創業而又苦于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那就不妨專注當下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做到極致,做到比周圍的任何人都好!這便是從舒適區進入了學習區,你一定會成長進步的,你的領導還有同事也一定會看得到!羅永浩不是說過嘛,創業你得全程不舒服,一覺得舒服了就危險了!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一天24個小時,除去每天上班和睡覺固定的10幾個小時以外,剩下的時間是不是可以抓住它們?
去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比如說把在學校沒有學好的英語重新撿起來并把它恰到好處的用起來?很多人學了那么多年英語依然不會用。
想成為型男的,想擁有優美的馬甲線的可以選擇每周抽出固定的時間去健身。
如果工作效率不高,沒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知道自己的時間究竟去了哪里,可以去參加關于時間管理的訓練營。
如果你想把自己周圍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留下來并分享出來,工作中遇到很棘手的問題一個人想不出來辦法,是你跟同事組合在一起群策群力把問題拿下,你又特別想把這段經歷記錄下來并且告訴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那不妨就學習寫作吧!如果你沒有功底,那就報個21天寫作訓練營試一下如何?
總之不要浪費你的時間。把時間浪費在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