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杰打電話過來說,想在港區搞一個平臺,把附近的商戶都拉進去,然后收一些管理費廣告費。他說他發現有很多商戶都在熱烈擁抱互聯網,這是一個機會。
我一聽說他要搞平臺,嚇得我差一點沒把電話扔掉。問道,不是有58同城、美團、趕集嗎?他們不可以在那個上面發布信息嗎?
永杰說,確實58同城和趕集網的細分領域做的不錯。但我覺得還是有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我可以開發一下。
我有點想勸阻,又不好意思打消人家的積極性,說,即便是你找了很多商家,入駐了平臺,請問你從哪里搞流量?流量比商家還重要,現在京東獲客成本大概一個人要30塊錢,你想想流量有多貴。
永杰想了想,覺得也是。那還得想別的辦法。
很多人常常會把自己的需求當成大家的需求,把自己的感受當作全世界的感受,把自己的看法當做全世界的看法…,以自我為中心。
去年我就是這樣,自以為發現了一個商機,一個市場空白。甚至,饒有興趣的在計算可獲得的利潤。
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場歡喜一場夢。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