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10月1日16:00,舟車勞頓終至湖南長沙。南方的桃紅柳綠,與故友的久別重逢,無不令人驚喜歡騰。2012年10月6日23:00,長沙火車站二號站臺上車,踏上返校之旅。憶及這六天的種種,最想落筆的卻是屬于吃貨的湖南,以此為游記,謹(jǐn)以紀(jì)念。
?????? 在長沙的首餐,在5叔大學(xué)附近一家店,本來以為今晚會在華萊士解決,不想他如此盡地主之誼,帶我們到了一家無比“豪華”的飯莊,點菜:千頁豆腐,小炒肉,糯米排骨,燒茄子。干鍋千頁豆腐是湖湘特色菜之一,在長治也曾吃過一次,當(dāng)時對豆腐的軟嫩如肉和湯汁的香醇印象頗深。和北方常見的小干鍋類似,上有高湯,下有星火,熱氣騰騰,滋味彌漫。但與之前所食不同,長沙豆腐切成條狀,用油細(xì)細(xì)炸過,加以勾芡文火燉來,無一塊有缺。入口酥香軟嫩,湯汁從豆腐中慢慢滲出,微辣略咸。席間四人紛紛用勺舀之,不顧滾燙。湯中鮮有蔥蒜香菜,也無大塊辣椒,無花椒,只有細(xì)細(xì)的姜絲,大概以原湯入味,已經(jīng)燉出了豆腐本身的香氣。糯米排骨是用籠屜蒸好的,其最下鋪的是荷葉或是茶葉。上面放置排骨和玉米,間雜開來,上層鋪糯米,糯米黏而焦,連成片塊,附于排骨之上,挾排骨時略有夾帶,入口排骨肉香,玉米甜香,糯米醇香同時爆發(fā),略甜,黏牙,而玉米亦有肉味,蒸過已經(jīng)軟爛,順玉米棒而下,香氣混雜,有聲有味。同席還有蟹黃粉鋪過的茄子,用湖南辣椒拌炒的小炒肉,同樣獨具特色,四人酒足飯飽,興盡而返。
?????? 第二天便到鳳凰。
????? 古城內(nèi)小店星羅棋布,各色吃食更是琳瑯,我們住所位于城中心銅鳳凰偏東南,小街上有各色姜糖,核桃酥,木槌酥。5叔叔吃木槌酥的典故,暫且按下不表。先說木槌酥,是將花生,瓜子等干果和成糖泥,置于木槽內(nèi),用錘使大力重重砸出,熱乎乎的糖泥黏住木槌,發(fā)出啪的聲響,香甜的氣息一路彌漫。我們每經(jīng)過一家店便試吃店家新砸出的木槌酥,嚼著黏在槽牙上,用舌頭拼命去夠,只剩下滿嘴花生香味。而姜糖是將糖泥拉長,固定在一粗實木棒上,來回旋轉(zhuǎn)環(huán)繞,扭出兩股便纏上去,看起來非常吃力。姜糖入口時始覺飴糖甘甜,繼而熱辣如姜,細(xì)嘗還會咬到姜絲,十分刺激。姜糖不能揪下一塊來試吃,所以很難想象它微溫的口感,不過酥脆爽口也不失為一種特色吧。
?????? 晚飯在古城中的一家名叫“萬木齋”的店內(nèi)解決。 四個菜得首推鳳凰特色——血耙鴨。所謂“血耙”,是用糯米,鴨血,輔以桂皮,八角拌成,風(fēng)干保存,需要時切碎食用。本身制作十分繁復(fù),兼具了臘肉和豆腐的風(fēng)味,入口糯香,亦葷亦素。上桌前用新鮮鴨血淋過,鴨肉不肥不柴,口感粗香,食之忘神。而桌上令我們頗為驚喜的就是蕨菜了,它對我們來說純屬誤打誤撞,小白不吃山筍,我們才點了蕨菜。在山西,蕨菜很少見,至少我們四個人家中都沒吃過這么洋氣的蔬菜。盤中找到完整一棵,下端紫色,中空,細(xì)長,有蘑菇山筍的口感,上端穗狀,連湯帶料,吃起來略似金針菇,又脆又軟,十分特別。萬木齋的蕨菜用小辣椒、蒜、韭菜莖、香菜細(xì)細(xì)炒過,麻辣鮮香,一上桌便被一掃而空。吃完這餐,我們四人紛紛撫須長嘆,有這么一頓飯,一路上舟車勞頓算得了什么。
?????? 在鳳凰只吃了一頓中餐,在一家忘記了名字的粉館進行,地處十字街擂茶鋪子對面。當(dāng)時恰是雨天,我們一進門眼鏡上就蒙了一層水霧,粉以醬汁不同分為四種:雞肉,牛肉,蘑菇……南方的粉與北方還是略有不同,淀粉少,更光滑,不肉不厚,不易斷,灰白色。四種湯汁各有特色,我們埋頭大吃,見桌上辣椒便亂放一氣,終于辣到?jīng)]辦法說話的地步,嘴唇難合,舌尖發(fā)麻。此時一定要提的是小白的“酒鬼情結(jié)”——剛進城,她就開始用我的小黃杯和她的小酒壺連打三次糯米酒,味道各有不同:第一次是店家自釀的,藏于小冰柜的糯米酒,入口甜有米香,像是醪糟;第二杯是用來賣的米酒,已有酒氣,酒香清冽,甜而不膩,竊以為是最好喝的一杯;第三杯則是在城外所打,完全是真正的酒,入口還有幾分嗆鼻,倒是比白酒清甜,但辣辣的沒有博得大家的好感——至此,小白逢酒必打,打完就喝,我們?nèi)艘彩芩T導(dǎo),頻頻舉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此時剛吃完粉,小白就去買了一杯冰鎮(zhèn)的糯米甜酒,甜度剛剛合適,一口飲下,火燒火燎的感覺登時消散,只覺枕后生風(fēng),身處清涼世界。
?????? 說完甜酒,就合該說說鳳凰城里星羅棋布的小吃,各種湘味的小食品填滿了一行四人在鳳凰城里的三天兩夜。我們沒見過的蝦餅,炸蟹之類,通體金黃,油香鋪滿道路。又有糯米團子團成的菜糯米餅,和好后用菜油煎成微黃,有家鄉(xiāng)蔥花餅的香氣,雨天里咬一口,滿嘴都是溫暖和喜悅。尤其要提到的是三樣小吃:香豆腐,憨狐貍雞肉卷,芝士番薯。現(xiàn)一一詳談----湖南的臭豆腐名滿天下,暫時按下不表。而香豆腐是與之完全不同的,豆腐塊稍小,近似長方體,上撒蔥花,用辣椒粉包好,在油上細(xì)細(xì)煎到橘黃色,一份約有10到12塊,最后撒香菜,用牙簽挑了吃,看起來細(xì)嫩,卻自有一番韌性,入口外層酥香細(xì)致,內(nèi)層松軟柔嫩,淡淡的辣香,不忍釋懷,每到那個小攤,我們就爭相買上幾份,然后一路就只剩下回味的咂舌和偶爾被燙到嘴的低呼了。
?????? 憨狐貍雞肉卷,我們到鳳凰的首頓早餐,小店就在住處附近,評價頗高。我們在店里排排坐好,老板一個個做好,遞到手中。嘗第一口的是任媽媽,“涼的?”我們大吃一驚,心灰意冷。接下來便是又一句:“果然是涼的……”5叔叔又來一句:“哇!里面熱!”
?????? 雞肉卷通體翠綠,用蔬菜面烙餅,預(yù)制是冷的,內(nèi)夾雞肉,黃瓜,西紅柿,起司,卷上包起,初入口自然是涼的,但雞肉的滾燙,湯汁的四溢,黃瓜的爽口,面皮的咸香依次在口中綻放停留,不一會兒功夫,我們四人便滿足的沉默著了,雞肉細(xì)細(xì)燉過,不柴不膩,蔬菜恰到好處,比起白胡子老大爺家的“老北京”簡直好了不是一點點。
??????? 最后就是傳說中每日限量99個的芝士番薯。起初我們以為其甜膩,想著嘗上半個便罷,而事實是:三天,四個人,我們吃了將近八個番薯。剛從爐子里取出,番薯呈現(xiàn)溏心蛋的顏色,如小老鼠一般臥在我們手里,可愛可親,用小勺子破掉酥皮后,里面滿滿的綿柔薯泥,甜香融化在整個口腔之內(nèi),一勺一勺,連皮上的殘留也被我們刮得干干凈凈,一口也不曾浪費。在我們離開鳳凰的那個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下午,暴雨的午后,冒雨趕路的動力,一大半都?xì)w功于它。
????? 10月4日晚,我們回到長沙。
????? 長沙的這兩天三夜,我們的生活圍繞“逛吃睡”三字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dāng)晚,我們就因湖大旁邊的小排檔而不顧夜色趕路到四站地以外,和在鳳凰吃的燒烤不同,這里的燒烤辣味更甚,怎奈我們都已經(jīng)餓極,吃什么也不大掛心了。倒是旁邊小攤買的錫紙“基圍蝦”蒜香濃郁,湯汁潤澤,有粉有蝦,味道辛香不刺激,很讓人回味。
????? 第二天早晨,早飯是在住處樓下解決的,現(xiàn)主推:烤玉米,或者說應(yīng)該用“燒玉米”形容更貼切。一個高約一人的大鐵爐子,老伯身背小包,斜坐在旁側(cè),小爐子上分布著8-9個小圓門,每個小門打開都是一個小抽屜,抽屜里是包著葉子的玉米一到兩個,都是甜玉米品種,開爐門時已有清甜之味撲面,老伯不顧燙手,將玉米葉子薅掉,頓時眼前一片朦朧。帶回細(xì)細(xì)嘗,玉米粒甜香,汁水飽滿,玉米葉子很好的保護了它的品相和風(fēng)味,不如糖似蜜,倒是回味濃濃。和家里蒸煮的玉米,和一般吃的烤玉米滋味完全不同,5叔很傲氣的說:怎樣,以后還吃得到嗎?
????? 早飯結(jié)束已接近中午,我們便開始了這一天怎么也想不到的漫長尋味之旅。
????? 首先要說且不得不說的是——臭豆腐。5日,我們四人前后共吃了兩家店,總計12份臭豆腐,并因此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吃臭豆腐吃到撐實乃人生快事!
????? 未吃臭豆腐之前,5叔便對我們說,你們大可盡情想象“外酥里嫩”四個字,之后再去吃臭豆腐,還是會覺得又被震撼到。好吧,感覺真如他所形容,有過之而無不及。先吃的是一家名氣很盛的南門口臭豆腐——五娭毑。“娭毑”據(jù)說是阿姨或是大嬸之意,我們用小白的高檔手機找了約20分鐘,仍無跡可尋,待找到后首先是一個驚詫,一個連屋頂都沒有,只能算是小攤點的地方,不過方寸之間,架上一口油鍋,旁邊有各色調(diào)料,油氣上升經(jīng)年熏染,連招牌都油黑不明,但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后面排著的隊已經(jīng)折了兩個彎漫到馬路上,一見之下真是驚絕。我們艱辛排隊買了兩份來嘗,后面有幾張小桌子,人也是滿當(dāng)當(dāng)?shù)模餍哉局煤炞遇L吞蠶食掉。初入口如炭塊,燙,硬,再品有淋瀝的湯汁, 是醬香,醋味,還有一咬之下的汁水四溢,內(nèi)里柔嫩無比,唇舌留香,果然是外酥里嫩!據(jù)說,臭豆腐好吃的訣竅在于鹵水,而一般的粗制鹵水不僅葷腥還有害健康,但有秘方的素鹵水現(xiàn)在已經(jīng)瀕臨失傳了,五娭毑正是憑著這個小攤,養(yǎng)活了一家七口人。
??????? 如果“五娭毑”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話,火宮殿的臭豆腐就算是天下聞名了,太祖一句“火宮殿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至今仍被鐫刻在正堂之上。我們在人山人海中憑借臉皮的厚度找到一個小桌霸占下來,先吃了一份臭豆腐和糖油粑粑,現(xiàn)在先說臭豆腐。上桌焦黑,略灰色,油光閃現(xiàn),整齊排列,和五娭毑的隨性所至不同。又有蒜蓉,清湯淋之,辣末輔之,挾一塊入口,只覺得煙花綻放,辣味,蒜香,豆腐的酥軟,湯汁的和諧,隨著口腔,牙齦蔓延在口中,隨即回味漸起,仍是豆腐的味道,又不像豆腐的味道,鹵香,咸,辣,有茴香,醬香,來來去去回轉(zhuǎn)不已……果然是太祖盛贊的味道。我們吃了一盤又一盤,最后離開火宮殿,只是因為身后的目光已經(jīng)快要把我們的背灼傷了……
??????? 那天最令人無語的是傳說中的紅梅冷飲和傲嬌帝李公廟糖油粑粑,穿越整個黃興路不得其蹤的紅梅冷飲已經(jīng)夠傷人了,李公廟無疑再次傷害了我們的心:下午1點到5點開門,大排長龍,售完即止,刷鍋,關(guān)門,連續(xù)兩天我們也未曾嘗到它的神奇味道,也許這才是讓本不愛吃甜的我們念念不忘的真正原因吧。
???????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麻辣小龍蝦,無人不知的長沙特色。據(jù)說以“梅園”,“四娭毑”最為聞名,我們歷經(jīng)艱辛在挖掘地鐵的長沙大街上找到了位于南門口的它。小店里到處是四娭毑與名人們的合影,慢慢糊了四面墻。小龍蝦上桌,一個小小的不銹鋼碗里,約莫十幾只鮮紅的蝦躺在里面,那些蝦螯大,皮厚,頗為霸氣。拿出來戴著手套開吃,入口的辣,燙,湘味十足。在瘋搶之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吃它的竅門所在:現(xiàn)將蝦螯與蝦身分離,將蝦身上的紅油舐去,辣的手開始抖了吧?接下來剝掉蝦殼,整個肥肥的身子躲在其中,又嫩又脆,辣椒和花椒的感覺在嘴里持續(xù)升溫,接下來就是像嗑瓜子一樣將蝦螯嗑開,取里面最嫩的一部分蝦肉,伴隨著的是殼子上煨過的醬汁,仿佛不足以用麻辣來形容,整個腦袋辣的嗡嗡作響,說不出話來,刺激過后還是忍不住把手又放進盆子里撈出一只,又一只,又一只……吃光蝦身后,盆里還有遺落的蝦螯,又是一陣吮吸之聲。香辣刺激的口感怎么都難以消去,只覺天庭都開啟了一般,無知無識。吃完之后,小龍蝦的精華還在手套上,好吧,四分之三的人都對手套進行了一番洗禮和攻擊。5叔的感想是:幸福。我的感想是:在這之前花過的所有20塊錢都變得不值得了……小白和媽媽的感想未知,但這一下午,他倆不時的就會來一句:小龍蝦真好吃。
??????? 5日晚11點半,我們回到住處。突然,小白在APP上又搜到中南附近還有一家名叫“三碼頭嗦螺連鎖店”。四人對視一眼,居然默契的又上公交車坐了五站地去吃了一頓小龍蝦。味道與四娭毑還是有所不同,里面輔料更多:蔥姜蒜,還有小韭菜,漂著紅油辣椒,用辣醬猛炒過后煨過收汁,滋味鮮香濃郁,小龍蝦個頭也不小,最突出的特色是:辣。我們四人甩開腮幫子,撩開后槽牙,吃的熱火朝天,大汗?jié)M頭,完全無暇顧及形象,辣的鼻涕眼淚一把一把,真是一佛出世,十分過癮,最后小白幾乎要將手套吞入腹中,多虧解救及時。辣,真是會上癮的,嘴唇都腫了,就是停不下來!杯盤狼藉,湯汁紅油滾滾,我們只是十分遺憾,不能將它帶回山西去下面吃……
?????? 令我們撫須長嘆此生無憾的10月5日就此結(jié)束,第二天,也就是我們在湘的最后一天。岳麓山半日游,我們又有新發(fā)現(xiàn):昨晚在火宮殿沒排上隊的“向群鍋餃”,在分店時有現(xiàn)場制作窗口,我們側(cè)頭只見達(dá)寸許的餃子在平底大鍋里于油間翻滾,登山之前進到大廳里來一份,中午四人吃了一斤餃子。鍋餃很大,排列平整,焦黃色,油花裹上,香味騰騰。北方人吃的煎餃,是煮熟后又在平底鍋里煎至酥脆,湯汁飽滿,而鍋餃?zhǔn)侵苯釉阱亙?nèi)煎熟,餡不大,皮很酥。咬一口下去,沒有油膩的感覺,只有溫和。醬汁香辣,男生一口半個,湯流在嘴邊,又火急火燎的吃掉后半個,甚是可親可愛。碗筷不停,滿頭是汗,扶墻出門,不用提了吧?
??????? 岳麓山,火宮殿,黃興路,湘江邊,鳳凰古城,這是我的那一段故事,充滿著辣味的一周。如今才將它寫出來,如同將往事點燃了取暖。過去一年中的一切不順得很,還記得在大雪天的下午,已經(jīng)堅持不下去的那一刻,我滿腦子想著麻辣小龍蝦,想著曾陪在我身邊的那些人,想著和這些人在一起的那些瞬間,才能繼續(xù)慢條斯理的壓制心里的那些悲哀和怒火。這就是人生中那些快樂時刻存在的理由吧,只要還有它們在心中,我就什么都不怕。
也許這就是往事的意義,或者也是旅行的意義吧:無論在怎樣的困頓中,只要想起那些人,那些事,我們就不再感到現(xiàn)時的苦痛——粉色的自行車,粉色的裙子,粉色的帽子,粉色的小豬,一瞬間覺得快樂起來了,是吧?還記得那首我們只有四人懂得的詩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