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云邊有個小賣部》中,由彭昱暢飾演的劉十三,對保險公司經理喊出的那句:
“我差的是努力嗎?我差的是實力。”
真實又扎心。
大多數的我們就是這樣,拼盡全力卻只能勉強活著。
如果此時,背后能有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尚且還能說一句“不幸中的萬幸”。
可惜的是,“雪中送炭”終是佳話,生活中更多的,是像影片中吳姐那般,平時看似對你交心,為你著想,一到關鍵時刻卻能光速背離你的人。
說到底,這世上真正對你好的人是很少的,無論你信不信,皆是如此。
01
白居易有句話說: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間。”
人與人之間不過相識一場,推杯換盞間可以稱兄道弟,但如果要更深一步,往往很難指望得上。
朋友圈有位前輩,印象中他一直是個樂觀的人,但最近他卻常在朋友圈傷春悲秋。
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最近他投資的項目都不大樂觀,如果再不注入資金,不僅前面的投資打了水漂,后續也將面臨公司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的風險。
但他想著畢竟自己在商場摸爬滾打這些年,有不少朋友,在朋友困難時,自己也沒少提供幫助,總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但出人意料的是,平時一口一個大哥喊他的兄弟們,竟一個個都避他唯恐不及,平時幾千個好友的朋友圈,此時能聯系上的人變得寥寥無幾。
不得不讓人感慨,這不就是冰冷的現實:風光時候的繁榮都是假象,落魄時候毫無援手才是真相。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真正肯幫你的人是很少的,不僅在于世間艱難,大家本就自顧不暇,更在于,人性就是見不得人好。
那些繁榮時候的笑臉相迎,很少有人是真的為你開心。
實際上,他們嫉妒你有福,慶幸你遭難,在你發達時親近你是為了給自己圖點利,而在你落魄時,才是正好看你笑話。
聽過一句話:
“樹上的鳥從來不怕樹枝斷裂,因為它依賴的不是樹枝,而是它的翅膀。”
不能贊同更多。
人生海海,無人可以成為我們的避風港。
與其在被人辜負后懷疑人生,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不把希望寄予在任何人身上,通過不斷修煉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那么哪怕最后事與愿違,也依然能夠不后悔。
02
如果說,朋友不夠真心是因為本就沒有交集,尚且情有可原。
那么,至親、愛人就能做到真心對我們好嗎?
年紀越大,我似乎就越來越不想步入婚姻了。
也并非不想結婚,只是發現生活中暫時的心動、玩樂都很簡單,但要彼此懂得,長久相處卻很難。
我也曾遇到過“真心”待我的人,對方相貌端正,無不良嗜好,工作踏實努力,顧家有責任心,幾乎挑不出毛病。
唯有一點,始終無法理解我的追求。
我很熱愛我的工作,即便為此犧牲、放棄了很多,我也能從中獲得滿足感。
但他十分不理解,在他眼里,我這樣努力完全沒有必要,他甚至覺得我太勞累,作為女生把家庭經營好就夠了。
其實,我知道他是真心對我好,但我也知道,他如果一直無法真正懂我,那么,這份好,與我而言并沒有發揮正向的作用。
王立群在《百家講壇》里寫道:
“人這一生啊,真正理解你的人是很少的,他們只看結果,不問原因。”
的確,生活中靈魂的契合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雖然有些人的目的,的確是為我們好,但他們很少能真正理解,對于我們而言,什么才是真的好。如此,那便不是真的好。
當然,我們并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懂自己,在這世上,有人對我們好,已經是極大的幸事。
但我們也要明白,這世上各人有各自的活法,不要總是被“我是為你好”“我們都是為了你”等話語捆綁,不要委屈求全,畢竟生活是你自己的。
你的苦,并不是誰都有體會,你的痛,也并非誰都有經歷,未來的日子,我們只管做好自己,相比不辜負他人的真心,我們更不該辜負的是自己。
03
作家七堇年曾說:
“這世上,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
的確,身邊人來人往,但大多數只是匆匆過客,少有人會為你的成就喝彩,更鮮有人會在你困難時,伸出援手。
若是有幸遇見,定要好好珍惜。
如果沒有,也大可不必為此神傷,畢竟我們本就孤身而來,又何懼回到孤身。
無論何時,都不要把任何人想得太美好了,多多修煉自己,不過分寄希望于任何人,比什么都強。
同時也要記得取悅自己,只有自己快樂,才能將日子過得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