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2017-12-12豆瓣上標注為想讀的,當月從圖書館借了一下,2018年1月隨意翻了翻。
- 2018-01-23開始看第一個番茄鐘,從1-42/330,計劃8個番茄鐘,2018-02-06全書讀完,用了7個番茄鐘。
- 作者是丹.羅姆Dan.Rooam,譯者是顏箏。2017年4月第3版,2017年4月第1次印刷,中信出版集團。
- 這本書的英文版權最早是不是2009年就寫好了。
內容
導言:用畫圖解決問題 1/330
chap1 本書的使用方法 3/330
-
畫圖的好處
- 發掘新想法、新創意,畫圖比任何方法管用
- 拓展和檢驗某個創意,畫圖比任何途徑便捷
- 分享某個想法,畫圖比任何形式都有效
- 4天4部,有兩種方法可用
- 脫產突擊式
- 邊學邊用式
-
畫圖解決的三個根本問題
- 哪些問題可以通過畫圖來解決?
- 什么樣的圖可以解決問題?
- 哪些人來畫圖?
chap2 開場白:為畫圖做好準備 9/330
- 視覺化思考法
- 只要我能提供恰當的思考框架和突破口,公司高管們就能畫出更好的圖來說明公司現狀、預測未來的發展。
- 老板,你究竟想讓我們做什么?
- CEO召集并重整隊伍,明確地闡述愿景,將愿景分解為詳細具體的步驟,讓聽眾更容易理解。
- 先在這里停一下
- 回想一下,老板講到的4點。
- 語言之外,還缺點什么?
- 通過視圖,能讓我們更好地思考、記憶和實踐。
chap3 你有多少種解讀方式? 19/330
- 在陌生的國度去一個地方的解讀方式
- 一、不厭其煩
- 靠接待員不斷說
- 二、列出要點
- 接待員拿出紙和筆,列出要點
- 三、打開地圖
- 用線把當前和目標點連接起來
- 四、盯著地標走
- 接待員在紙上畫出一個地標
- 一、不厭其煩
-
本書主要解釋了三個問題
- 作者為什么相信畫圖的作用?
- 為什么要在遇到問題時努力嘗試畫圖?
- 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畫出恰當的圖?
chap4 讀本書前你應該知道的 29/330
- 誰來讀這本書
- 遇到問題的商務人士
- 要學什么
- 通用的視覺化思考解難工具箱
- 4天,能學到什么?
- 估計得花30小時來學習
- 在哪里學?
- 隨時隨地
- 什么時候正式開始?
- 靈活安排時間,但要每天進階著學,不要跳
- 看,觀察,想象,展示
- 怎么學?
- 為什么要學這些?
- 你需要的是什么?
- 本書
- 畫筆
- 畫板
第一天:看 37/330
chap1 用畫圖解決問題 39/330
- 什么問題?
- 小問題:對工作沒有太大影響,但解決了會令人愉悅。
- 不大不小的問題:對工作有一定影響,但不至于讓你崩潰。
- 大難題:已經對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困擾,并且解決起來并非易事。
- 什么樣的圖?
- 圓圈、方塊、箭頭
- 誰來畫圖?
- 4天的課程安排
- 從“看得更真”開始,意味著我們要懂得如何通過視覺搜集信息,了解并記住這個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解決問題。
- 進入“觀察”環節,開始初步對問題進行分門別類
- 通過“內心的眼睛”想象多種可能性,并運用各種模式、類型來發掘全新的東西。
- 向人們集中展示這幾天的所思所想。
chap2 不成文規則一 47/330
- 如果想切實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清楚明白的圖來說明問題究竟是什么。
- 以拉弗曲線來舉例
chap3 開始畫第一張圖 55/330
- 先畫一個圈,用于標注這張圖的名字。
- 再畫一個云朵,用于標注“我遇到的問題”
- 再畫一個熱狗樣的橢圓,表示“解決問題的工具箱”,再橢圓里標注一個十字架
- 3種基本工具(肉眼,“內心”的眼睛,手眼合作)
- 4個步驟(看,觀察,想象,展示)
- 5對參數
- 6個要素
- 黑筆類、黃色熒光筆類、紅筆類,你是哪類人?
- 黑筆類:對畫圖有自信,并能解決問題
- 黃色熒光筆類:需要鼓勵,同時會在圖中的重要部分有涂改
- 紅筆類:他們看懂問題了,但覺得視覺化思考沒用。
- 一般有一半的人是中間的,剩下的一半再被黑和紅給分了
chap4 畫圖的方法 73/330
- 以打撲克舉例,同時過馬路也是4個步驟。
-
主動地看之五大步驟
- 盡可能地搜集數據
- 盡可能地展示所有數據,以便瀏覽
- 建立基本坐標系
- 將數據“畫”出來
- 得出結論
- 將excel表格中的數據,通過柱狀圖來表示出來不夠確實形象了不少。
- 練習二如何主動看 92/330
-
畫圖的好處
- 微觀上
- 畫圖幫助我們思考
- 畫圖時思考是一件趣事
- 宏觀上
- 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做出決策
- 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彼此交流
- 幫助我們的團隊更有效地執行決策
- 微觀上
第一天:觀察 101/330
chap1 不成文規則二 103/330
- 人類對事物的理解通常都是從模式的識別開始的。
- 不看清問題,就無法解決它--就是讓我們試著通過畫圖把復雜問題分解為可以迅速解決的若干小問題。如果你想解決一個難題,就讓你內在的“觀察”系統運轉起來。
- 說清楚它是“什么”
- 我們如何看到問題所在?【空間是3維;我們問問題用6維的】
- 6個基本問題
- 誰/什么
- 有多少
- 在哪里
- 在什么時候
- 怎么樣
- 為什么
- 為什么有的圖管用,有的圖不管用
chap2 觀察的6種方式 119/330
- 用六六法則解決問題
- 誰/什么:忙于弄清誰是誰,什么是什么,所以不關心有多少人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一直快速地挑選和辨認事物。
- 有多少:最精確的數量不超過5。超過5了,會粗略估算或者慢下來認真數數。
- 在哪里:看到的事物與眼中別的事物以及我們的關系。
- 在什么時候:有了前三步的基礎才能確定事情發生的時間。
- 怎么樣:用已有的模式去判斷。
- 為什么:把所有信息匯總起來的結果。因此了解了世界為什么是眼中看到的樣子。
- 以thomso集團分析為例,用了6個基本問題,中間的坐標圖和金字塔圖有借鑒意義。133-148/330,2007年以172億美元收購了Reuters。
- **六六法則告訴我們,觀察問題有6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可以畫出相應的圖來說明問題的某個方面。
- 誰/什么(定性的描述;畫像)
- 有多少(定量的表述;數量型圖表)
- 在哪里(空間中的位置;分布圖)
- 在什么時候(時間中的位置;時間軸)
- 怎么樣(起因+結果;流程圖)
- 為什么(演繹+推測;科學變量圖)
chap3 相對應的6種圖 153/330
- 誰/什么(定性的描述;畫像)
- 尋找一個事物區別其他事物的特質
- 畫像練習 161/330
- 附加題 遇到的問題中,有沒有可以歸為“誰/什么”這一類的?為了把它說明白,你要畫什么?
- 有多少(定量的表述;數量型圖表)
-
不管是什么圖,展示的方式只有兩種:
- 要么呈現絕對的數字
- 要么比較相對的量
- 附加題 工作中你是否曾經為了一個“有多少”類的問題絞盡腦汁?你會畫什么圖來說明它?
-
不管是什么圖,展示的方式只有兩種:
- 在哪里(空間中的位置;分布圖)
- 分布圖一:我的數據在哪里?
- 分布圖二:錢在哪里?
- 分布圖三:在經濟頹勢中力挽狂瀾 維恩圖用圓圈來表達各式邏輯關系。
- 練習 189/3330
- 附加題 在工作中曾遇到過可以歸為“在哪里”類的問題嗎?要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你打算畫什么圖?
- 在什么時候(時間中的位置;時間軸)
- 如果事情不重要,也就不存在什么最后期限。
- 附加題 在工作中曾遇到過可以歸為“在什么時候”的問題。為了清楚地表述它,你會畫什么樣的時間軸?
- 怎么樣(起因+結果;流程圖)
- 我們總要依賴直觀或演繹出的模式在世界上生存。
- 觀察、推理并記錄起因和結果。
- 附加題 在工作中遇到過關于“怎么樣”的難題嗎?為了清楚地解釋這個問題,你會畫什么樣的流程圖?
- 為什么(演繹+推測;科學變量圖)
- 只有收集到足夠多的“怎么樣”,才能看清楚“為什么”--一個個起因和結果彼此重疊,直到我們徹底理解事物的運作方式。
- 我們了解的“為什么”越多,我們與世界的相處也就越和諧。
- 從作者的思路來分析微軟為什么在08年收購雅虎
- 大魚吃小魚,想成為微軟產品的補充,這種“差不多的答案”肯定是不對的。
第三天:想象 223/330
chap1 不成文規則三 225/330
- 解決問題的不是那些最聰明、最迅速、最強壯的人,而是能夠看到多種可能性的人。
- 尋找解決方案這個最難的部分取決于我們的兩種能力:
- 觀察面前是什么
- 想象出盡可能多的辦法來處理問題
-
S、Q、V、I、D
- 定性、定量、愿景、執行、個別、比較、變化、現狀
chap2 與SQVID面對面:練習想象 235/330
- 5個問題,5種方式
- 簡單、精細
- 定性、定量
- 愿景、執行
- 個別、比較
- 變化、現狀
- SQVID練習 240/330
- 運用SQVID的第一種方式:睜開“內心的眼睛”,大膽展開想象
- 每個商務人士做出決策并不是為了改變現狀,而是讓未來通過變化達到自己預期的狀況。
- SQVID全套練習 254/330
- 本書到目前為止,都是關于怎么看世界、怎么更好地看待問題并有效地解決它、怎么提高視覺化思考的能力的。【還需要設身處地去思考別人是怎么看、怎么想的。】
chap3 問題該怎樣解決 257/330
- 我們的解決方案的價值取決于別人對它的支持度。
- 德沃夏克1936設計的鍵盤比柯蒂1873更好,大家都習慣了,不愿意更改了。
- 觀眾對主題了解的程度決定了他們對圖的精細程度的要求。
- 在SQVID里取得均衡,每一類人的均衡值是不一樣的。
第四天:展示 291/330
chap1 展示與講述 293/330
- “分析癱瘓”循環的三大步驟
- (一):先畫個圈,命名為“誰”
- (二):一股腦兒全展現給boss不行,肯定不行,要改善
- (三):再想想框架可以怎么設計。
- 相當于重新整理和展現,跟MCME方法有共通的地方。
chap2 不成文規則四 305/330
- 你畫的圖越人性化,得到的反饋就越人性化。
- 切中要害的草圖往往比不著邊際的圖畫更有吸引力,也更有啟發性。
- 三種畫圖工具
- “單獨”會談
- “參與性”會議
- “演示性”會議
附錄 325/330
收獲
- 書結構化得很好(看;觀察;想象;展示)這四部分,一般商務人士的過程也就這樣,不管是作者的成書上還是本書的裝幀設計都屬于這樣。
- 在觀察的過程中講了6種方式,總結起來應該就是5W1H吧。
- 在想象的過程呈現了5組10個場景,根據匯報或展示對象的不同,把不同的呈現展示在紙上,當然也需要結構化整理。
- 最重要的還是觀察(5W1H法),只是真正細致的觀察,才有可能看清全貌,找到解決方案,本書最重要的是一點,把你腦海里的東西給結構化,給紙面化,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持續的改善展示效果。
- 對我提出的一個問題是,用書中的方法去實踐一下美股開戶的選擇的問題,雖然我目前已經有了答案或者第一選項,但主要看一下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