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喝酒,只喝喝過的是純度不高的紅酒,和畢業時的啤酒,畢業的時候每個人都喝了很多酒,只有我一個人,拿著一杯酒從頭坐到尾。只有在敬酒的時候只喝一小口,就這樣我從開始混到了結束,那大概是我喝過最多的一次了。
我挺羨慕可以喝酒的女生,因為她們不開心了好歹可以喝酒然后睡一覺,宿舍里面有一個小姑娘,不開心了就會喝啤酒,喝完不吵不鬧的蒙著被子就睡,第二天就當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下。而我可以說是從不喝酒,我爸告訴我說女孩子不要喝酒,可他老人家忘了告訴我,我不開心了怎么辦。他曾告訴我不可以得意過行,卻沒告訴我,如何能掩藏不開心,和開解孤獨。
我爸以前是一個只吸煙不喝酒的人,我記性中他吸煙很兇,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他開始喝酒,開始很少吸煙。原來他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喝酒,可現在他常常喝酒一杯一杯,邊喝邊絮絮叨叨的教育我和我弟,當然這個機會也不多,自從我上了高中就很少回家,上了大學就更少回家。我爸大多數都是教育我弟的,我只要裝作認真聽的樣子就好了,邊聽邊努力的將碗里的飯扒干凈,然后撤,留下我弟一個人面對我爹絮叨,不知道為什么我很討厭他的絮叨,有時候覺得特別煩,有時候我也會被我爹強硬的留下,聽他的教誨……好吧,說了這么多廢話我承認我想我爸了,雖然他老是絮叨我,老是和我講大道理,講他的經驗。
我離家最長,距離最遠的是我去上海的時候,高三畢業,不想面對父母親戚,只想逃離,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很遠遠的地方,我在地圖上看到我的城市距上海600公里,七個小時的車程,我想這足夠遠了吧。
我剛到上海的時候,各種事情兵荒馬亂的讓我有些手足無措。我第一天到上海是在半夜,十二點的上海很安靜,整個街道只有高大的玉蘭樹,和穿街而過的風。第一個星期給我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不要擔心,然后一周都沒有給他們打電話。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說什么,我好像天生不善于表達情感,這好像遺傳自我的父母,他們同樣不善于表達情感。
有一天我和閨密去買生活用品,閨密的爸爸給她打電話,我才想起來我好久沒有打電話了,我突然有些難過,而實際上我也不知道我在難過什么。在回宿舍的時候我媽給我打電話,她問我為什么不打電話回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說我最近沒有事。沒事,所以我沒有理由打電話回家,因為我不知道我可以說什么,而我是一個非常害怕沉默的人,沉默會讓我覺得無所適從。我媽說沒事也可以打電話回家,后來我才知道,她是不放心我,我第一次離家那么遠。在我去上海之前,她說要好好工作,不要偷懶。但是當我和我弟抱怨說我很累的時候,她給我打電話說,如果干不了就回家吧。回家吧,我那個時候有些想哭,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真的是我們想象不到的變化,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和好朋友的爸爸媽媽說,放假再過來。可是當我暑假回來的時候,我才知道那個笑著和我說下次再來的人不見了。當時的我很難過,我在想,為什么,她不告訴我。但是,想想我才發現,她可能也很難過。她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姑娘,但是,我知道,再沒心沒肺的姑娘,面臨的自己的爸爸去世的時候也會難過的,她在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放棄了考研,自己兼職掙了自己的學費,放棄了很好的工作,在我們的那個小城里面當了一個很普通的老師。
有句話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些話原本對我來說很遙遠,我記憶中的爸爸永遠高大的背有些彎了,頭發也開始變白,曾經他還讓我幫他把白頭發拔掉,可是現在他的頭發白的越來越多,他開始染發劑把頭發染黑。我媽也開始各種毛病都出來了,曾經她因為腿的原因一度站不起來。我的年齡大了,我父母的年齡也大了。
當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對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說的也越多,他害怕我會走錯路,害怕我會受到傷害,而我一直都在嫌棄他的絮絮叨叨。當我抱怨的時候我弟一句話就讓我沉默了,“你還能聽多少次咱爸的絮叨。”
沒多少次了,記得網上有一道很心酸的計算題:成年后,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還剩多少天?以最理想的狀態算,假設父母60歲,還能再活30年,把五一、十一、春節假期都算上,扣除吃飯、睡覺,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8小時,那么總共還剩170天;如果每年只有春節回家,那么是69天;如果還要去公婆、岳父母家,就剩34天……而和父母好好的坐下來說話的時間我都不敢算。
我希望時間可以過的慢點,它好像走的太快了,好像一轉眼我就長大了,父母也老了。他們漸漸白發蒼蒼,而我還在懵懵懂懂還沒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