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找到一個夢想,然后揚帆起航。
你是一名公務員,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你說鐵飯碗,安逸舒服。做的不好也沒人管,全憑自己心情。晚上也能按時回家吃上老婆做的飯,有時間陪孩子,可惜的是少了一點夢想。自己有積極向上的熱情,無處揮灑。你說沒事,自己在探索一個合適的方向,等找到那個可以奮斗一生的事業,你會從“體制“里出來,"干"個痛快。
他說自己是一個被生活強迫的人,沒有安逸快樂的生活,有的只是重復、臟累的辛苦工作。生活雖然難,可是你自己堅信總有出頭的一天,有一個適合自己一生的事業在等著你,等著你去發現它。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人總有出頭的機會。我仔細觀察身邊的新鮮事物,比較著不同階層人士的生活,工作方式。腦袋里想著自己怎樣才能渡劫到上一層的精英圈中,做與他們一樣的工作,還是抓住時代的機會,變身一只豬,等風來?好像兩條路都可行,但真的能成功嗎,是我苦苦等侯的事業?
我們都一樣,擁有積極向上的熱情,但苦于找不到值得為之終身奮斗的事業,我們總是遷就的過活著。想找到一個夢想,然后拋棄陳舊的一切,揚帆起航。
但現實總是在提醒你這是不可行的,因為你到現在還是在等待。
我在06年的時候就苦苦追索自己的事業,那時候對終身事業的的標簽有很多——有前景、能夠改變世界、高大上。07年的時候在得到上購買了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并學習才知道,在旁人面前吹噓的自己要找一個有前景,并且高大上的事業的時候,自己心里覺得高瞻遠矚,其實是很傻的表現。
有前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意義,因為科技的更新,導致社會發展速度成冪次上升。你目前能看到的前景也許在兩三年之后會被拋棄掉,因為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新的更好的路徑。在智能機沒有出現之前,當諾基亞還在準備加大規模的時候,我們為他吶喊,看好它的發展。但是一個科技的出現,顛覆掉了這個龐然大物。在90年代的時候,能夠進國企那是多么有前景的出路,結果遇到下崗潮,多少人無所適從。當能留在體制內人們感到幸運的時候,那些被遺棄者從頭來過,選擇創業又做成了多少成就。我們誰也不能預測20年后世界會是什么樣子,那么有前景的就是個偽需求。
想要改變世界,我記得有一個墓志銘是這樣寫的:當我20歲的時候我想改變世界。但當我成熟一點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那個能耐,那就把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后,發現自己不能改變自己的國家,我最后只想改變自己的家庭。但是,這也是不可能了。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改變我自己,然后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會改變世界。當你想做改變世界的事情時,你并不知道路在何方,或者你認為它會改變世界,但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早已面目全非。你想以結果作為起始,在這里行不通。
高大上,高大上并不是CBD的專有標簽,現如今的小眾品牌的創新已經趕超了大品牌。一袋瓜子的生意也可以做到全世界,簡單一瓶奶茶都已經走出地球,并且纏繞了地球幾圈。事不在于高大上,在于你能不能把它做的高大上。
那么,什么才是我們要奮斗一生的事業呢?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你心中美好的事業是等不來的,不是你在家里籌劃來籌劃去,憋個大招,然后出去一鳴驚人。我們只有清楚目前的資源,然后加以利用。
認知,在我們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里,唯有時刻更新的認知,才是我們追求一生的事。
有人會問,認知不就是新的知識嗎?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認知=知識+實踐+思考。認知就是用知識充實大腦,用實踐去驗證,再用思考去改進,把改進的知識在用于實踐。生命中就這樣循環往復成就自己的事業。所以說,在現今社會,你所做的事會不斷變化,要想不被淘汰,我們以后不斷的更新認知,組合改進自己的能力。
如何實操呢?首先萃取自己的能力,在自己過往的成功事跡中提煉出能力,找到自己擅長的本領,與變化中的事物結合,用根本的能力加上新業務的專業。不斷打造自己的能力,就像打造一件終身武器一樣,讓他不斷升級。這樣我們就能像游戲人物一樣,不斷刷新更高等級的副本。立足與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