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工匠精神這個詞有點火。它的功用,小到可以振興產業,大到可以強國富民。而且從詞匯上看,已經不是技的層面,也不是術的層面,已經儼然是道的層面。說德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工匠精神,日本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工匠精神,瑞士手表之所以值錢也是因為工匠精神,當下中國人都充滿著浮燥不夠沉淀,要想中國強大,必先學習工匠精神。
關于工匠精神,我說不大明白,引用一下1560年瑞士鐘表匠布克曾經說過的話,“一個鐘表匠在不滿和憤懣中,要想圓滿地完成制作鐘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對抗和憎恨中,要精確地磨銼出一塊鐘表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更是比登天還難。”正如他所說,制表匠的工作繁瑣而枯燥,花一整天打磨一個零件也是平常的事情,如此沒有一顆平和的心態是不可能完成的?!边@種平和的心態既與瑞士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影響,也與價值回報時間鏈比較長的社會傳統習慣有關。
德國和日本是不是因為工匠精神而強大我不知道,但我證明不了它非因果關系,你也證明不了它是因果關系是不?一個國家的崛起與衰落肯定不是出現了二種現象就說它們之間就一定因果關系是不?至于瑞士手表價值高是因為工匠精神,我倒不完全反對,只不過瑞士手表的價值正來自于選擇的價值,那就是堅持手工打造不易被復制。而且人家還本來就有習慣于價值回報時間鏈比較長的傳統氛圍,也不是憑空就引入一種工匠精神生生發展出來的。況且,要是瑞士的做法被大多數國家所效仿,瑞士手表也就失去了稀缺性,瑞士手表豈不是變成世界通用手表還能那么值錢么?那樣的結果,不過是將手表行業帶回中世紀而已,又有什么價值呢?
工匠精神并沒有錯,但它只是可供人們選擇的一種生產方式之一,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想境界。世界上有那么多不是整天嚷著要提倡工匠精神的國家,不是也能以不同的方式發展著?
工匠精神只是一個小眾的生產方式。
它是以把價值回報的時間鏈拉長的方式生產較為稀缺的產品,而價值回報時間鏈長是建立在穩固信任的長期關系基礎上的,沒有這個前提把價值回報時間鏈拉長就是在耍賴。日本人的雇主和工人的關系穩定你不知道嗎?德國人普遍的誠信契約關系你不知道嗎?沒有這個,憑什么也學人家倡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等于認真。認真是一種工作態度,而工匠精神是一種生產方式。認真帶來價值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結算,而工匠精神則需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長期打磨一件事物并只求長期的回報。二者有著多么大的不同,請看看這幾年國內很多人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那些提倡工匠精神的人,只是為了讓人們以認真的態度去工作,絕不是為了長時間打磨一件事物。但在認真所帶來的價值結算方式上,又希望可以采取工匠精神的長時間結算方式,也就是畫一個長期回報的大餅。這道理分開看沒毛病,就算放在一起如果社會環境和傳統習慣適宜也沒毛病??墒窃谶@個到處充滿投機心理的環境下,雇主和工人的關系并不是那么的長期和穩固,在這種弱關系的條件下實施工匠精神,無疑是在耍流氓。
和要理想的人談錢是污辱,和要錢的人談理想是凌辱。這是一種偽工匠精神,建立的是不平等的生產關系。
也許有一種人是真的想和員工建立一種長期穩固的關系,那么就姑且算是真工匠精神吧。不過一旦這種長期穩固的關系建立,只要你不想毀約的話,也就意味著雙方以后就算遇到更合適的對象,也不能輕易變更,因為前面的價值還沒結清呢,必須象一個家族一樣綁在了一起,勞資雙方都失去了按需選擇的機會。
那么工匠精神真的能帶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嗎?
工匠精神試圖說服人們以平和的心態慢慢地打磨自己所做的這件事,通過長年累月的練習不斷增強技藝的熟練度,這似乎也是一條正確的建議??蓡栴}是都去提高熟練度,誰來提高創新度?主人為了自己的馬車速度更快、乘坐更穩,要求他的馬夫用工匠精神不斷練習御馬技術,于是汽車從別的地方先被發明出來;女主人為了讓自己的衣服洗后平整如新,要求她的女仆用工匠精神不斷練習浣衣技術,于是洗衣機從別的地方先被發明出來。工匠精神把注意力圈定在一個地方,沒有了我們未曾見過的需求,也失去了迭代更新的勇氣。工匠精神能做的就是將同代產品不斷打磨讓它趨于自己認為的完美,對于迭代時萌芽稚嫩的狀態表現得不屑一顧,盯著2.0版的BUG,陶醉于1.9版的成熟,將效率的提升完全依賴于提高量變的熟練度,而不是突破質變的創新度,它當然會很快遇上增無可增的天花板。
這種倡導重復練習同一件事的生產方式,扼殺了迭代創新的能力,削弱了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的可能性,它帶來的并不是提高生產力,而是制約生產力。
工匠精神還試圖說服我們沉浸在自己的忘他世界,完全不管外面日新月異的變化,不互動、沒交流、閉起門來造馬車,直到汽車的喇叭不小心從窗戶傳來。就象一個立志做旅游達人的小伙子未出大門一步,先看地圖千篇,等他出來時地圖早就過時了。工匠精神所倡導的埋頭慢慢打磨的生產方式,進步效率低下,對社會需求的變化,腦反射弧過長,被打第二下才時感知到被打第一下時的疼。
工匠精神的生產方式,從模式上放棄了社會協作,失去了即時自我糾正的機會。這在當下社會普遍邊走邊戰的發展思路下,幾乎是致命的。沒有人也沒有團隊能一步完美,以自我封閉的形式來實現完美,實現的根本是想象中的完美,可能顧客并不需要,需要的你又不知道。
總結一下,推崇工匠精神的生產方式,這些是你應該看得見的成本:
1、長時間鏈的價值回報方式讓勞資雙方都不能按需選擇。
2、扼殺迭代創新能力。
3、放棄社會協作,失去即時自我糾正的機會。
4、如果只是為了得到員工認真的工作態度而去做一個偽工匠精神者,你會向員工展現出自己的無恥。
工匠精神只是小眾的生產方式。它也許適合奢侈品行業、藝術品行業、特種服務業,但絕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學而用之的良方,尤其是大宗商品行業和快速消費品行業完全沒必要跟這股流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