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么時候開始,你沉溺于輕易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有意無意間尋求很小的付出就獲得很大的回報?哪怕回報是虛擬的,也會提升自己的興奮閥值;讓人越來越不容易擁有成就感,從而越來越依賴虛擬的成就感,陷入惡性循環。
例如:熬夜看劇、習慣早上賴床、玩游戲成癮、再拖延成性、然后拖延導致焦慮,猛然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找了一篇雞湯文大補一次,從此,自律的口號成了你的救命稻草藥。
自律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由感而發的一腔熱血,自律從來都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子保持每一天的堅持,養成每一天的習慣。
只有當你開始習慣有節奏的生活,你會發現過去的自己,在生活態度方面一直是虛浮不定的狀態,在你養成習慣之后,會慢慢體會到自己在腳踏實地的成長。
?原諒自己,重新開始
大家都覺得自律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覺得非常容易陷入舒適區,不能遵守自己的原則。
不能自律一般都有以下特點:
● 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 改不了壞習慣
● 抵制不住誘惑
● 非常容易分散注意力
● 拖延成癮
● 失敗后自我否定
很多人一開始計劃目標,失敗后會自我否定,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新的雞湯文大喝一口重新開始,給自己營造一種虛假自律的口號,雖然一時感動了自己,但結果還是陷入惡性循環。
當你犯錯時你是怎樣對待自己?
多數情況下選擇A并不能起積極作用,反而會使情緒更加消極,更加消弱你的自控力。
只有原諒自己,從壓力中釋放出來,給自己重新來過的機會,重新掌控自我。
禁錮自己就是拒絕成長,所以你要對自己寬容一點~
自律究竟需要養成哪些習慣?
以下為目錄
1. 明確生活目標
2. 定制第一個目標,形成核心習慣
3. 警惕隨機獎勵-定向獎勵
4. 抵制誘惑,正向選擇
5. 補充意志力-鍛煉肌肉意志力
6. 注意力難以專注的方法
7. 開始行動的小技巧
01 制定明確的生活目標
當我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就會引發各種壞習慣;例如:熬夜看劇、習慣早上賴床、玩游戲成癮、再拖延成性、然后拖延導致焦慮等等。
想要自律,前提是養成習慣,證明你的初心就是你的目標,每一個目標都該詳細的計劃表,而促使你行動的必然都是以動機為指引。
麥克利蘭提出的著名成就動機理論有一個能力冰山模型,他認為「動機」是影響一個人表現最底層的原因。
設定目標的時候,都需要一個確切的步驟指引我們行動,而目標必然需要合理設定,不能超出預期,超出預期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而且還要懂得分解目標,不會分解目標遇到困難隨時都有可能產生不良拖延癥。
例如:制定了30天的健身計劃,設想保持一周去3次,但因為長期缺乏鍛煉,你預計剛開始可能一周去不了三次,那就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周先去2次或者1次,逐漸形成習慣之后再把一周次數調整加大。
運動效果也需要得到正量反饋才能給自己堅持下去的信心。
02 養成第一個習慣,形成核心習慣
一般人都想,只有改掉所有壞習慣才算成就自律的目標,但改變習慣都需要從第一個開始。
實際上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設定改變很多習慣,設定目標過大也往往適得其反。
自律本是自我限定的行為,人就是個自嗨的性格,因為大腦會隨時發出尋求舒適感的信號。
所以開頭請先設定一個簡單的習慣,形成自我的核心習慣。
例如:改變早起的生活習慣不會是很困難的目標,而早起的前提是要提前早睡,不能熬夜。
當你習慣早起之后,潛意識也會給自己重新設定一個目標,早起之后也需要安排一些新的活動充實自己。
在《習慣的力量》中作者查爾斯·杜希格曾提出核心習慣的概念:
當我們某一個習慣,一旦形成習慣,得到了正向反饋,便會自發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引發新的動機,重塑新的需求和目標,久而久之改變一切。
繼續說熬夜的問題,許多人熬夜主要原因都是以下幾個因素:
● 玩游戲的:(又爆裝備了!又五殺了!這游戲真爽!接著玩!!)結果一看時間深夜2點鐘...
● 刷短視頻看微博的:(埃~這抖音小姐姐跳舞真好看~手指上劃下一個...微博這個段子太搞笑了,關注一下博主...結果一刷停不下來...修仙大計又開始了。
● 聊天聊得興奮睡不著覺的...
為解除熬夜的習慣,在這里推薦我個人早睡的方法,用一些新的好習慣代替壞習慣:
● 睡前不看容易引起興奮的內容:大腦興奮狀態會比較難以轉換到休眠的模式,因為思維太活躍了。
● 睡前不吃東西:睡前吃東西會引起大腦欺騙自己進入休眠狀態的假象,因為處于進食狀態,胃部大量消化會開始運轉而不是即將進入休眠狀態;(困的時候你吃東西就不困了,不信你試試?)
● 睡前手機要放在伸手摸不到的地方:放得遠可以延遲欲望著力,給你一個思考的緩沖距離,一旦伸手摸得著,就增加了手機里各種誘惑力。
● 睡前可以適當看一些容易引起困乏的內容:我個人推薦看書,閱讀半小時左右,引起視覺疲憊就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養成早睡的習慣很容易進入正向循環,因為習慣就是得到了正向反饋。
你很快會重新拾起自律的自信心~
03 警惕隨機獎勵,給自己安排定向獎勵
你有沒有過類似以下經歷?
● 堅持減肥一段時間后是不是覺得理應吃個冰激凌(大餐)獎勵一下自己?
● 認真學習一段時間后突然想要玩游戲放松一下自己?
● 下班回來發現今天好累,告訴自己休息一下再繼續沒完成的工作;然后翻出手機,注意力被轉移,1個半小時就這么刷過去了...
很多時候我們做了好的行為總是允許做一點壞事,讓我們自己覺得理應得到一點好處;我們大腦隨時都會發出這種隨機獎勵的信號,這種叫道德許可效應。
當稍微選擇放縱自己后,例如玩游戲:總會心安理得的安慰自己:”玩一下下就好,“結果一玩就停不下來;這種情況會非常容易陷入即時反饋的失控狀態,因為大腦總是不由自主的散發尋求隨機獎勵的信號。
其實在我們得到進步時,應該告訴自己,這是自己達到目標應該做的事情,并不能得到獎勵。
我們需要隨時警惕這些隨機獎勵,不能讓這種自我安慰心理得到正向許可的缺口。
3.1 定向獎勵
但努力學習就不應該得到獎勵嗎?并不是,我們人類天性就有追求欲望-到滿足欲望的需求,所以我們應該由自己來設定獎勵,就是定向獎勵。
獎勵永遠都要自己設定好,而不是要隨機獎勵。
例如本周健身計劃按時完成了,給自己設定一個獎勵,獎勵還可以設定得有儀式感,比如發朋友圈,得到朋友的贊賞;這樣很容易給自己營造一種自己又成功邁向自律的證明,雖然很小,但你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因為正向反饋可以促進自己接下來養成新的習慣的信心~
我個人每周健身后獎勵是設定自己在周五晚上看一次軍事科普節目,張召忠說,節目僅僅半小時,看一些一周一更的節目就很好,更新太快也怕一看就停不下來。
如果本周工作比較忙比較累,也會約朋友一起出門看場電影去球場打球放松一下自己。
所以獎勵始終要自己設定好,固定好,萬萬要不得隨機獎勵。
04 抵制誘惑,正向選擇
都說自律過程中最難的就是抵抗誘惑,曾經我也認為誘惑力難以抵擋,隨時都有可能倒在誘惑下。
類似玩游戲、刷段子、美食吸引等等各種誘惑;比如多數人享用美食之后還不忘安慰自己:“吃飽了好減肥”的經典借口不知道在朋友圈傳播了多少次,已然忘記減肥的初衷。
那怎么抵制誘惑?
《自控力》一書說:[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兩種表現,但它們不是意志力的全部……你還要有第三種力量:那就是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減肥,就不要暴飲暴食)
這和開頭的設定目標相通,如果目標是減肥,就需要運用你的意志力去做出利于長遠發展的選擇。
要增強當下行為與未來的連續性的意識,因為我們當前每個行為習慣都會影響未來目標的發展。
4.1 關于避免誘惑的個人小技巧
當誘惑與焦慮來襲,我們會在大腦中進行強烈的意志對抗行為,這會消耗我們大量的意志力,所以要么當斷則斷,要么脫離當前的誘惑環境狀態,讓自己的精神或者身體狀態進入另一種運作模式;
比如跑步、參與到朋友的工作事件、與朋友交談新的話題;這些延遲步驟可以緩解那些有些誘惑力的思考,也就是轉移注意力。
也可以這樣:
“好吧,這種想法又來了,不過它只是一種反應而已,并不意味著什么。”
而不應該:
“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我想我要接受這一點。”
05 補充肌肉意志力
每個人每天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當白天忙碌的工作消耗了大半部分專注力后,下班回來略顯疲憊,這也非常容易陷入渴望獎勵的陷阱,難以抵擋誘惑力。
其實這并不是你堅持不了原則,抵擋不住誘惑,而是你白天的意志力消耗過大了。
所以,被消耗的意志力需要我們隨時補充。
a 關于補充意志力推薦的小技巧
工作疲憊可以在午間短暫休息或者使用冥想的技巧,專注呼吸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設定5分鐘鬧鐘,原地不動,安靜坐好;(建議剛開始設定5分鐘鬧鐘,不要把目標設定過大,因為一開始你不知道冥想的時間里10分鐘是什么長度,冥想過程中也不能睜開眼睛,所以開始先設定5分鐘,之后養成習慣再調整到10分鐘,如此恢復專注力是非常有效的)
專注呼吸、降低心跳的頻率、(默念呼氣、吸氣)每分鐘呼吸10次左右;
堅持冥想,不但能訓練大腦,增強意志力,還能減輕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和干擾外在誘惑。
不方便冥想也可以在樓上遠眺,或者外出走到綠色環境的園區稍微走一走,走出工作環境會給人起到緩解工作壓力的效果。(因為你從高壓工作環境中釋放出來了)
b 避免意志力過渡消耗
專注力是人一天最寶貴的精力,避免無用的消耗就需要隨時做好”我不要“的思想準備。
比如午飯吃什么一直都是一個難題,但你不要在上午10點的時候就開始消耗你的專注力去思考這件事,而是先把專注力充分運用在工作上。
你可以等到下班之后換個角度思考,運用”我不要“的思維排除;我大概不會吃什么東西,就已經排除掉很多選擇,減少許多精力消耗。
c 好鋼用在刀刃上
當下社會充滿著信息爆炸,每天在處理各種沖突事件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意志力消耗程度,要善于補充意志力,使自己在面對意志力匱乏的狀態時還能擁有抵抗誘惑的競爭力。
并且處在個人發展中,應該把最富有意志力的時間段花在最靈活的時間點上。簡單的說:早上最精神,那就用早上做最想做的事。閱讀就是一件不錯的選擇,至少閱讀不會是一個很難養成的習慣。
5.1 鍛煉肌肉意志力
跑步是一個鍛煉肌肉意志力的方法,因為我們意志力張弛有度,白天腦力勞動在大量消耗,運用跑步的技巧,跑步過程中對意志力是一種消耗但也在提高。
每次設定一個跑步的目標,挑戰自己更強的意志力,堅持每一個新的目標。
每天固定的鍛煉不僅能保持身體健康,而且還能顯著提高自控力。
(我一周會安排鍛煉三次)
06 注意力難以專注的方法
你要記住一個不等式——注意力>時間>金錢
在這個注意力互聯網時代,時間是最寶貴的。當你每天不停的在被事情打斷,就是在消耗自己的注意力。
你越快的從被打斷的事情中,回到你正在做的正事,注意力就會消耗的越快。你越拖延,往往越加的焦慮。
所以,推薦使用番茄工作法,使用番茄計時鐘,養成一個計時鐘節奏的習慣;
● 設定25分鐘,一次只做一件事;
●?25分鐘后響鈴結束,休息5分鐘;
用番茄計時鐘的滴答聲,養成的專注時間的習慣,給自己一個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07 開始行動前的小技巧
很多人邁出改變的第一步會顯得很艱難,因為跳出舒適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律本就是違反人性的活動,所以我推薦幾個勇敢邁出第一步的小技巧。
首先,列出你的計劃→分解目標→設定一個目標期限;
然后:
● 開始行動前心中默念1.2.3.4.5,之后馬上行動,別給自己過多思考的機會;
●?開始前去洗把臉,給自己一種儀式感,你要開始行動了,改變過去,重塑未來;
●?開始前,在鏡子面前對自己微笑,攥起拳頭默念,我可以的!你會發現力量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關于不自律這件事,是每個人的通病,不解決好始終會伴隨自己的一生,糾結不已;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但希望可以給你一些新的思考。
距離2018結束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你還可以嘗試一下,從早起開始,讀一本書,每周一次鍛煉,養成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21天也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Ps:關于《自控力》這本書,我已經精讀了一遍,還會持續閱讀第二遍,實際上,無論花多少時間去讀書都是一件值得的事。當然也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在這里分享給你,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桐木筆記』,回復“自控力”領取筆記。
如果你想深入理解,我還有《自控力》原版電子檔,需要的話一并拿走哈~
埃~你要是看過了不需要,那我這還收藏了1000本豆瓣精選原版電子檔,再也不用麻煩到處尋找資源了吧~
多種格式電腦一樣可以讀取,回復“2019”領取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