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沒有遇過這么一類人。
你跟他一起吃飯,吃什么他說隨便,你請教他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他說沒有,你問他最愛做什么事情,他說不知道。
在我看來,一個人如果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是欠缺思考的表現,在學校和職場表現都不會太好。
各行業的頂尖人士,幾乎不存在腦袋是一團漿糊事業還能做得非常好的案例。大家比拼的都是實力,成功的原因有客觀和主觀之分,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優勢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優勢,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對事業起累積效應的事情當中。
平庸的人,則把精力花在了不能產生累積效應的事情中。例如花大量時間思考穿什么衣服,吹什么發型,中午去哪家餐廳吃飯,其實這些都是小事,無論如何選擇都無傷大雅,但你為了這些事情頭疼,留給其他事情的精力盈余也就不多了。
學會用最小代價,做正確的選擇很重要。
二、
我們簡單來做個問答游戲。
牛肉,羊肉,雞肉,豬肉或者其他肉,你最喜歡吃哪一種?或者我直接提問你最喜歡的肉是?
我相信大家會很快有答案。
但是如果你問一個大學生,他畢業后想往哪條跑道跑,公務員,外企,國企,考研,出國,做生意,他是不是很可能支支吾吾?
他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年輕,每條路線都有一點可能,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內心更喜歡哪一條路,這也許就是我們講的迷茫吧。
如果我們連自己喜歡什么都不清晰,你很難獲得好的機會,因為你的內在系統存在問題。
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的選擇構成的,在人生中不同階段做出的不同的選擇,是流浪汗和億萬富豪之間的區別。
我們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如何去了解這個世界,獲得優待?
三、
我經常聽到別人說一句話,等我有錢了,我就怎么怎么了。
當我問他你具體想干嘛的時候,他又回答不上來,這樣的同學很難有錢。因為你不足夠想要。你沒有明確的目標,難以有強大的動力,去支撐你克服更多的困難,去做更多困難的選擇,讓自己走到最后,實現目標。
我簡單的將我們遇見的事情分為2類,給出做選擇的建議。
第1類是小事,人最寶貴的精力,時間和錢。如果你不知道去哪家餐館吃飯,買什么手機,去選擇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最好的,你很大概率不會吃虧,你省了寶貴的精力和時間。
第2類是大事,給自己擠出大塊的時間去做系統思考,在限期之內做決定,做出決定后堅定不移的去實踐,你會收獲很大。
當你對自己的選擇存在困惑的時候,問自己你最愛做的事情是什么?將你的答案和你現在做的事情做一個聯想,在未來幾年時間里,這個距離是變近了還是變遠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系,判斷你有沒有做對選擇。
Kyle,簡書簽約作者,90后時間管理達人,干貨雞湯寫手兼創業狗一枚,寫真誠,實用,勵志的文字。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可以關注我的簡書賬號,歡迎分享此文到朋友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