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代武俠巨人金庸逝世,享年94歲。
晚上六七點,初看到這個消息時,以為是訛傳。畢竟,之前,連金庸自己也說,他已經(jīng)死過20幾次了。
直到今天早上起來看到鋪天蓋地的消息,我才確信這個寫出那么好小說的大俠已經(jīng)走了。
01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跟著家里人看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了。
那個時候,也不懂事,可能只是追著故事情節(jié)走,也不知道金庸什么的。但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記得還是很深的。
幾年之后,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
有一個好好的青年,慘遭滅門,后來因緣際會下變壞、自宮,最后被人給囚禁起來了。
稍微懂事一些之后,有一次突然就想起自己看過這樣的一部電視劇。然后,那段時間幾乎是陷入了一種執(zhí)念,這個電視劇叫什么呢?叫什么呢?叫什么呢?
就是想不起來。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這個電視劇叫《笑傲江湖》。網(wǎng)上查了一下,96版的《笑傲江湖》是TVB拍的。有人說大概96年、97年就已經(jīng)在大陸播出了,也就是我六七歲的時候。這跟我的記憶是吻合的。
現(xiàn)在想到這些,只能感嘆我如此之早就遇到金庸小說了吧。
02
我清清楚楚有印象的,是在我念初三那年。
同桌張艷拿了幾張報紙給我鋪在桌面上,還用膠布給貼在桌子上。鋪的時候,我沒發(fā)現(xiàn);等鋪好了,上課的時候,我才偶然發(fā)現(xiàn)上面有一篇金庸的專訪。
一字一字讀了那篇專訪,我第一次知道,金庸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可以連成一副對聯(lián),那副對聯(lián)被他掛在書房里。
——那副對聯(lián)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我們那個時候在大山里,信息匱乏,圖書資源也奇缺,我只看過電視劇,沒有看到他全部的小說。
我只知道一部分他的書名,像《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白馬嘯西風》、《碧血劍》、《鴛鴦刀》等等,這些我都是不知道的。
真是精妙無比,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般,下課后迅速將這幅對聯(lián)抄下來,對應(yīng)的書名也都寫在了后面。
后來,我更是將這篇專訪給整個剪下來,貼在了自己的摘抄本里。
現(xiàn)在去回望這些事情,我才知道我在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很喜歡金庸了。
03
我爸爸,好像還買過一些金庸的書。
不過,是盜版的。
只是,我那個時候貪玩,也沒怎么認真看。倒是把他買的書借給鄰居家的小孩。有一套《鹿鼎記》,后來那個書不知道被我借到哪兒去了。
我自己倒是稀里糊涂喜歡上了武俠小說。高中忙碌的課業(yè)之余,開始大量的看武俠小說。
高二的時候,鄰桌的袁碩也特別喜歡武俠,他的課桌里有滿滿一桌子的《今古傳奇·武俠版》。我用很快的時間,一本一本的給看完了,可以說是手不釋卷。
我把他課桌肚子里的雜志看完之后,就自己跑到書店去看。有一次月考后的周末,我抽空跟何英一起到書店去。
到了書店,我找到小說就看。一直到看完,我才拉著何英一起走。走的時候,我看著街對面的書店好多人,而這邊除了我和何英外就只有兩三個人的樣子。
我挽著何英的胳膊,隨口就問了一句。何英看著我,說,剛才老板娘罵人你沒聽到嗎?
我瞬間就明白了,那兩個書店都在學(xué)校旁邊,一到周末很多學(xué)生都在書店里看書,但是很少買。老板娘就罵人了。
沒聽到。我很無辜,我全身心的都在看小說,怎么可能聽到。
那個時候,我看的是《今古傳奇·武俠版》,應(yīng)該是80后女作家滄月連載在雜志上的《聽雪樓》系列,也是她后來寫不下去的蕭憶情。
04
在大學(xué)的圖書館里,我翻遍了金庸的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部《越女劍》。
一部不差。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令狐沖,面對師長尊敬有禮,對外也可以潑皮無賴,不管自身境遇如何,始終堅守本心,放蕩不羈是他,爽朗豁達是他,深情有義是他,掙扎猶豫也是他。這些特點很矛盾,可是就是特別和諧統(tǒng)一地集中在這個人身上,讓人覺得有血有肉,活得真實有力、張力十足,生命力飽滿。
而我覺得金庸寫的最成功的一本小說是《天龍八部》,其主題是“求不得”,蕭峰和阿朱“塞上牛羊空許約”;段譽最不想要的便是權(quán)勢和武功,可他偏偏練了一身絕世武功,還當上了大理國的皇帝,最想要的卻是幻夢一場;虛竹和夢姑終于走在一起,可是夢醒了,現(xiàn)實里又是什么樣呢?
而且文化底蘊夠深厚,架構(gòu)也可說宏大,邏輯嚴密,人物眾多,性格飽滿多樣。網(wǎng)絡(luò)上有人開玩笑說它是八點檔狗血電視劇的大集合,可以改名叫《大家一起來找爸爸》。可是,我依然覺得它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中無可取代。
我甚至覺得這本小說可能會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慢慢變成名著,或許幾十年后,幾百年后還會有人讀。
像《白馬嘯西風》,一看,就知道是金庸很早期的作品,甚至不像他的作品。我愛他,他愛她,我怎么辦呢?
書中的一個又一個人,都面臨著這樣的抉擇,李文秀作出的是祝福,她的愛慕者可沒有那么好的心,結(jié)局的時候,但凡她有一點點猶豫,那么美好的少女便要香消玉殞。
后來,她一個人回到江南,江南有花有草,什么都好,可她偏偏不喜歡。
讀來悵惘寂寞。
05
瓊瑤打造了一個她自己的愛情王國,可是,讀過了金庸,便覺得瓊瑤筆下的愛情遠沒有金庸故事里的愛情來得真實感人、蕩氣回腸。
金庸寫令狐沖對小師妹:
小師妹已經(jīng)移情別戀愛上了林平之。而此時,群雄正圍了少林寺,準備救圣姑任盈盈。可在刀光劍影、你死我活之后,大雪茫茫、萬籟無聲中,令狐沖突然就想到了小師妹。
原文是這樣的:
似乎只聽到雪花落在樹葉和叢草之上,發(fā)出輕柔異常的聲音。令狐沖心中忽想:“小師妹這時候不知在干甚么?”
金庸寫蕭峰對阿朱:
蕭峰見段譽的無形劍氣越出越神妙,既感欣慰,又是欽佩,驀地里心中一酸,想起了阿朱:“那朱那日所以甘愿代她父親而死,實因怕我殺她父親之后,大理段氏必定找我復(fù)仇,深恐我抵敵不住他們的六脈神劍。三弟劍法如此神奇,我若和慕容復(fù)易地而處,確也難以抵敵。阿朱以她救我一死,我……我契丹一介武夫,怎配消受她如此深情厚恩?”
少室山一戰(zhàn),全書最高潮迭起、熱血沸騰的一段。蕭峰、段譽、虛竹共飲烈酒、視死如歸,視天下英雄如無物,刀劍翻飛中,蕭峰一恍惚,想起阿朱。
時移世易,英雄到底明白了阿朱當初的用心。
英雄溫柔,這樣寫情真可謂神來之筆,淡淡的,可又縈繞心間,錐心蝕骨,躲不了逃不脫。
有人說,金庸將此生的愛情都寫到了故事里。
是的吧,在他的江湖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做,“非卿不娶,非卿不嫁”;在他的江湖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在他的江湖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06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的時候,金融八卦女推送過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這樣的話:
同樣是自戳雙目的橋段。
玄女因為見到自己容顏丑陋而精神失常,自戳雙目。你會拍手稱快,你會大聲叫好——創(chuàng)作者希望觀看者因為一個女子的悲慘而感到爽,感到凌駕和報復(fù)的快樂。
而阿紫自己戳瞎眼睛,一聲聲叫著姐夫,抱著蕭峰的尸體跳崖——阿紫是壞人沒有錯,可是你會拍手稱快,你會大聲叫好嗎?不會的,你不會,你會嘆息,你會同情,你會掉眼淚,你會幫阿紫說,她是壞,可是她是一個小姑娘,她不懂事,她其實很可憐的。
有的作品,教人報復(fù),教人碾壓,教人唯我獨尊。
好的作品,教人反省,教人同情,教人設(shè)身處地。
真正了不起的作者,對筆下的人物是有悲憫的。他殺死一個角色的時候,他自己也要掉眼淚。他對一個角色做道德審判的時候,他自己也要受心靈的拷問。
金庸修改《神雕俠侶》,把金輪法王寫成好人,皈依佛法,還曾善心大發(fā)救郭襄。許多讀者就罵,為什么這么改呀?畫蛇添足。
讀者想看的是快意恩仇的故事,他們想要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金庸要善有善報,惡有救贖,人間有慈悲。
這才是大家。
大家金庸,謝謝你,謝謝你贈與我們這片江湖。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