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比較在意他的安全感的建立,會經常的給他擁抱。時不時的也會要求他來抱抱我。因為覺得擁抱是建立和孩子直接連接的最有效的手段了。除此之外,兒子跟我之間會有一種擁抱我們稱之為“大抱抱”。
可以說“大抱抱”是我跟兒子之間所獨有的一種模式。它就像是普通的擁抱,但又跟普通的擁抱不太一樣。“大抱抱”的時候,兒子會緊摟著我的脖子或者腋下,而我也會把他抱的更緊一些,按在我的胸口,盡可能的貼近他。
平時我們不會大抱抱的。但是兒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摔倒碰疼的時候,或者我心情不好亦或他惹我生氣的時候,他或者我就會要求對方給個大抱抱。
慢慢的兒子越來越大,現在兩歲了。平時跟他的對話越來越多的會用“不行,不要,不知道……”等等否定的答案來回答我,似乎已經到了所謂的執拗期。我們之間的摩擦也越來越多。每次我訓他的時候都會流著淚伸著手跟我要“大抱抱”。那個可憐樣,實在不忍再繃著臉了。抱過來,趴肩膀上然后慢慢的跟他講道理。唉,“大抱抱”就是他的滅火器啊,專滅我的怒火的。
最近又學會個新技能,像我今晚訓他,把食指往嘴邊一放“噓,噓……”然后搖著手說“媽媽不生氣呢,媽媽不生氣呢”看著不管用,又來了“媽媽,要大抱抱,要大抱抱。嗚嗚嗚……”
其實有的時候跟他生氣了又后悔,覺得不應該跟他生氣。不應該讓他來承擔媽媽那么不好的情緒(雖然著情緒是因為他產生的)。作為一個成年人最好的做法似乎應該自己把這些不好的情緒消化掉之后再來跟孩子講道理。只是大家都是肉體凡身,都有情緒控制不好的時候。做媽媽的我似乎應該跟孩子學習,委屈憤怒的時候,情緒消化不了的時候對身邊的人說一句“要個大抱抱”給情緒找一個不一樣的出口。
兒子五六個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