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這是一句俗語,學了NLP之后會明白,這句俗語很對。
01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眼珠會不自覺地轉動。
(要小心那些說話時眼睛死盯著你看的人,多半是個心理變態。除非他像我一樣在研究)。
NLP認為,眼珠的轉動跟我們此刻正在使用的表象系統(內視,內聽,內感)有關,一共有6種模式。
眼珠向左上角看(指本人,如果從對方的角度看,就是右上角),說明此人正在回憶某個畫面。
眼珠往右上角看,說明他正在創造某個畫面。
眼珠往左中移動,說明正在回憶某個聲音。
眼珠往右中移動,說明正在創造某個聲音。
眼珠往左下移動,說明正在跟內心對話。
眼珠往右下移動,說明正在產生感覺感受。
要注意,這里指的是右利手人。如果是個天生的左撇子,很可能眼球的轉動方向是不一樣的。
?02
這些內容,是根據大量的實踐總結出來的。
我們可以通過問對方一些問題來驗證,比如問在你已經買的衣服里面,你最喜歡的那件是什么顏色?看他的眼球是不是往他的左上角移動。
腦科學對此有個簡陋的解釋,即左右腦的分工。
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提取信息;右腦主要負責直覺和創造。
似乎眼球的轉動會與腦部的哪一邊正在運作有某種聯系。
這個解釋雖然不夠精致,但似乎可以用來做一些簡單的測謊。
03
有次沙龍,一個姑娘說,那用這種方法就可以知道昨晚男朋友有沒有騙人了。
可以問他,昨晚你去應酬的那個朋友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
然后觀察他的眼球運動,如果是往右,那肯定是在騙人了。對不對?
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給當時的場景建立畫面,那么在回憶畫面時,他的眼球也可能會往右上角。
這個測試如果要更加準確,首先要確定基線:即平常她男朋友回憶已有畫面的時候眼珠是如何轉動的。
可以問,我們家那幅畫記得嗎?我們一起去的那個奶茶店還記得嗎?然后問一些視覺細節,用來確定他回憶時是往左上角還是右上角移動。
確定之后,再問昨晚的問題。要多問幾個,如果一直都是跟之前確定的方向相反,那八成是在現編了。
(提醒:此方法有風險,測試需謹慎)
?04
說回正題,我們研究眼球線索的側重點是用于跟孩子建立親和感。
要怎么做呢?
當孩子說一段話時,關注他的眼球運動軌跡。舉個簡單的例子——
昨天我們去了蔬菜園,看了好大的大南瓜(眼球向左上角),我的同學都是去敲和摸(左中),但是我就很害怕(左上,右下)。
通過眼球的軌跡,我們可以推測孩子的心理路徑:回憶了一個畫面,回憶了一個聲音,回憶了一個畫面,產生了一個感覺。
如果只是要在語言上做親和,可以講一段包含畫面-聲音-畫面-感覺的語言就可以了。
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一下孩子在產生感覺之前的那個畫面。可以問——
看到南瓜是不是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
結果可能會發現孩子想到了萬圣節的南瓜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