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樊登讀書上新了一本名為《天才的學習方法》的書籍。自從我購買了樊登讀書的會員后,這本書成為了我閱讀的第一本。閱讀體驗非常棒,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給大家。實際上,昨天下午在社團活動中,我已經向我的科學實驗班的孩子們分享了這本書的內容。
我選擇與他們分享,是因為這本書深入探討了腦科學,并提供了許多有效的學習方法。我相信這些知識對這些聰明的孩子們的學習將大有裨益。同時,通過講解,我自己也能加深對這些方法的理解和記憶。正如那句老話所說:“講課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幾項研究成果。當我與孩子們分享這些內容時,他們頻頻點頭,表示認同。例如,書中提到人在半夢半醒時記憶力特別好。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們需要早睡。我告訴他們,如果第二天早上需要默寫或背誦課文,而他們遲遲無法記住,那么在睡覺前再背誦幾遍,然后關燈睡覺。在睡眠中,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加工,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記憶的鞏固法之一就是早睡,因為大腦會在你睡覺時繼續工作,完成你未完成的學習任務。
同學們對這一點特別認可。接下來,我想談談臨時存儲區和永久存儲區的概念。大家知道,老年癡呆癥患者到了晚年,往往只能記住童年時期的事情。這是因為那些記憶與快樂的情緒、親情的溫暖緊密相連。無憂無慮的時光,確實更容易讓人記住一些東西。每當我們在快樂的時候,都會觸景生情,想起那些開心的時刻,這些內容就會存儲在永久存儲區。
而臨時存儲區的內容,往往是一些被動的學習經歷。比如上課時要背多少個單詞,看書時要記住多少信息,或者思考問題時突然靈光乍現的想法。那么,如何將臨時存儲區的內容轉化為永久存儲區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隔一段時間再回憶一遍。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第一節英語課背了7個單詞,接著上語文課、數學課,到了體育課跑步時,你可能會不經意間想起那幾個單詞。吃飯的時候,你也會因為下午要檢查默寫單詞而再次回憶。這兩次不經意的回憶,就非常容易將臨時存儲區的內容遷移到永久存儲區。
與半夢半醒狀態有類似效果的,還有吃飯前和睡覺前。在這兩個時間段看一些東西,吃飯或睡覺時,大腦會自動記住。這兩點不僅讓孩子們受益匪淺,我也從中獲益良多。
此外,幾乎每個上過學的人,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都接觸過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你記住一些東西后,如果不再去回想,它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被遺忘。如果你之后不再想起它,那它就會被徹底遺忘。因此,遺忘曲線的形狀是先高后低,最終低于地平線。
那么,如何抵抗這種遺忘呢?科學家們研究出了一種叫做快速學習曲線的方法。這條曲線呈螺旋上升狀,先是斜向上,達到一個平臺區,然后再斜向上,再達到一個平臺區,如此反復。平臺區的意思是,在我們努力的時候,曲線會上升,但努力持續一段時間后,它會進入一個平臺區。
舉個例子,很久以前我在《讀者》中看過一個故事,叫《磨斧子》。故事說,當我們用一把鋒利的斧子砍樹時,一開始會砍得很快。但如果我們用同樣的力氣一直砍,就會發現砍樹的速度越來越慢。為什么呢?因為斧子變鈍了,而你用的力氣和一開始一樣。
當斧子變鈍時,實際上就是進入了平臺期。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答案是磨斧子。在經歷了一段平臺期后,如果你繼續努力,曲線還會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又會進入一個新的平臺期。
如果你掌握了快速學習曲線的規律,就會明白在某個階段,你的努力似乎沒有帶來明顯的進步,這是正常的,因為你正處于平臺期。平臺期就是平緩期。這時,不要氣餒,也不要放棄,繼續堅持下去。在某個時刻,你會突然又一次爬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會進入一個新的平臺期。
當你了解了這種認知記憶的規律后,就會更加主動地堅持做一件事情。為什么有些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展現出堅韌的性格,最終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成就了自己呢?正是因為他們符合了快速學習曲線的規律。
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在胎兒時期就開始發育,神經元的突觸會進行連接。出生后,這種連接還會不斷進行。特別是在36歲的時候,孩子的神經元連接特別多,這意味著他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特別強。之后,神經元的連接逐漸減少,人們就開始出現遺忘的現象。
我們常常會忘記一些事情,但通過訓練自己的快速學習能力,可以重新連接那些斷掉的神經元。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就會變得更加牢固,最終形成永久性的記憶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