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上了小學后,飲食習慣依然不好,有的喜歡吃零食,正餐吃得很少,有的吃飯挑三揀四,這不吃,那不吃,甚至有的孩子非要讓家長追在后面催著吃飯。
孩子沒有好的飲食習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父母做菜不合口味,父母催促吃飯的做法讓他感到厭煩,平時孩子運動量少,所以胃口不佳。
孩子的口味大多和父母的口味相似,如果父母偏愛吃甜食,孩子一般也會比較喜歡吃甜食。如果父母愛吃肉食,那孩子看到青菜時也會如臨大敵。如果想讓孩子不挑食,那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樣,孩子看到父母都不挑食了,慢慢地也會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周末孩子作業完成后,可以跟父母一起做飯,孩子一般都喜歡自己制作的飯菜,不管口味如何,他們都會覺得特別有趣,特別的美味。而且孩子參與得多了,胃口也不會在那么挑剔了,當然在孩子做飯之前,父母可以先教給孩子一些廚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安全常識,還有做飯的技巧,這樣孩子在做飯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成功的概率也就更高一些,會讓他更有積極性。
孩子都喜歡新奇的事物,吃飯也不例外,所以父母在做飯的時候偶爾的換一換方式,多一點創意,讓飯變得更好看一些,孩子的胃口也就會更好一些,還有就是不要每天大魚大肉,偶爾也要給孩子一些水果,粗糧,這樣的話給孩子換換口味,而且營養也更均衡一些,有利于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