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感恩?
作者說感恩是一種魔力,它能讓你過上你夢寐以求的生活。不管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感恩都可以幫助你實現。
真的嗎?難道我窮了30幾年是因為我缺乏感恩?
剛開始,我真的非常的懷疑這種論調,直到后面我看到作者的一個觀點,讓我決定好好的看看這本書,好好的實踐感恩。
這個觀點出現在“魔力金錢”這一章里,作者說“你不能一邊心懷感恩一邊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失望。你也不能一邊心懷感恩一邊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焦慮萬分。你更不能一邊心懷感恩一邊對現狀充滿恐懼。”就是說,一個人不能一邊對金錢有一種美好的感受一邊又對金錢失望,恐懼,焦慮,如果可以,那說明感恩的情緒不夠真誠不夠強烈。
如此,根據吸引力法則,如果我對金錢充滿焦慮,匱乏感,那么金錢會遠離我,我會更加的匱乏更加的焦慮;如果我對金錢充滿感恩,那么金錢會不斷靠近我。這樣好像有些說得通為什么要心懷感恩了。
所以,我決定,無論何時何事何地都要心懷感恩,我期待我生命五彩霞光的到來。
(二)感恩的兩個難點
什么時候感恩最難?是當我們缺乏的時候,當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當我們在生活的谷底的時候...這些時候,感恩最難,消極抱怨頹廢才是自然而然會生出的情緒,這是人性。如果人格沒有得到相關程度的磨煉,這種時候是很難將謝謝說出口的。
不過正如周嶺說的,成長就是要改變人性!成長改變更需要刻意練習,要想打破“越缺乏-越焦慮-越抱怨-情況更糟越缺乏...”這種惡性循環,就得要有意識的在這個循環中制造一個缺口,感恩可以,感恩可以讓人走花路。
如何驗證感恩的效果也是一個難點,作者在書中無數次重復提到只有感恩的頻率越多,感恩的情緒越強烈,那么魔力的作用越大,生活也更快更多的給到我們驚喜,因此,驗證感恩效果的標準在于自己的生活是否發生改變,去覺察這些改變。
(三)書中幾個有意思的觀點
關于如何感恩,書里說的太詳細了,這就是一本感恩的實操指南,它從夢想,財富,人際關系,健康,逆境,待辦清單,甚至空氣水和食物...方方面面告訴我們要怎么一步一步去感恩,但是,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作者分析每個方面時她闡述的角度,讓我信服,并且非常的新穎,也讓我重新思考這些常見的事情。
譬如說健康。它說“人一旦失去健康之后,我們唯一希望的就是重獲健康,沒有任何東西比擁有健康更加的重要。”這句話有多重的分量,我想看明白了的都清楚,以前總看到“健康是第一位”的這句話,但是沒有什么感覺,看到這句話時,我就很自然的生出健康要擺在第一位的這種想法。還有一點,書中說,大部分人失去健康之后,很少有人會愿意談論它,但是會關注疾病的信息,譬如惡化之后的情況,會不會威脅生命之類的,作者說,這樣對疾病的好轉一點幫助都沒有,過于關注疾病本身,根據吸引力法則,只會更多的吸引疾病,要將全部的意念放在這部分身體獲得了理想中的健康狀態時的樣子和感受。
譬如說人際關系。書中有一段說我們可以單方面的修復一段惡化的關系,不需要分清楚誰對誰錯,無須在乎對方什么態度,感恩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不再對某人心懷怨恨,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因為生活會被壞情緒所傷。看完之后,醍醐灌頂,瞬間在心里釋懷了一些糾結的恩怨,以前覺得是懲罰對方,現在才看清原來這樣是懲罰自己。
譬如說財富。關于財富最難擁有感恩之心的是負債累累的人,但是負債累累的人是最需要感恩之心來拯救的人。負債累累的人如何來感恩,我總結了一下,一是,對欠的錢要這么感恩,“感謝我擁有的金錢”,甚至是在欠條上寫下這句話,我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遲早都會擁有這些錢還掉這些錢,還不如早早地就感恩自己擁有了這些錢;二是,對自己每支付的一筆錢,感恩“謝謝,已付清”;三是從感恩銀行提取一張支票,支票上的時間和金額自己去填,剛開始最好填寫小一點的金額,等到實現了自己感受到了感恩的魔力后再逐漸加大金額。
譬如說夢想,作者說魔力練習的本意就是幫人實現夢想的,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想要什么東西。書中作者用了一個向宇宙“下訂單”這個詞,訂單一詞給我的感觸很深,訂單是什么?就是說我去買東西,我要非常明確的告訴老板我要的東西叫做什么,長什么樣,有什么作用,是什么顏色...越清晰越明確,老板給到我的東西才會符合自己的期望,是自己要的東西。當我們列夢想清單也是一樣的,要多清晰有多清晰,要多明確有多明確,如此,宇宙才會給到我們要的東西,而不是錯發東西給我們,這個點給我在制定夢想清單的時候啟發超級的大。
這本書是朗達拜恩《吸引力法則》三部曲中的其中一本,我覺得它比《秘密》很好看,事實驗證也是如此,它是三部曲中的巔峰之作。看完書之后,我相信感恩有這股力量,我也會養成無論何時何地何事 都表達感謝地習慣,用理性將這個道理銘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