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看新聞,才發現新聞里稱“22歲”的女孩為“女士”了,而作為25歲的自己,顯然已是女士,可自己潛意識里卻不敢接受這個“女士”稱呼,大抵覺得自己還是小孩,而“女士”是對成人女性的稱呼??缮鐣s不會認為25歲女性為小孩,因此我需要改變自己的潛意識,告訴自己不是小孩,而是一位成人。
? ? ? 那么作為25歲的成人,我又需要該堅持些什么呢?
? ? ? 我想作為一位成人,作為一位擁有獨立人格的成人,我首先得要有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我現在工作所得收入,基本能夠自己日常開支,可自從自己開始還房貸時,我才發現自己過得有點拮據。有人說,我不應該自己買房,而應該找個對象,然后一起買房過生活,這樣日子也就不會過得那么拮據。但是,骨子里那股倔強勁以及獨立性,都在迫使自己買房,哪怕它僅僅只是30平方不到的小窩。記得兒時,父親常說,當你想要真正融入一座城市時,一定要在這座城市買房,因為這是你跟人交流的底氣。父親是位沒讀過多少書的人,說得話可能比較糙,但卻讓我深深記住了。他差不多28歲左右時,在柳市買了房,而這也恰好讓遭遇家庭變故的我們,看起來活得沒那么糟糕。而我在25歲時,選擇將自己所有的儲蓄以及跟朋友借來的錢,在杭城買了小小窩,也是希望未來自己可以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底氣。也許有人質疑,為什么一定要用物質來證明自己的底氣呢?我想大概作為一位社會人,作為一位很普通的社會人,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就需要先用物質來證明吧。畢竟你我都非圣人,也難以用那種“精神上的追求”來證明存在感吧。
? ? ? 因此,我需要賺錢,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盡可能多賺錢。老實說,出生于經商環境的自己,從來不避諱自己對“錢”的熱愛,也熱愛與人討論賺錢的方式。想來畢業這三年,為了還債,除了堅持份本職工作外,見縫插針做兼職賺錢。由負債2萬到積累一套小公寓,從老家安逸的工作,到一個人跑到陌生杭城過生活,這其中的經歷,可能也就只有自己一個人才了解。可我發現職場這三年,因為奔波于兼職賺錢,讓自己失去了好多機會。跟自己同齡的人,已經不少選擇自己創業,也有不少在職場上有自己的小成就,而我卻在職場上了混成了“小油條”。所以,我需要重新考慮下自己的職業方向,需要對自己重新進行定位。思考職場方向與對自己重新定位,不為了其他,只為了能夠賺更多錢,然后更有底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希望半年后的自己,在職業方面的收入,有所突破。
? ? ? 除了堅持賺錢外,25歲的自己,還需要堅持什么呢?我想是應該堅持去學習,而這學習不僅僅只是去看書本里那些知識,更多還是要去生活當中去學習。因此,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要沉迷于眼前的安逸,而是盡可能抓住機會,多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以及多去認識一些人。這個世界這么大,每個人的經歷和際遇都是不一樣的,而通過認識一些“有趣”、“有志”的人,或許能夠打開自己對這個世界不一樣的思考方式。當自己思考方式因為這些人有所改變時,或許自己的思維有所提升時,便是自己突破自我成長時。我需要一種能夠自我成長的感覺,而不是一塵不變安逸的感覺。因此,25歲的自己,仍要堅持去學習。
? ? ? 賺錢、學習,這兩樣需要堅持外,我還需要堅持什么呢?可能還需要堅持這點愛“寫文”的愛好吧。畢業這三年,特別慶幸那位大學里以及工作里的自己,不管怎么樣,都還時不時堅持寫點東西。雖然這些文字,看起來都是些牢騷之作,但卻實在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思考。想到高中時,自己的文章第一次被發表時,就特別渴望自己哪天能夠成為一名有名氣的作家。是的,年少時的自己,對于名氣還特別渴望,也特別希望能夠通過文字,而“一朝成名”。但后來發現,當自己越想成名時,越是寫不出什么東西,腦海的關注點只是集中于“成名”,而忽略了對生活探索。寫作本來就是對生活的記錄與思考,所以后來我慢慢將那位渴望靠寫作成名的自己抽離出來,然后變成對生活不斷觀察與記錄。觀察與記錄,能讓自己覺得在這個世上活過。不然人生匆匆幾何,又有啥能證明自己在這世上活過呢?所以,我還需要堅持“寫文”這一愛好,而這無關乎成名,只關乎自己對生活觀察過以及思考過。
? ? ? 賺錢、學習、寫文,這三樣,大抵是25歲的自己,還想要堅持的東西吧。賺錢,讓自己在這世上有底氣般活著;學習,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眼前的安逸;寫文,是讓自己保持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