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同行業排名前10名的公眾號
1、剖析公眾號為了什么?
方法論&實操點
2、剖析方法?
A.公眾號
找號
a.新榜http://www.newrank.cn/輔助工具:西瓜公眾號助手
b.搜狗微信搜索/微信自帶搜索/傳送門http://chuansong.me/
c.粉絲在看什么“訂閱號”-“搜索”-“朋友閱讀的原創文章”
d.綜合搜索引擎
看號
好號標準:a.定位準不準b.目標用戶比例c.增長快不快d.盈利強不強:持續性
看什么:a.門面的內容(文章定位)b.底下的內容(菜單欄設置)c.外部的內容(合作外鏈、增粉方法等)
分析工具
微信、筆記印象筆記或有道云筆記(離線保存公眾號的文章)、EXCEL記錄時間線上不同時期文章的點擊量、閱讀量
B.官方微博
C.列關鍵詞&百度網頁
D.微信搜索&勾搭工作人員
3、剖析數據歸納總結
A.發展歷程,關鍵節點
B.內容定位,選題特點
C.標題技巧,配圖特點
D.運營策略,推廣方法
E.商業模式,盈利方向
二、根據甲方實際情況,結合剖析結論,制定可行性運營方案
1、公眾號定位
A.我能代表多少人我能引領多少人我能理解多少人我能連接多少人
B.我寫這個內容,該賣什么商品?我賣這個商品,該寫什么內容?
C.這是一家什么店(平臺)?從這家店走出的人有什么特點?這家店在提供什么價值?從這家店里走出來的人開心嗎,有抱怨嗎?
D.誰(運營團隊),通過誰(作者)在什么(平臺),創作什么(內容),到什么(渠道)傳播,給誰(用戶)看,憑什么(價值),為了什么(賺錢)
2、用戶(所需粉絲群體)需求分析
A.理清用戶、平臺(模式)、產品(賣點)三者間的關系,
用戶屬性是不變的,分析我們需要的受眾后,在平臺與產品上打造不易超越的核心競爭力。
B.用戶的需求
a.滿足了用戶什么需求?
b.你提供的價值用戶很需要嗎?
c.只有你能提供嗎?
d.你有什么獨特的價值?
C.滿足需求的方式:
有趣、有用、能讓人變好、找到志同道合的群體
差異化需求:你的獨特優勢,如果沒有,讓你的興趣或對某件事的渴望變成你的優勢。
3、階段性目標規劃
A.運營的三個維度
微觀→內容、用戶、活動
宏觀→運營策略、規劃、資源分配
藝術→面向用戶、控制用戶預期、建立與用戶的情感聯系并不斷加深和鞏固
B.運營的思考步驟
a.界定清楚我想要的目標和結果
b.梳理清楚,這個問題從起始到結束的全流程是怎樣的,會經歷哪些主要的環節
c.在每一個環節上,我們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給用戶創造一些不同的體驗,以有助于我們最終達成期望實現的結果
d.圍繞著我想要達成的結果,當前可能有哪些東西可以成為我的杠桿點,去撬動更多的事情和成果發生
C.加粉的目標達成
讓70%以上的事情可控,
活動、大號投稿、多渠道同步、優化已有粉絲來源,合理誘導、尋找專家資源
a.粉絲自然增長
b.高質量內容
c.渠道轉載
d.主題連載
e.用戶傳播
f.H5傳播
g.課程拉新
h.大號互推
I.渠道外推
銷售額=活動流量*付費率*客單價
根據實際目標提升任何一個變量,再將變量的要素與目標達成界定出來,思考被提煉出來的要素是否還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間,將其拆分和落實為哪些具體的運營手段。
三、四個運營方案策劃方案并建立相應記錄文檔
A.內容運營
圍繞著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搭建起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內容相關的數據。
內容運營前期工作:
a.內容消費者定位→平臺、受眾、運營目標
b.內容來源確認→采集或尋找內容生產者、產品內容氛圍的營造
c.內容標準的確立→有哪些內容、如何展現內容、評判內容質量的標準
內容消費者定位:早期內容聚焦群體,根據拓展找到不同領域的內容生產,通常控制內容消費者進入最成熟的方案是邀請機制和護河城機制(指人為確立一個較高的門檻,只有跨過了這一門檻的用戶才能獲得一定的權限和資格。)
內容生產者:提供內容消費者需要的內容,運營人員需要考慮激勵內容生產者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制定一個簡單的標準(可以是用戶打也可以是內容評價機制)
匹配內容到達消費者:
內容消費者是誰?他們通常在什么地方活躍?他們的習慣是怎么樣的?最近他們在關注什么熱點?
a.我的內容基礎屬性是什么?(文字?圖片?音頻?)
b.需要具備何種調性?(搞笑?段子八卦?深度評論?一手資訊?文藝暖心?)
c.內容從哪里來?(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也稱UCC,User-created Content)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愛好生產內容,也稱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有償生產內容))
d.我的內容如何組織和展現?(專題?列表?分類導航?字體?字號?行距?段距)
e.如何在已有基礎上做出用戶更喜歡看的內容?(內容策劃?內容選題?如何借勢熱點事件和人物?)
f.我現有的內容如何能夠更容易、更高頻的被用戶所消費?(內容標題怎么寫?好內容如何推送給客戶?推送頻次如何?推送手段?)
h.我的內容生產如何可以具備持續性?(做活動?稿費?用戶激勵機制?其他利益交換?)
i.如何更好地引導用戶與我的內容發生互動甚至傳播內容?(制造話題?討論氛圍引導?傳播機制設計?)
長線內容
一系列長期、持續的內容為載體,面向用戶建立起一種辨識度和信任感。
a.明確你的內容邊界(什么能寫什么不能寫),給你的內容打上某種風格化的標簽
b.給內容調性找到顯著的不同和差異所在
c.用一系列具體、切實的行為動作去支撐起這些標簽
如何寫出用戶愛看的單篇(短線)內容?步驟:選題策劃→資料收集&整理→內容加工生產→內容組織&呈現
內容運營建立標準
a.內容質量的甄別→用戶對產品設計喜惡、內容規范標準
b.好內容的呈現與表達方式→渠道和時效性、從眾有趣簡單符合場景的文案
c.持續的推送與推薦機制的建立→推薦給用戶關注的內容欄目化、對用戶自己的優秀內容進行推薦、跟進策略(強化閱讀量高的內容類型)
d.實現自運營的路徑與機制→用戶引導、內容構建、產品、市場及相關部門形成良好生態閉環
內容運營的核心數據
a.展示數據:內容點擊次數、頁面的蹦失率、頁面的停留時長
b.轉化數據:內容中付費鏈接的點擊次數、付費成功次數;內容頁面廣告的點擊次數、廣告的停留時間、二次轉化成功率
c.粘性數據:和展示數據相關,客戶關系管理模型
d.擴散與分享數據
B.用戶運營
圍繞著用戶的新增-留存-活躍-傳播以及用戶之間的價值供給關系建立起來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用戶有關的數據。
直面客戶:客服反饋歸納共性、電話回訪、聚類調研、內部聲音
節流的核心:定義流失用戶的衡量標準、建立流失預警機制、對已流失用戶進行挽回
預警:
在流失前,用戶進行了哪些類似的行為
這些用戶是否集中于某一渠道
這些用戶的性別屬性、地域屬性、年齡層次、興趣特征是否類似
在發生流失的時間點,產品做了哪些動作,是否發布了新版本,是否更改了某些核心功能
預防:
給用戶想要的一切
持續給他們想要的一切
嘗試給他們可能喜歡的一切
避免讓他們失去興趣
通過數據窺探用戶
a.掌握用戶結構:對用戶年齡、地區受教育程度、興趣習慣等基礎分析,我們的用戶該從哪里來?(微博?豆瓣?廣告?BusinessDevelopment業務拓展合作?線下地推?人肉?現有用戶傳播?)如何落實?(BD?付費?渠道建設?產品機制設定?)
b.用戶來了之后,我們如何建立和維護我們跟用戶間的關系?(多互動?多要反饋?多送禮物?多幫用戶解決實際問題?)
c.如何讓愿意留在這里玩的用戶更多?(分析數據?關注留存?提升留存?關注活躍?拉升活躍?用戶積分體系設計?用戶激勵體系設計?)
d.當用戶量慢慢多起來,如何增強我對整個用戶生態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如何對用戶進行分類?針對每類用戶我們應該如何服務和管理?怎樣讓不同類型的用戶之間產生價值關系?如何構建起一個良性可掌控的站內用戶模型?)
e用戶如果出現流失怎么辦?(分析流失原因?建立流失預警機制?召回?放棄?)該如何召回?(召回策略?)
用戶運營的核心數據:
a.注冊數據:注冊用戶的規模、增長速度、渠道質量、注冊流程質量、注冊用戶行為跟蹤
b.留存數據:規模、登錄時間頻率、時長
c.活躍數據:規模、增長速度、行為統計、頻率、行為內容
d.付費數據:規模、增長速度、轉化率、付費金額、頻率、行為
e.流失數據:規模速度行為原因、挽回策略的效果分析
C.活動運營
圍繞著活動策劃、資源確認、宣傳推廣、效果評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項目推進、進度管理和執行落地,通過結構化思維將活動常態化,從活動中總結和提煉更多產品優化。
活動運營流程:策劃→開發→測試→宣傳→上線→指標監控→獎勵發放→效果評估
標準活動策劃內容:活動主題、對象、時間、描述、規則詳情、投放渠道→風險控制、監控指標(投放渠道、用戶參與情況、獎勵發放等監控)、成本預估、效果評估→Q&A、客服培訓文件
a.活動文案撰寫
b.活動規則制定、風險管控及應急預案
設計的活動規則是否有紕漏(窮舉極端事例);活動是否影響普通用戶的體驗(系統等問題);獎勵設置是否合理(考慮用戶獲獎難度和用戶獲獎所需成本);與相關人員確認相應需求(整理Q&A以及客服事件模板,并在產品上線前完成與客服團隊的溝通,培訓客服人員知曉處理相應事件的話術和應對策略);
c.活動成本預估
d.活動預期收益(收益不僅是收入,還有用戶活躍度、留存率,減少流失等,這些內容是活動設計的目標)
e.活動數據檢測與應對策略
運營節奏如何把控(何時投放宣傳、文案調整);運營效果如何監測(通過什么方式檢測哪些指標)
監控活動數據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并非發現和解決所有問題,關注核心數據,忽略非核心數據。
f.活動效果判定、統計、分析、活動總結、改進措施
活動總結內容:活動時間、內容、效果、經驗教訓,需要對照最初活動設計的策劃案,確認哪些需求實現了,哪些需求沒有實現,以及有否按時上線或變更需求;知悉數據波動的原因,哪些是自然波動,哪些是做了調整導致的,哪些是外因,哪些是不可抗力,波動的原因的主次分析,什么因素對數據影響最大,哪些因素幾乎沒影響,哪些是正面影響,哪些是負面影響。
活動風險:宣傳不到位、規則不清晰、獎勵不誘人
應對措施→預熱期收集用戶反饋、預先設計并準備備用方案、活動期間每日匯總各渠道宣傳投放數據并及時反饋調整
成本測量原則:在活動設計階段,設定一個總成本、人均成本以及活動目標值,活動結束時,考核成本是否在預期成本以內。
活動運營核心數據:
a.分享渠道的質量→展示/分享次數、分享鏈接點擊、各渠道注冊成功的轉化率
b.總注冊成功轉化率→用戶注冊前后的蹦失節點
c.進行分享的用戶參與度→總數、使用次數的分布、老用戶活動前后一個月的表現行為
d.交易情況:單品及總體銷售情況完成度、訂單轉化率、支付成功率
e.用戶興趣點分布:頁面商品點擊、單品瀏覽、下單量、使用購物車的用戶數和商品進入購物車的次數
撬動用戶互動參與度的8個指導原則
a.物質激勵
b.概率型事件
c.營造稀缺感
d.激發競爭意識
e.賦予用戶某種炫耀、獵奇的可能性
f.賦予尊崇感&被重視感
g.通過對比營造超值感
h.營造強烈情緒&認同感
依靠細節的刻畫和理念的傳遞,贏得用戶的認可
D.產品運營
圍繞一系列的運營手段(活動策劃、內外部資源拓展和對接、優化產品方案、內容組織等)去拉升某個產品的特定數據,運營產品兩手抓的同時自己就能完成產品方案。
根據產品設計的發展目標(含目標用戶、目標市場、階段規劃),進行運營目標分解(產品上線的節奏、功能定位、月度季度年度運營目標、運營類目匹配目標預算)、運營切入點選擇(用什么內容或活動吸引目標用戶)、運營路線圖制作、運營策略規劃(產品的目標用戶、目標用戶的喜好、市場調研獲得的熱點分析、趨勢、技術實現的難度、時間點
)。
四、獲取與分析數據:運營數據分析的關鍵不在于數據,而在于分析
工具:谷歌分析、百度統計
什么數據是重要的、這些數據的前后關聯是怎樣的、有的數據在產品上線之前就應該具備的,有點數據可根據后續運營需求適時加入的
分析方法:確定數據的準確性→明確影響數據的因素→重視長期的數據監測→拋開預設立場,保持客觀的視角→剔除干擾項
數據使用的方法:掌握歷史數據,從歷史數據中歸納規律,通過規律反向進行數據預測,學會對數據進行拆解
如何讀懂數據背后的人:拋棄預設→深挖用戶行為與系統事件,找出可能造成影響的動作和事件→把用戶的真實反饋模擬出來→整合關鍵數據來源
造成數據變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或者促進數據的變化
總結經驗,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時,應該進行何種處置與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