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個人的小鎮
這座小鎮里大約有一百多人,黃昏和雨季都格外漫長。偶爾會有艷陽高照的時刻,毒辣的陽光會讓人皮膚刺痛,仿佛要洗凈世間的一切錯誤和丑惡。但那僅僅是一瞬間,就像紫外線消毒機在一天的某個時間里,高功率地工作幾十秒。
小鎮里的每一個人都認識彼此,他們見面會打招呼,點頭微笑,問對方”近來如何“。平均下來,每兩個人一周會見到兩三次。如果是活動區間相似的人,一天可能會見面三五次。但是他們每次都要相互問候,哪怕是在一天將近結束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感到疲勞又尷尬。
一晚上的時間里,熱線電話不時響起。也有人會冒著雨過來和牧師面對面談心。牧師的工作就是聆聽每一個人的心聲,然后說出他們想聽到的話。在這樣大雨滂沱的日子里,人們的心情如出一轍。這一天晚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提到了對未來的恐懼和對家庭的眷戀。有兩個人說,希望能有一份耗時更少的工作,這樣能多些時間和孩子相處。還有三個人問,是不是應該回到家鄉照顧年邁的父母。
"如果是晴天,會有比較多的人想分手或者換工作。"牧師揉著睡眼說著。夜已過了大半,所有的話題都開始變得陳舊。
正在這時,一陣慌亂的拍門聲,把我從昏昏欲睡中驚醒。一個倒在血泊中的中年人,身穿藍灰色連體工作服。從頭到腳都是不斷向外滲液的創口,看起來既像腐爛的皰疹,又像被利器所傷。他癱倒在門邊,呼吸也是若有似無。
這畫面意外地讓我感到眩暈不適,牧師叫我先去休息,自己處理了一切。躺在臨時床鋪上的我,甚至連眨眨眼的勇氣也沒有。我如鯁在喉,無法控制自己的顫抖。又過了不知多久,有一只很溫暖的手搭在了我的頭上。我睜開眼,在月光下隱約看見牧師淡淡的側臉。他臉色如同月光一樣柔和淡然。他拿出一副耳機戴在我頭上,耳機里流淌出月光一樣清冷斑駁的音樂。那并非是人類習慣的節奏和和弦,卻讓我感到無法再想象出更動人的旋律。
”每次我睡不著時候就會聽這首曲子,你也試試看吧。“牧師輕聲對我說。
關于傅里葉變換
“你知道相差兩個八度的音之間頻率的關系嗎?”
“這個簡單。頻率相差一倍。”
“那問你一個難的,這兩個和弦之中,讓人比較舒服的是哪一個?”
“第一個。”
“為什么?”
“粗略算來,兩個音頻率的最小公倍數比較小……或者說,兩個音高的波長疊加后,會產生一個更加容易被耳朵捕捉的頻率。比如,32/40/48赫茲疊加,就是低音C大調。”
“這對你來說是個很簡單的結論,是嗎?”
“是啊,他們說我沒有靈魂。其實,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靈魂了。所謂靈魂,不過是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在倒易空間的投影罷了。在現實中越復雜的事物,靈魂就越單薄,甚至千篇一律。人們真正應該敬畏的,是那些簡單的事物。”
重置
我從夢中醒來,那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讓我知道,我一定忘記了什么重要的事。
小鎮的雨停了,但潮濕的氣味和低空的烏云卻仿佛永遠不會散去一般。我沿著小鎮的街道行走,一直走到正中央,那是個三層樓的工業建筑。“埃斯卡隆廢水處理局”,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小的地方為什么需要一個廢水處理局。
廢水處理局里工作的姑娘有一頭長而蓬松的棕色卷發。她表情嚴肅,不斷地摳著指甲。
“這里流行的‘瘟疫’,來自于重金屬的輻射。水源里的輻射很難控制。這就是我叫你來到這里的原因。只有你,能找到輻射的源頭,幫助到這里的人。”她雙眼看著忙活不停的雙手,對我說。
“你應該也知道,皰疹和隨機出現在身體各處的出血創口是輻射病的主要特征。把這個輻射探測器帶著吧,不要到了發病才知道。”姑娘遞給我一個樣式十分老舊的探測裝置。
地下水路紛繁復雜,但這份任務我來說就像探囊取物般輕松。這些年來,這就是我的工作,去清理其他人不愿意觸及的污穢,然后賺取他們想象不到的薪水。三十余塊大大小小的放射礦被我裝進鉛袋里,最終會被換成等量的金幣。正當我準備回到地面的時候,輻射探測器開始急不可耐地響起。打開探測器,上面顯示著“E128”,紅燈不斷地閃爍。我重置警報,繼續上路,沒過一會探測器又響了。這次顯示的代碼是“E145”。
接下來的一段路程里,E128和E145反復出現,而我可以確認,這顯示的絕對不是輻射值,大概是探測器的內部錯誤代碼吧。
任務交接完畢,回慈恩堂的路上,我不斷地想到“他”。空氣濕潤而沉重,甜腥的氣息,讓我想到他。但我卻想不起究竟他是誰。
恐怖谷
“那相差半個音程的兩個音,算不算和諧呢?”
“不和諧。而且是極度不和諧。”
“四分之一個音程呢?”
“……也不算。”
“八分之一呢?”
“……勉強算吧?”
“因為已經足夠相似了?”
"……人的耳朵可能已經很難分辨出那么微小的差別了……應該說,取決于這兩個音調的波峰是否可以分辨?如果舉個例子說……就像是網上流行的恐怖谷理論。當一個形象和人類太過于近似,會引起人類的強烈不適。”
“所以如果把C調當做標準音,B或者C#就是它兩邊的恐怖谷?”
“是的,兩個音調距離越近,最小公倍數就越大,一直到兩個音調接近到無法區分彼此,就成為了最和諧的疊加。”
“真有趣呢……我沒有想到你會用恐怖谷來類比和弦……或許你能提前從我這里畢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