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整理東西的時候翻到了自己剛上大學寫的一本讀書筆記,里面記錄了一篇書信文章,是李開復老師的《當迷茫在大學里泛濫成災》。打開之后,認真讀了好多遍,雖然已經不在校園,卻依然讓自己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現在想想,我應該感到慶幸,雖然大學四年沒有在一個一流的大學里,但依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功的殺出了周圍,實現一個小小的逆襲。踩過那么坑,我從自己的大學生活里總結了10句真心感悟,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01? 給自己的大學生活定一個目標
很多人的大學其實是從“不知所措”開始,脫離了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后,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便開始了一路狂奔,一直到讀完大學也沒有見再跑回來。
如何避免在大學里盲從,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一開始就為自己的大學生活設定一個或者一些目標,不妨試著在紙上寫出你在大學里的夢想或者最想做的一些事。
大一那一年,我把想要在大學四年做的事情打印出來貼在了宿舍的墻頭上,其中最顯眼的就是自己的基本目標:考上一所211大學的研究生。這張看起來已經殘舊的紙陪伴了我的大學四年,我也幾乎是每天看著它入睡。每當想懈怠的時候,它也總像一個小鞭子似的不停的催我前進,直到最后如愿以償。
你總要心懷夢想,才能一往無前。
02? 主動學習,不要僅僅為了考試
大學里,要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而不是為了期末考試而去學習。
這里的學習,或許不僅僅指你所學的知識,還包括更多你感興趣,想去了解的知識,哪怕這些知識目前看來可能并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但也要相信量變引起質變,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更在于能夠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
而成為高手的前提,是對于知識有足夠的積淀。
有人說,我不喜歡現在的專業,那你依然可以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去找喜歡的老師蹭課,去請教其他專業的同學,甚至在有了一定基礎后也可以選擇跨專業考研進行深造。
路有千千萬,關鍵是你一定要主動。
03? 不斷尋找自己的天賦
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樣,一直以為自己其實也沒有什么天賦。直到我讀到了成甲的《好好學習》,他提到了原來會聊天也是一種天賦,而會聊天也是很多人可能一直都有但是從未被自己發現的天賦。
如果沒有天賦怎么辦?讓興趣來湊。
大學其實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和機會,你可以加入一些社團融入進去,培養一項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無論是運動、體育、還是寫作、詩詞,也一定會讓自己有所收獲。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興趣和愛好在你找工作時可能還會助你一臂之力,而我周圍就有同學因為某些愛好出眾被用人單位看中。
04? 找一份可以讓你重復獲利的實習或兼職
如果不是生活壓力,我更建議你們不要去做一些無意義的兼職,比如發傳單或者去餐廳做服務員。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能在一個地方學到知識,積累經驗。
而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因為一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另一個機會在以后帶給你的可能。
讀研期間,我曾在一家券商的研究所實習。在券商實習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正式的暑期實習生,也幾乎沒有什么補貼可言,而依然會有很多學生趨之如騖。
為什么?因為在這里,你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不僅了解到金融業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你可以與很多優秀的人一起共事,這對自己的成長更是大有裨益。
把眼光放長遠,才不至于總在乎眼前的蠅頭小利,沒有什么比成長更重要。
05? 要努力爭取獎學金,而不是用力比慘去拿助學金
無論你在怎樣的大學,無論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專業,你都應該去努力爭取獎學金。我不是鼓勵你去向“錢”看,而是鼓勵你有一個積極學習的心態。
大學里有各種各樣的獎學金,學業獎,文體獎,實踐獎,也總會有適合你那一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獎學金,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而助學金,顧名思義是發給那些可能在經濟條件上有所限制的同學,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業。然而,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把助學金當成一個需要評比的獎項,每一年為了爭奪助學金便開始了各種校園波瀾,花式各樣的比慘、舉報、內訌、拉票,美好的校園為此被搞得烏煙瘴氣。
如果你真的不是生活所迫,請不要為了幾千元錢那么賣力的表演,把機會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這不是清高,只是尊重。
06? 你不一定要合群,但一定要與人為善
上周六,我去參加了秋葉大叔的新書簽售會。大叔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大學的教育有一半其實應該是同伴教育。這里同伴,其實就是指大學里你周圍的這些朝夕相處的同學和朋友。
可能,大家由于生活方式或者努力方向的不同,每個人的圈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也沒必要一定要為了討好別人刻意去融入一個不喜歡的環境。
君子和而不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做到彼此尊重,互相學習。永遠都記得,獨來獨往是性格,與人為善是修養。
07? 學會做筆記和記錄
大學里有一個教《國際商法》的女老師,第一節課的時候她說這樣一些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她說,無論是上課還是自己讀書,一定要學會做筆記。若干年后,你可能自己都忘記學過什么知識或者讀過什么書,但是筆記會幫你一直記得。最重要的是,這些親手記下的筆記,會讓你在很多年后想起時擁有更多的回憶和美好。
后來,我經歷了考研,那兩年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筆記,而其中最重要專業課筆記也一直被我保留了下來,歷經了多次搬家到現在也一直在我身邊。
當然,還有很多讀書筆記,就正如我翻到的這一本,也讓我重新感受到了時空穿梭的力量。
在最美好的時光,留下最難忘的記憶,讓多年后的自己也能溫暖如初。
08? 一定要多和你的老師溝通
有很多人在大學里與老師交集也僅限于課堂和期末的考場上,就算是上課也都是靜悄悄的坐在教室的后面,生怕被老師注意到叫起來回答問題。
同在一個課堂,卻像在兩個世界,到底是我們屏蔽了老師,還是老師放棄了我們?
我始終相信大多數的老師依然是善意的,而作為師長,他們依然比我們擁有更豐富的閱歷和經驗,多一些交流和溝通,也一定會讓自己有所收獲。
記得一開始準備考研的時候,周圍幾乎沒有幾個人看好,直到一個老師聽我說完鼓勵我說,雖然從我們學校考出去可能有些困難,你可能需要花費很多功夫,也要做好考兩年的準備,但我依然相信你能夠考上。
直到現在,我依然對那位老師心存感激,是她給了那個時候的我莫大的勇氣和信心。
09? 如果可以,盡量早起
我見過太多人的大學生活基本上就是在宿舍的床上度過,一覺睡到日曬三竿,完美而又故意的錯過了上午的課堂。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在大學里有所改變的人,要知道沒有什么比珍惜時光更為重要的了,尤其是早上的時光,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更為放松,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又或者說,可以利用早起的時光去操場上跑兩圈,別等到畢業之后才發現,這世上再也沒什么比學校操場更好還免費的健身場地了。
當然,你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無論怎樣,總比賴在床上要好得多。
10? 我認為的最重要的一點:獨立思考
有些人的大學為什么會注定平庸?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也習慣了被周圍的環境所左右,漸漸也就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李笑來在書中說,聽大多數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作決定。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習慣的生活方式是,聽大多數人的話,參考大多數人的意見,最終跟著大多數人做決定。
當遇到選擇時,不妨靜下心去問問自己,是不是在一件事上有足夠的渴望,而不是因為他人的選擇而跟風做決定。
也真的只有獨立思考,你才有機會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我始終相信,比上一個末流大學更可怕的是在大學里碌碌無為,愿每個還在校園的你們能夠珍惜當下的時光,不負青春這一回。